国产不卡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亚洲一本色道 AV,免费观看的AV在线播放

廣西機關事業單位工資改革最新消息,事業單位工資新標準表

思而思學網

廣西機關事業單位調薪兌現公務員人均月增300元

7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人社廳年中工作會議了解到,截至6月底,我區機關事業單位調薪已基本兌現。部分公務員曬出的工資單顯示,扣除養老保險、職業年金后,實際漲薪從10多元到數百元不等。此外,會議還提到了我區就業、社保等情況

調薪基本發放到位

日前,我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陸續領到了調薪后補發的工資。按全國平均水平計算,人均每月實際增加300元左右,那么,我區調工資情況如何?南寧市一家單位的副科級干部黃先生說,6月20日,他領了按舊標準發放的工資,6月30日,從去年10月份到今年6月份補發的工資也到賬了,“我們單位從普通科員到即將退休的科長,到手的工資上漲幅度大約在160~440元之間”。

黃先生的工資主要分為基本工資(職務工資+級別工資)、津貼兩部分,職務工資從410元調為690元,級別工資從609元調至1389元。也就是說,他的基本工資從1019元漲到2079元,翻了一倍,不過,津貼從2733元減少到2443元,降了290元,再扣去養老保險、職業年金542元,同時還扣了住房公積金、醫保等,實際到手工資增加了約230元。區內一些公務員反映,有的人員實際僅漲10多元,或者數十元。

記者在年中會議了解到,從10月1日起,我區開始調整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同時將部分津貼補貼納入基本工資。目前,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基本工資標準調整基本完成,截至6月底,區直部門和市縣補發10月~2015年6月的調標增資部分已基本兌現到位。據透露,我區調薪平均水平參照全國平均數,即人均每月增加300元。

自治區人社廳有關負責人透露,此次上調的主要是基本工資,基本翻了一番,上調的部分主要是用來繳納養老保險、職業年金,我區起草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施辦法目前還在上報人社部,目前扣除的養老保險、職業年金費用,按照國家標準進行預扣。至于部分省市公務員工資出現的不升反降現象,我區倒不存在,機關事業單位所有人員都有所上漲,上漲多少跟個人的職級、工齡等掛鉤。

至于我區機關事業單位調整基本工資具體政策,還有待官方正式發布。

我區增加的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目前也基本補發完成。從7月起,全區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本工資和離退休人員離退休費,將按照調整后的標準正常發放。

發現涉及“吃空餉”人數938人

上半年,我區深入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集中治理,共發現938人“吃空餉”,涉及金額3525.75萬元,已追繳金額2017.62萬元。

長期以來,基層干部反映崗位晉升的通道很窄,很多基層公務員干一輩子,也很難晉升到科級和處級崗位。我區于2月份部署實施縣以下機關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工作,在保持原有領導職務晉升通道不變的情況下,增加職級晉升的通道。截至6月30日,全區已審批符合晉升條件28385人,其中,符合條件的25858人全部兌現了工資待遇。

社保方面,我區連續11年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水平,目前,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達到月人均2043.41元,相比上年月人均增加197.3元;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補助提高到人均380元;失業保險金標準調整后,參保失業人員每月可領取的失業保險金每檔提高16%~20%。

啟動農民工創業園建設

目前,我區就業形勢趨緊,潛在的就業風險有所呈現,城鎮新增人數同比下降。2015年我區高校畢業生19.6萬人,為歷年最高。自治區人社廳負責人介紹,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將加大政策吸引力,增加政策含金量,引導高校畢業生赴基層就業。

此外,啟動農民工創業園建設,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今年自治區本級財政安排3億元用于農民工創業專項扶持,力爭年底建成一批創業園并實現農民工入園創業。農民工創業園在項目選址、場地面積、農民工開辦企業數、農民工入園率、企業開工率等方面必須符合規定,具體政策還將出臺。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

一、適用范圍

文化事業單位崗位設置結構比例指導標準,適用于由國家機關舉辦或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舉辦,列入事業編制管理范圍的圖書館、博物館 (院、所)、文化館 (站、中心)、群眾藝術館、美術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實行事業體制的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藝術教育、藝術創作研究等專業藝術機構,以及其他文化事業單位及其在冊的正式工作人員。

  二、崗位類別、名稱及等級

文化事業單位崗位分為管理崗位、專業技術崗位和工勤技能崗位三種類別。

(一)管理崗位

文化事業單位管理崗位名稱使用干部人事管理部門聘用(聘任、任命)的職務名稱。文化事業單位現有的處級正職、處級副職、科級正職、科級副職、科員、辦事員依次分別對應管理崗位五至十級職員崗位。

(二)專業技術崗位

專業技術崗位分為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和輔助系列專業技術崗位。

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為各類文化專業技術崗位,包括:

1?圖書館、博物館(院、所)、文化館(站、中心)、群眾藝術館、美術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中:

(1)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研究館員一級崗位、研究館員二級崗位、研究館員三級崗位、研究館員四級崗位,分別對應一至四級專業技術崗位;

(2)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副研究館員一級崗位、副研究館員二級崗位、副研究館員三級崗位,分別對應五至七級專業技術崗位;

(3)中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館員一級崗位、館員二級崗位、館員三級崗位,分別對應八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

(4)初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助理館員一級崗位、助理館員二級崗位,分別對應十一至十二級專業技術崗位;員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管理員崗位,對應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

2?各類文化藝術表演團體中:

(1)正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一級演員(編劇、導演、作曲、指揮、演奏員、舞美設計師、美術師等,下同)一級崗位、一級演員二級崗位、一級演員三級崗位、一級演員四級崗位,分別對應一至四級專業技術崗位;

(2)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二級演員一級崗位、二級演員二級崗位、二級演員三級崗位,分別對應五至七級專業技術崗位;

(3)中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三級演員一級崗位、三級演員二級崗位、三級演員三級崗位,分別對應八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

(4)初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四級演員一級崗位、四級演員二級崗位、四級演員三級崗位,分別對應十一至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

3?舞臺技術人員崗位最高等級設置為五級專業技術崗位。

(1)舞臺技術副高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主任舞臺技師一級崗位、主任舞臺技師二級崗位、主任舞臺技師三級崗位,分別對應五至七級專業技術崗位;

(2)中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舞臺技師一級崗位、舞臺技師二級崗位、舞臺技師三級崗位,分別對應八至十級專業技術崗位;

(3)初級專業技術崗位名稱為舞臺技術員一級崗位、舞臺技術員二級崗位、舞臺技術員三級崗位,分別對應十一至十三級專業技術崗位。

輔助系列專業技術崗位名稱和對應等級參照相關行業指導標準執行;沒有明確的,崗位名稱參照主系列崗位名稱格式確定,原則上沿用現專業技術職務名稱。

(三)工勤技能崗位

工勤技能崗位分為技術工崗位和普通工崗位。

1?技術工崗位名稱為高級技師崗位、技師崗位、高級工崗位、中級工崗位、初級工崗位,依次分別對應一至五級技術工崗位。

2?普通工崗位不分等級,原則上沿用現崗位名稱。

三、崗位類別結構比例

文化事業單位三類崗位總量的結構比例,根據其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工作性質和人員結構特點等因素綜合確定。

(一)主要以專業技術提供社會公益服務的文化事業單位,包括圖書館、博物館(院、所)、文化館(站、中心)、群眾藝術館、美術館、展覽館、紀念館等文化事業單位,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以及藝術教育、藝術創作研究等專業藝術機構,應保證專業技術崗位占主體。專業技術崗位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70%。

(二)主要承擔社會事務管理職責的文化事業單位,應保證管理崗位占主體。管理崗位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50%。

(三)主要承擔技能操作維護、服務保障等職責的文化事業單位,應保證工勤技能崗位占主體。工勤技能崗位一般不低于單位崗位總量的50%。

文化事業單位主體崗位之外的其他兩類崗位,應該保持相對合理的結構比例。

四、崗位等級結構比例

(一)管理崗位

1?管理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文化事業單位的規格、規模、隸屬關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關規定和權限確定。

2?擔負領導職責的管理崗位按照機構編制管理部門核定的單位領導職數和內設機構領導職數設置;尚未核定領導職數的,按照行政主管部門的相關規定設置。

3?各等級管理崗位的職員數量,根據單位的規格、規模和隸屬關系,按照工作需要和干部人事管理權限設置,與相應級別對應。

(二)專業技術崗位

1?專業技術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根據文化事業單位的功能、規模、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等因素確定。

2?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之間的結構比例,全區總體控制目標為:二級、三級、四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1∶3∶6;五級、六級、七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2∶4∶4;八級、九級、十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3∶4∶3;十一級、十二級崗位之間的比例為5∶5;十三級崗位根據工作需要設置。

3?根據國家和自治區的總體控制目標,按照文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高中初結構比例現狀,結合文化事業發展需要和“十一五”人才發展規劃,對文化事業單位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實行分級分類控制。

4?圖書館、博物館(院、所)、文化館(站、中心)、群眾藝術館、美術館、展覽館、紀念館等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結構比例如下:

5?專業藝術表演團體,藝術教育、藝術創作研究等專業藝術機構,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結構比例如下:

6?其他文化事業單位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等級結構比例如下:

7?文化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初級崗位之間,以及高級、中級、初級崗位內部不同等級崗位之間的結構比例,在遵循本指導標準的基礎上,根據地區經濟、社會文化事業發展水平,以及單位的功能、規格、隸屬關系和專業技術水平,可由自治區文化事業單位主管部門進行適當調整,報自治區政府人事行政部門核準。

8?根據承擔的社會功能、職責任務和行業特點,每個事業單位確定一個為主的專業技術職務序列。主系列專業技術崗位設置數量一般不低于專業技術崗位設置總量的80%。輔系列崗位的等級設置一般應低于主系列崗位的等級。

(三)工勤技能崗位

1?文化事業單位工勤技能崗位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按照崗位等級規范、技術水平和工作需要確定。其中,技術工一級、二級崗位主要在承擔技能操作、維護和保障職責等對技能水平要求較高的專業技術輔助崗位上設置。

2?技術工崗位的等級結構比例如下:

3?普通工崗位根據工作需要設置。

五、其他相關問題

(一)文化事業單位應按照規定的程序和有關要求,在核定的人員編制內研究制定崗位設置(調整)方案,崗位的設置應與單位的性質、功能、發展規模和工作任務相符合。

(二)崗位設置應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相對穩定,不同類別、等級的崗位原則上不得相互挪用。文化事業單位功能、任務、機構編制發生變化的,應根據業務發展和實際情況,研究提出崗位設置意見,根據核準的崗位設置方案及時進行崗位調整。

(三)同一類別層級的文化事業單位,根據其功能、任務、規模和專業技術水平等的不同,在規定的崗位等級及結構比例內,崗位設置適用的最高等級和結構比例應有所差別。

(四)本指導標準規定的專業技術高級、中級崗位結構比例為相應崗位設置的最高限額,各文化事業單位具體設置崗位時,應根據事業發展要求和人員隊伍狀況在限額內逐步設置到位,應預留有一定數量的空缺崗位,用于培養、引進高層次急需人才。

(五)對單位規模小、人員數量少、較分散的文化事業單位,主管部門可依據本指導標準實行集中調控、集中管理,統一研究制定崗位設置(調整)方案。

(六)專業技術一級、二級崗位,按國家、自治區有關規定設置。如設置一級、二級崗位的,相應減少三級或四級崗位。

(七)本指導標準由自治區人事廳、自治區文化廳負責解釋。

熱門推薦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