崗前培訓心得體會【1】
這次培訓的內容主要有非常多,雖然整個培訓的時間并不長,但在這短短的40多天經歷中,我的知識得到了更新、團隊精神得到了提高、情操得到了陶冶,同時 公司為我們盡快轉換角色,適應環境、展現自我提供了寶貴的機會。整理所得,我感覺收獲頗豐,感觸頗多。
感觸一、學到了什么?
1、今天的工作來之不易,要懂得珍惜。任何一個企業無論曾經是多么的風光,某個環節出一點點錯有時候都非常致命,美國安然,中國科鍵的破產就出在小小的財務問題上。還有我們參觀的發電設備總廠,它就和現在的健力寶一樣有個令人艷羨的過去,然而現在卻在為生存奮斗。居安思危,這個意識具有普遍的適用性。我也感受到南供就有非常強的危機意識,善于總結,體會出對人才的重視。
2、在企業里,應該具有嚴格的紀律意識,吃苦耐勞的精神,體會如何做人的道理。為此,公司特意安排我們進行了為期10天的軍事訓練。炎炎夏日,高溫熾烤,我們每天必須隨時繃緊神經,每天一個小時軍姿,一點不能馬虎;步法隊列必須嚴格到位,節奏不對就得重復;一聲哨響,即使你在天邊也得馬上跳下來。教官不僅教我們怎么訓練。還教我們怎么做人,他們把自己的人生體會毫無保留的教給了我們,希望我們能夠在今后的人生歷程中不斷的領悟。在電力部門,安全非常重要,服從就是安全的前提,遵照規程,把手紀律,就不會有那么多事故發生了。同時作為電力人,就得遵照行業工作方式,作外線就得爬山路,作變運就得打亂生物鐘把青春與激情獻給變電站,作搶修就得隨時待命,一個電話馬上趕赴現場,作檢修就得整天像個民工做累活,隨時面對生命的考驗,總之,作電力人,就要能吃苦耐勞。
3、 加強同事之間的溝通,努力提高團隊精神。素質拓展訓練,對于我們新出社會的人來講,還是第一次享受到,雖然只有幾天時間,卻讓我們看問題的高度有了比較大的提升。所有項目總結下來,要獲得成功,最終要的就是要加強同事之間的溝通,我覺得任何問題的發生或解決都和溝通有莫大的關系,國際上也通常用互訪、開會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有了溝通與默契,團隊就開始形成。在素質拓展訓練中,我深刻體會到看似無法成功的東西,只要經過大家的溝通,著眼大局,團體合作,就能很快完成。企業要發展,不能有不和于團體的個體,只有大家有了共同的目標,并不知疲倦的為之努力,企業就能作強做大。南寧供電局風風雨雨這么多年,有辛酸也有歡樂,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我曾聽一個老員工說他們當時是用牛車拉著電竿去作架設的,如此辛苦,沒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哪里會有如此大的力量。
4、從改造自己入手,適應企業生存環境。這個世界什么都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變。 張建超告知我們到公司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去做。經過培訓,東西懂了大堆,接下來的就是不斷的總結,改造自己,努力從各個方面全方位的鍛煉自己,環境我們無法改變,惟有適應,把自己的技術練到家了,所有的變對自己都沒有傷害,甚至反而對自己有利,因為會有太多人在變中衰落。從大的方面講,電力體制改革如火如荼,雖然表面改革不算成功,但還是初顯成效,南網的分離出來在目前還是積極的方面多一些。但是未來怎么變化還很難講,俗話說“三十年活東,三十年活西”我們不能說改革就一定讓電力比以前更紅火,如果我說改革會把電力暫時引進一個深淵也不為怪,畢竟我們有過文革,有過大躍進,這些都是沒有經驗造成的。
5、學習是終生的事業。這個問題我不想深討,相信所有積極上進的人都會有這個體會,在素質拓展中,我的感觸更深。有人說電力是個夕陽行業,技術完全成熟,其實不然,電力有很多問題沒有解決,比如輸電效率,發電效率等,無可奈何的浪費很嚴重。現在只是遇到了這個瓶頸,在以下已經很成熟了,但是要突破瓶頸就必須得創新了,我相信,誰解決了這個問題,誰將成為未來新電力的鼻祖,我們電力人應該樹立這樣的志向,努力學習,一月小創新,一年大創新。十年一革新。
6、 從細微工作入手,積極調整個人心態。從學校到企業,環境變化非常大,所接觸的人和事物一切都是新的,我們都需要時間來適應,公司聘用了我們,在某些方面已經得到了認可,但作為公司的新員工,我們要低調,要實干,要在榮耀面前退一步、在困難面前進一步,同時應該接受并保持這樣一種心態:做事不貪大、做人不計小,因為細節決定成敗。細節非常重要,但同時又最難把握。任何企業做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都是正確的,條條款款都是積極的沒,但是很多卻失敗了,問題就是出在細節。教改、醫改,電力改革到目前為止都認為是失敗的,其實出發點是對的,政策是對的,方法也是對的,問題就是出在細節,沒有考慮周全,或者沒有操作好,俗話說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無非就是顯示細節的重要性。在供電局,哪次事故不是出在細節,去年南供的,今年海南的,桂林的等等都是小問題引起的大問題。在“百捷”工作體驗的時候,就連小小的復印、裝訂有時都把我給弄得手忙腳亂的。所以工作的時候切忌 眼高手底,從小事做起,注意細節,作好每件小事情,多了綜合起來就是大事情了。
7、體會企業文化,關注自身職業化發展。 葛松光公司企業文化的核心理念,擺正了我們的心態,也激發了我們的斗志;劉振柏、林質文和張主任細致詳盡地講解了公司的發展歷程、員工守則、薪酬福利、獎懲制度、前景規劃、電網情況以及機構規章制度,這些為我們轉換角色,適應新環境打下了基礎;沈茂盛富有激情互動員工職業化塑造,讓我第一次領略到了國際培訓大師的魅力,我們總能時時刻刻學到最新的東西,他所帶來的,我要經常進行“溫習“;孟桂的營銷、優質服務理念,使我對電力不是“電老虎”,而是“電老鼠”的觀念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還有我們的安全生產意識,安全規程的學習,著實給我打了預防針,工作中,來不得半點大意,電力生產,要絕對安全。面對新環境,一切都是新的,面對崗位,一切又是陌生的,惟有扎扎實實的去努力、去學習, 不斷掌握在南供生存發展的本領,不倦地開拓,努力創新,全面實現自身的價值。
感觸二、何用?何以用?
四十多天的培訓既有理論教育,又有實際體會,既有室內又有野外,豐富多彩,其味無窮,不僅輕松地轉換了由學生到職工的角色,結交了朋友,也體會到了很多的人生道理,使我受益匪淺。所有的事例似乎都活現在我的腦海中,但同時也有很多東西我現在無法體會,只有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過程中,結合實際加以分析運用,才能深刻體會。
感觸 三、建議
培訓的內容安排的非常的好,我非常喜歡這種方式,但也有點建議,我覺得軍訓時間安排的稍長了點,素質拓展安排的少了一點,希望以后能適量增加。理論培訓應該編寫一本培訓教材,每年可根據安排有所不同,顯得培訓更加的系統、正規。最后,感謝人力資源部門的同志,為我們的 盡快轉換角色,適應環境、展現自我提供了這么多的機會,我承諾,一定好好工作,報答公司。
新教師崗前培訓總結【2】
五天新教師培訓結束了,當走出市中教育局五樓禮堂的一剎那,我突然就把腰板狠狠挺了一下。因為覺得自己已經不是那個沒心沒肺的孩子,也知道了自己責任在肩,良知在道。
對于成為一名合格教師,我還路漫漫且任重而道遠。說實話,在實習期間,我還一度的審問過自己,是不是能勝任這個神圣而遠離神壇的工作。如今看來,五天的培訓不僅僅給予了我警醒和鞭策,更在一定層面上給了我信心、信念還有前進的目標。
目標不是不切實際的,我可以把目標變作成長的基石。xx局長諄諄叮囑我們腳踏實地,敢立潮頭;又切切鼓勵我們 “揚帆起航”、爭創輝煌,一席話,我如沐春風,頓時有了敢立人先的激情。
由此,我也想借反思培訓、借機成長的大好契機,總結一下在舜文中學小學部實習的收獲和體會。
一、師德師愛、任重道遠
小時候的夢想,就是長大后成為一位在三尺講臺上放飛希望的老師,如今,真正走到了舜文中學小學部的講臺上,面對著一雙雙渴求知識,清澈如水的眼眸的時候,才發現,我把“責任”二字看的太輕太輕了。如今對于教師的要求,已經不單單是“學高”、“身正”的表層含義了,里面夾雜了如劉局長所說的專業知識、專業態度、專業技能,以及如何與他人相處,如何與學生、家長溝通,甚至是如何在教授學生知識、做人的道理過程中,不斷地充實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養的全方面技能。
作為剛剛走出大學的學生,我不可避免的還沾染著作為獨生女、作為初入社會的青年人所具有的不成熟。做事容易不專心,浮躁;對于人際交往容易意氣用事、感性成分居多。就像剛剛帶四年級音樂課時一樣,面對學生的不專心甚至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我格外反感和不知所措。面對臟亂的地面時,也沒有想到要蹲下身撿起一片紙,用衛生紙擦一擦玻璃上的灰塵。
在八月一日的教師職業道德講座中,張老師用實實在在的語言告訴了我什么是老師:學高、身正固然重要,而“師愛”卻也是一門深奧的學問。做了老師,你就不單單是母親的女兒,而是整整四十個孩子的媽媽。要用自己的愛心、耐心、恒心去包容和關心孩子,“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疼愛別人的孩子是神圣”,這句話讓我頓時如醍醐灌頂,莞爾一笑,從心底找到了目標與方向。
還記得那是第一次見到尹老師,剛剛走近她的班級門口,就看到一位身穿黑裙的老師被一群小不點圍著,嘰嘰喳喳向她說著什么。有一個小女孩頭發散了,尹老師很自然的接過橡皮筋,在與學生聊天的過程中就為孩子綁上了頭發。尹老師是一位能讓我在與她交往過程中如沐和風的人,她的教育教學方法無處不讓我佩服。可是這自然而和諧的一面,卻久久烙印在我的心里,因為那歡笑的周圍,充滿了無聲的師愛,緩緩流動的溫情。
又還記得那是第一次參加監考,我與時雪老師分到了一組。那天我們像其他老師一樣提前進入了考場開始進行準備。時老師像姐姐一樣交待我注意事項,需要提前準備的工作,就在這時,她快步走到了教室后方,兀自念叨說,這些東西清掃一下吧,考生進來會影響考試的。這時我才發現,班級后方有些地方衛生沒有收拾干凈。時老師就這樣用最快的速度,把一個大大的而干凈的空間像變魔術一樣收拾出來。同樣都是年輕人,這份對事業的責任心,對考生的愛心,甚至是對學校的榮譽感,都讓我陷入了沉沉的思考。因為她讓我看到了不怕辛勞,讓我看到了負責到底。
就這樣,我回憶著這些美好的片段,細細品咂著“師愛”的深蘊。師愛是包容、是耐心、是毅力、是責任;是心細如絲,語如春風;是小愛如綿、大愛無疆!
二、調整心態、遍灑陽光
作為應屆畢業生,我能有幸走入舜文中學的校園,著實是令我歡欣鼓舞的。我同許許多多新教師一樣,對于自己的工作懷著滿腔熱情,有著遠大目標。可是,袁齊澤老師的講座,卻讓我悟出了,教師,其實只是一個“平凡的崗位”,而我們,就是在辛勤播撒種子的平凡生活中,收獲碩果的幸福果農。
滿腔熱情并不代表可以好高騖遠。武校長給了我們新教師建議:“不要總是把理想定位太高,要知道,一步一個腳印才是最穩當的。”
的確,我不得不承認剛剛走進工作單位時的那分不適應。三字一畫的嚴格要求,應對每一個學生要時刻保持耐心,腳不沾地地忙活各種我不熟知的工作。這些細微小事,給過我許許多多內心的波瀾和打擊。張桂薇老師“調整教師心態,促進學生發展”的講座,讓我聽得入了迷。我們區近年來一直倡導“陽光教學”,這與我校的建設陽光校園宗旨是一致的。如何成為一名陽光教師,如何給我的孩子創造陽光燦爛的環境,成了另一個讓我陷入沉思的問題。
其實面對任何一個類型的學生,我都不能保證有最合適的方法去幫助、引導他們,本著“師愛”的原則是基礎,可是用心動腦去感受他們的感受卻又是一門大學問了。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告訴我們,我們的孩子不僅僅是小孩兒,他們還是有思想的,并且是在我們周圍不斷成長,思想眼界不斷開闊的人。作為教師,我們不可避免的會不理解學生的某些行為,會因為學生不遵守紀律,不聽指揮而生氣甚至在言語上傷害他們。要想避免這種情況,只有從自身找原因。
記得那次是負責一個四年級班級的語文默寫,有幾個孩子錯的特別多,當閆主任讓我負責這幾個孩子默寫的時候,我心里還是很打鼓的。滿篇上的錯別字讓我很是頭疼,我對自己說了很多很多遍一定要耐心。孩子們來了,我刻意讓自己的話語變得流暢婉轉,并且加重了最后限時的語氣。看著孩子們奔跑回教室,我靜待下午驗收成果。果不其然,我的溫柔式交流方法奏效了,孩子們在下午驗收時間成績非常好。他們笑著把默寫交給我,在他們的眼中我看到一種令我特別為之動容的東西,信任。
還記得小時候,因為數學題做的不正確,老師扔過我的作業本。看著從頭頂落到地上的作業本,臉上火辣辣的感覺至今猶記,無地自容都無法形容那次痛苦。我暗暗下定決心,我做老師,一定做一個能讓學生從我這里得到尊嚴的老師。雖然可能在這條路上我會遇到荊棘坎坷,但是我會學習做講座的幾位老師所具有的韌勁,一步一步地向目標邁進。
我想成為一名種太陽的年輕教師,為我的孩子們播撒童年特有的歌聲與微笑。
三、扎根專業,學習成長
菁菁校園有著活力四射的光芒,當然還應該有我們所熟知的書聲瑯瑯。
工作了一段時間,另一個讓我感到很焦慮的問題就是,自己的學識不夠廣,不夠深。蘇霍姆林斯基說“當你的知識比你的學生豐富的時候,你才能給予你的學生最好的學習建議”。
知識的獲取有很多層面。新教師培訓讓我結識了2011年高素質的新教師隊伍,“三人行必有我師”,我想所要做到的第一點,就是從我的團隊同伴中,獲取知識,汲取養料。
xx局長的講話,令我意識到,作為教師,有很多實現價值的層面,知識,能力,人緣,敬業精神等等。海納百川的胸懷,好學務實的個性,才能讓我塌下心來品讀知識,學習身邊的榜樣。
還記得那是我第一次走上講臺講授語文課,我像以往一樣把重點都放在了環節記憶和課件制作上,必然,手忙腳亂的課堂效果就是失敗的最好證明。我失落的回到辦公室,是師父的話語和鼓勵,姐姐們的幫助,才令我重新塌下身來用鋼筆一點一點修改了初稿。
果然,有效備課的重要性,再一次在教研室的趙老師口中說出來。這一次我對于“有效備課”的理解,就更深了一個層次。本著認真負責的態度,踏踏實實解讀教材文本,了解學生情況,細細品讀自己的每一句話每一個設計環節,把課堂主體??“學生”的反應放在第一位,才能拿到站上講臺開口講解的通行證。
四、展望未來、揚帆起航
五天的培訓,真的給我帶來了很多很多從來沒有過的警醒與思考,同時也讓我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對于未來的工作,我有擔心、有壓力,但是我也有盼望、有激情。
將要懷揣著兒時的夢想揚帆起航了,怎能不是一件令我興奮而幸福的事情呢?
了了幾筆,實在道不明我所有的感激與感受,文筆拙劣,也實在解不明教師行業的博大精深。但是我愿遵從各位輔導老師說的,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不管結局如何,我相信,只要我努力過,變會陽光遍地、花草遍香。
崗前培訓心得【3】
前天培訓結束了,昨天找著了一個不到十平米的房子,暫時住著。搬進來住的時候,感覺我就想一個蒲公英,吹到哪里就算哪里,行李越來越輕,責任卻越來越重。有點體會到,有一個家的感覺其實是很美好的。
不說個人生活了。說說培訓吧。總體感覺是認識到了自己,認識到了山外有山。
五天的培訓,包括第一天的戶外拓展和四天的室內培訓。戶外拓展的時候,我曾想過,如果我沒有了這一份工作,我將如何在這社會上生存?我得到的答案是我將無所適從。什么都沒有,怎樣生存?于是,我決定了在德邦我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之后,再決定是否繼續自己的路。這句話很寬泛,給自己一個3年的期限。不拋棄,不放棄。室內培訓的時候,我感覺自身知識儲備欠缺,私下的努力遠遠不夠,A同事雖然有點自負,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的知識儲備和邏輯思維,而我呢?我將培訓展現自我的機會當成了學習知識的機會,而別人恰好相反,學習知識的機會當成了展現自我的機會。這就是中國社會與學校的區別。社會給予了我們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是用來展示的,如果你要學習,只能私底下一個人花時間。五天的培訓,給予我的是對自己的定位和與別人的差距,我的定位是一個演講者和策劃者,與別人的差距在于知識的積累。
回想大學,我一直在糾結學習方法問題,其實我錯了,學習方法早就在大學之前已經決定,大學是知識積累的四年,工作是知識釋放的過程。大學,我錯了;工作,我會對的。
有時候,我在想,為什么別人會很自信?不是因為他們在扯淡,而是因為他們有足夠的積累。
第一年的工作,我只能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