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央電視臺開播八集專題片《永遠在路上》聚焦全面從嚴治黨。深入剖析典型案例,講述監督執紀故事,具有很強的警示和教育意義。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一)
通過觀看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我看到了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的黨中央在整治反腐敗問題上,有腐必反、有貪必懲的信心與決心。
而有些黨員干部剛好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力進行貪污腐敗,濫用職權、謀取私利。在個人欲望的驅使下逐步淡漠了法制觀念,喪失原則,利用職務之便做出有悖于黨和人民原則和宗旨的事情,最終身敗名裂,甚至是以生命為代價的典型事例,完全忘記黨賦予權利的同時還應承擔相應的責任。通過對周永康、薄熙來、郭伯雄、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國家高級干部落馬,表明了黨中央堅定不移
懲治腐敗的鮮明態度,體現了黨紀、國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正風反腐老虎蒼蠅一起打,決不是一次空話。案例中四川省委原副書記李春城在懺悔中說到人生就是現場直播沒有辦法重來。所以說作為黨員干部要堅持黨風廉政學習,只有通過經常地學習教育,才能真正打牢思想基礎,筑嚴思想防線,才能樹立正確的名利觀,以平和之心對“名”,以知足之心對“利”,自覺堅持潔心,潔身、潔行、以廉為榮,以儉立身,耐得住艱苦,守得住清貧,抗得住誘惑,始終具有拒腐防變的能力。懲治和有效預防腐敗,關系人心向背和黨的生死存亡,是黨必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務,永遠在路上。
永遠在路上心得體會(二)
由中央紀委宣傳部和中央電視臺聯合制作的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17日晚開播。這部大型專題片才剛剛開播,已引起公眾高度關注,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揭丑,勇于披露此前公眾所不知的高官貪腐細節。有句頗富哲理的俗語“細節決定成敗”,足見細節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懲治貪腐的過程中,公眾往往是只見森林、不見樹
木,只見罪罰、不見細節,這種現象存在的原因,是在反腐斗爭中存在“諱疾忌醫”的心理。此次大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大量披露高官的貪腐細節,將遮丑心理徹底打碎。如果說,中央嚴懲周永康、白恩培、周本順等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義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這些貪官的腐敗細節,則是彰顯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療毒的勇氣。在大眾媒體上展示巨貪們的丑事惡行,這是一種痛,也是一種自信。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反腐是一場必須贏不能輸的斗爭。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打鐵還需自身硬&rdq
uo;的莊嚴承諾,以“八項規定改變中國”,反腐敗“老虎”“蒼蠅”一起打。四年來,中央以實際行動,讓人民群眾看見并享受到“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成果。所謂“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從這個角度看,電視專題片《永遠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爭的成績單,是一份階段性的答卷。同時,《永遠在路上》更是一部以案為鑒、以案明紀,振聾發聵
的反腐教材。包括白恩培、周本順在內,許多落馬貪官都是貧苦家庭的孩子,通過組織的培養、出色的工作逐漸步入高位。電視片中披露的細節,向觀眾更向官員們展示了這些高官是如何從痛恨貪官,到最后變成貪官并身陷囹圄的過程。這種非常規的教育方式,將讓很多“邊緣人”身臨其境般地看清罪與罰的邊界,幫助更多官員完成不敢腐、不想腐的自我教育。反腐敗斗爭關乎人心向背,“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已成為社會共識,警鐘長鳴,反腐敗斗爭必須“永遠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