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提出,要圍繞落實對陜西提出的“追趕超越”定位和“五個扎實”要求,建立干部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三項機制”。以下是小編帶來的追趕超越心得體會,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追趕超越心得體會(一)
10月24日至27日,備受矚目的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北京勝利召開。全會全面分析了黨的建設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系統總結了近年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面從嚴治黨的理論和實踐,就新形勢下加強黨的建設作出新的重大部署。全會制定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修訂了《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明確提出了“以*同志的黨中央”,反映
了全黨的共同意志,反映了全黨全軍全國人民的共同心愿,意義重大,影響深遠。對縣級黨委來講,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就是要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不移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同志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用全會精神指導實踐,開啟全面從嚴治黨新征程,推動縣域經濟社會各項事業追趕超越發展,全力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佳縣。增強四個意識,就是要踐行“五個扎實”,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曾多次
強調,黨的建設歷來是為黨的中心工作服務的。只有把黨的建設和中心工作“揉”在一起抓,把每條戰線、每個領域、每個環節的黨建工作抓具體、抓深入,發展大業才會事半功倍。2月13日至16日,來陜視察工作,強調要立足全國看陜西,作出“陜西正處在追趕超越階段”的科學判斷,提出“五個扎實”的具體要求,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勾勒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陜西路徑。這是黨中央為陜西發展的定調。佳縣作為陜西省東北部的一個經濟欠發達縣,有機紅棗、旅游文化資源豐富,后發優勢逐漸顯現,加之近年來縣域綜合實力不斷提升,產業結構漸趨合理,區位優勢進一步凸顯,城鄉建設、民生改善等經濟社會發展均呈上升之勢,初步具備了由量變到質變、由轉型促升級的條件,這些都為佳縣“十三五”的追趕超越發展蓄積了能量。縣委、縣政府立足縣情實際,順應群眾期盼,在10月底召開的縣第十八次黨代會上提出了建設“中國有機紅棗主產地、西北文化旅游目的地、陜西現代工業新高地”三大目標,確立了“產業富民、工業強縣、旅游活縣、城鄉統籌、民生改善”五大戰略,這是全縣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綱領和指南。全縣各級各部門要以“五個扎實”為引領,始終牢記要求,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持之以恒打好特色農業和旅游文化這兩張牌,持之以恒推動榆佳一體化、沿黃一體化發展,持之以恒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建設。要秉持“黨建統領是生產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等理念,以思想的大解放、理念的大革新、做法的大借鑒推動新一輪大發展。要踐行,唱響主旋律、提振精氣神、傳播正能量;堅持內鼓干勁、外樹形象,講述佳縣故事、闡揚道教文化、介紹大河美景、推出黃土風情,積極主動地把佳縣的優勢展示出去,譜寫追趕超越新篇章。增強四個意識,就是要全力脫貧攻堅,譜寫全面小康新篇章。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的本質要求,是我們黨的重要使命。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黨中央把脫貧攻堅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作為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重點工作,充分表明了黨中央向貧困宣戰、向小康邁進的堅定決心。“郡縣治、天下安。”縣一級處在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是發展經濟、保障民生、維護穩定的重要基礎,更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核心所在。佳縣地處黃河沿岸土石山區,土地貧瘠,資源匱乏,立地條件差,貧困程度深,現有貧困人口3.13萬人,是新一輪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脫貧攻堅是我縣“十三五”期間的重大政治任務、最大民生工程。我們必須舉全縣之力,集全縣之智,堅定信心和決心,緊盯2017年整縣脫貧、2019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的總目標,思想上再加壓,行動上再加力,作風上再加強,各項工作向脫貧攻堅靠攏;作決策、上項目、用干部優先考慮脫貧工作;整合一切資源,凝聚一切力量,全力將脫貧攻堅戰推向縱深領域。要堅決貫徹落實“五個一批”要求,精心實施“十大工程”,夯實脫貧攻堅四大戰區責任,一項一項倒排工期,一個一個攻堅拔寨,戳力同心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27萬佳縣人民同全市全省全國一道同步夠格步入小康。
增強四個意識,就是要凈化政治生態,譜寫從嚴治黨新篇章。“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在全面總結十八大以來黨在懲治腐敗、從嚴治黨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征程。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分別研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從嚴治黨,標志著我們黨對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加系統化。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扎實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各級黨組織肩負著主體責任,特別是黨委書記要切實擔負起“第一責任人”職責,自覺增強
“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深入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堅決懲治腐敗,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以學習貫徹“三項機制”為契機,教育和引導廣大黨員干部進一步增強工作責任感和緊迫感,牢牢把握工作主動權,在縣委黨建統領工作法(簡稱“1369”)的指導下,從自身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線做起,以一流的標準、一流的態度、一流的作風做好基層黨建、“兩學一做”、脫貧攻堅、土地確權等重點工作。領導干部作為管黨治黨的組織者、推動者,其言行具有很強的示范性和帶動性;必須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要始終秉持“做人要講正氣,為官要敢擔當,干事要有價值”的人生信條,真抓實干,攻堅克難,盡心盡力做好各項工作。增強四個意識,就是要弘揚題詞精神,譜寫黨性修養新篇章。堅持黨性原則,是共產黨員的必備素質,是黨員立身、立業、立言、立德的基石。事業成敗,關鍵看干部,核心看干部的黨性修養。佳縣是革命老區,是頌歌《東方紅》的故鄉,具有優良的革命傳統。1947年,毛澤東主席轉戰陜北在佳縣生活戰斗99天,期間,佳縣人民拿出籽種、獻出牛羊,傾其所有、踴躍支前,干部群眾齊心協力、一心向黨,贏得了毛主席“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光輝題詞,培育了“與時并進、埋頭苦干”的佳縣精神,這是我們干事創業的寶貴財富和精神動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黨性修養,我們要大力弘揚題詞精神,不斷增強“四個意識”,特別是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堅定地“站在最大多數勞動人民的一面”。要不忘初心、與時并進,始終把群眾的事裝在心中。堅持把群眾是否滿意作為衡量工作的首要標準,努力把老百姓的日常感受變成政策的起點與終點,真正把群眾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實在行動上,以實際行動贏得群眾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始終把責任舉過頭頂。牢固樹立“在工作中提高自己,在事業上體現價值”的理念,切實增強使命意識,夯實工作責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各項工作。要低調務實、埋頭苦干,始終把擔子扛在肩上。對定下來的事要立說立行、抓緊實施,部署了的工作要持之以恒、一推到底,一步一個腳印把佳縣的各項事業推向前進,把“五個扎實”轉變成佳縣發展的生動實踐。
追趕超越心得體會(二)
陜西正處在追趕超越階段,這是放眼世界、立足全國作出的科學判斷,寄托著黨中央和對陜西發展的殷切希望。去年以來,我們深入學習貫徹重要講話,目前追趕超越的思想共識在全省已經形成,助推追趕超越的鼓勵激勵、容錯糾錯、能上能下的“三項機制”已經建立,現在的關鍵是立足實際、細化目標,使每一項工作都追趕有參照、超越有方向。
緊盯先進明確目標。追趕超越,首先要搞清楚追趕的對象是誰、超越的標尺在哪里。只有目標搞清了、方位找對了,追趕才能少走彎路,超越才能有的放矢。具體到一個地方、一個部門、一個單位,就是要進一步開闊思路、開闊胸襟、開闊眼界,保持比學趕超的精氣神,瞄準一流對標,緊盯排頭定位,確定自己的目標、方向。同時,認認真真學習好經驗好做法,一步一個腳印向前邁進,在不斷縮小差距中提升工作的質量和水平。
著眼短板明確目標。木桶效應告訴我們,木桶容量取決于最短的木板。只有找準短板、補齊短板,實現各個方面的均衡發展,追趕超越才有堅實的基礎。對不同地方和部門而言,短板有顯而易見的、也有隱藏較深的,有影響當下的、也有涉及長遠的,有“先天不足”形成的、也有工作不力造成的。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從最緊迫的問題入手,拿最要害的癥結“開刀”,逐項研究解決問題的路線圖和時間表,努力使追趕超越的步伐走得更穩健。
立足機遇明確目標。機遇是發展的“助推器”,能不能發現和用好機遇,既體現干部的認知能力,又體現領導水平,更體現工作本領。機遇往往青睞有準備的人,這就要求我們練好內功、積蓄勢能,跳出“城墻思維”、破解思維定勢,主動融入國家戰略和發展大局,找出同頻共振的契合點,為追趕超越打牢堅實基礎。一旦機遇來臨,就要乘勢而上、精準發力,把機遇優勢轉化為追趕超越的勝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