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林工程就是美化壞境,主要目的除了改造周邊環境,在特定范圍之內,非常具有科學性、藝術欣賞價值的建造合理于本地域的綠地或風景建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最新園林工程的實習報告,望大家喜歡。
實習目的:通過對頤和園,北海,恭王府的實地參觀,加深對中國古典園林尤其是皇家園林的認識,并通過實地感受,體會皇家園林的體量感和設計手法,轉化吸收,應用于今后的設計當中.
實習內容:15日??頤和園,紫竹院公園
頤和園:東門進入,依次游覽:仁壽殿,樂壽堂,邀月門,得和園大戲樓,長廊,云輝玉宇牌樓,排云門,魚藻軒,石舫,豳風橋,玉帶橋,佛香閣,智慧海,智慧海,知春亭,廓如亭,十七孔橋,龍王廟,東門返回。
紫竹院公園:逆時針游覽。
16日??北海,恭王府
北海:南門進入:團城,積翠堆云牌樓(橋),瓊華島,永安寺,悅心殿,白塔,瓊島春蔭碑,依晴樓,濠濮澗,天蠶宮,靜心齋,華藏界,西天梵境,九龍壁,五龍亭,出北門至恭王府。
恭王府:前宮后寢依次游覽。
17日??北京植物園
實習心得:一、頤和園
頤和園除了在氣勢和尺度上壓倒我之外,重要的是在一些細節上征服了我。如視線,踏步等,F面來詳細說一下。
氣勢:夢回清朝,皇帝在這里會見群臣,兩旁的禁衛軍在背后幽深的宮殿的襯托下,給大臣們無限的敬畏感。高密度的高大建筑群給他們的不僅是皇權的威嚴,更是統治者的神圣。天下是他的,別人必須俯首。正所謂,宮苑深深深幾許,皇權浩大大幾分。夢醒了,眼前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凌亂中透著秩序,嘈雜中透著寧靜。當年面圣時的敬畏現在已被嬉笑所取代,好奇心驅使著所有的游人焦急的想進去探個究竟。兩種截然不同的環境,也象征著交替輪回的悲愴。
入園,迷惑,辨向。麒麟依舊矗立在那,只是失去了昔日的風光。環抱的建筑,讓我感覺又來到了故宮。舉目四望,高大的宮殿充斥眼球,敬畏感油然而生,壓抑感漸漸浮上心頭。園林在哪里?風景在哪里?游人帶著這樣夾雜著壓抑的好奇心向內探尋,可高墻聳立,紅柱林立,那種特殊的感覺不減反增,壓抑凝在心頭,漸漸沉重。一路游覽,奇松怪柏雖將視線引上天空,但建筑的威嚴,絲毫不能讓我們放松心情。偶遇漏窗,瞥見墻外幽靜小景,心中一陣激動過后又被壓抑淹沒。即便到了樂壽堂,開敞的空間卻又被“青之?”壓在心頭。仙鶴,銅鹿,吉祥缸靜靜的護衛著皇家最后的記憶,將一絲悲傷又加在游人的心頭。邀月門的出現讓我們心頭一震,門后是什么?邀我們去哪里?疑惑與壓抑促使我們想盡快看個究竟。
豁然開朗!一切的包袱都隨著開闊的湖面,飄忽的柳條而煙消云散。不能不佩服皇帝的用心,一路與臣子們盡顯皇威,再壓抑到極致后又徹底的解脫,彰顯皇權的大氣。不知這728米蝙蝠形的長廊給當年的老佛爺帶去了多少福氣,廊頂彩畫,幅幅精彩,濃縮史詩在廊間并不夸張,美景與文化氛圍確實令人沉醉。遠望涵虛堂,在陽光照耀下的朦朧讓人向往。走下長廊,現代化的“大地呼吸”讓沿岸古樹繼續散發著光彩(鐵箅子)。駐足于云輝玉宇牌樓,恢宏氣勢讓人贊嘆,在排云門的遮掩下,佛香閣若隱若現,透過黑洞洞的門廳,輝煌的琉璃瓦映入眼簾,吸引你的眼球,接近的欲望無限擴大,sorry,門票優先,無奈只好繼續行進。接下來,借景經典印入眼簾,玉泉山玉泉塔讓我們置身于一個無限大的空間之中。濃郁的柳堤襯托著高聳的白塔,頗有層巒疊嶂之感。駐足回望,知春亭,十七孔橋,南湖島初入眼界;碧波蕩漾,大船小舟泛于湖上成星星點點,波光粼粼,柳浪成蔭翻于岸上郁郁蔥蔥。走盡長廊,穿過一條小巷,石舫赫然在目!這位古園中的外賓,風光雖不及當年,但依舊散發獨特的魅力。岸邊柳枝舞動,像面紗一樣為石舫增添幾分婀娜。微風拂過,柳枝好似被玉手拂開,石舫美景盡現。細細看去,石舫具有當時效仿法國郵輪的一切特質,并結合了中國的元素?吹津寗虞,心中升起了一絲悲痛,我們只將西方的先進科技以景觀的模式引入了園林,余下的都緊緊的閉在國門外,悲呼,1860,無數美景付之一炬,引后人嘆惜。
游覽到這,似乎高潮已去,過了宿云檐城關,一株包裹嚴實的白皮松突然出現,是什么讓它如此特別?一旁的導游道破疑惑,紅色標牌是700以上古樹,綠色為100-300年。他們是真正的見證者,朝代更替,喪權辱國,蓬勃發展,它們都歷歷在目。此時敬佩感頓生,凝視許久,它是一位老者,理應被我們尊敬。
閑庭信步,不知不覺間西堤已在眼前。兩邊密實的大樹將這里包得嚴嚴實實。西堤古柳沿湖而站,臨水起舞。走到岸邊,第一次看見佛香閣的全貌的我頓時激動。端起相機,按下快門,凝固瞬間的激動。繼續前行,來到西堤六橋第一橋??豳風橋,橋與亭的結合,縱有風雨壓境,我自亭中看景,好不愜意。這里是后湖景區,有人鮮至,少數的游人在逃離了前山前湖區的喧鬧與壓抑之后,都在這里或漫步,或休憩聊天,節奏明顯慢了下來。在周圍大樹的環抱下,私密性大大提高,偶有情侶相依坐于湖邊耳語,輕松與舒暢遨游其間。這里如此幽靜,想必皇帝也留戀此處,真龍天子也是凡人,也需要一個人靜靜地空間,這里遠離朝政,辟于宗教,正是短暫逃離的理想世界。腳步不停歇,玉帶橋出現在面前。漢白玉的橋身,恰似一條玉帶飄過湖面。作為園中唯一一座能過船的橋梁,高高的拱為景色添了幾分生動。走到這里,我已十分疲憊,可橋的踏步卻不配合我的體力,反而階階升高。但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當我踏上那已有些光滑的橋頂,一切的疲憊被壯麗的景觀沖刷得一干二凈。寬廣的湖面,飄舞的柳枝桑葉,多么生動的畫面!在這里漫步怎會疲憊?下橋小憩,佛香閣建筑群的雄偉迎面而來,在這里,你看不到人頭攢動的長廊,看不到壓抑的宮廷,進入眼簾的只有金碧輝煌的佛香閣。此時我感受到了那條隱含的軸線,以佛香閣為中心的軸線,此時凸顯得淋漓盡致。作為全園的中心建筑,讓所有人在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它的威嚴,就可能顯出它的高大與氣勢。佛香閣做到了。
此時我已不能再猶豫,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佛香閣。進門之后,高聳的佛閣頓時讓我覺得渺小,拾階而上,視線漸漸開敞。登頂,遠眺,全園盡收眼底,似有君臨天下的感覺。左摟知春亭,南湖島,轉輪藏,右抱玉泉塔,石舫,寶云閣,雖為身至,宛如親臨。走出寶塔,智慧海的輝煌讓人眼前一亮,在光與影的作用下,那里仿若仙境。除了贊嘆,我找不出什么詞匯來形容了。
下山,奔向十七孔橋(2006年暑期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來頤和園),去尋找當年的記憶,一切依舊;赝鹣汩w,那條軸線又浮現腦中,玉泉塔再次進入視線。這些當年忽視的東西,現在一股腦的來了,讓我興奮不已。興奮之余,在按快門的瞬間,心中不由贊嘆古人造園的技藝。欲揚先抑,欲看先掩,借景,漏景,對比,看與被看等等,各種手法在這里均有體現。皇家園林的大氣,被表現的淋漓盡致,也是皇帝想容納天下的縮影。前山前湖的喧鬧壓抑與后湖的靜謐形成鮮明的對比。后山的精致與前山的恢宏讓人難忘。大湖面與后湖的小湖等等。視線的處理也別具匠心,牌樓的的設置使重要建筑欲放還藏,至深園中,竟看不見外部現代化的都市。這除了北京市政府的大力保護外,還與園內的視線引導有很大關系,真可謂處處細致,處處精彩。
小憩,回想剛才的經過,仿佛重回歷史。1860的災禍,1886的重建,兵敗甲午,一系列的歷史,中國的命運,都與這里有得密切的聯系。它的存在不僅僅是保護一座園子工人研究觀賞,更在于保護這段歷史,讓后人不要忘記這段屈辱。
出園,看到唯一遺憾的事。園外的大樹并沒有得到同樣的禮遇,土地被踩實,卻毫無保護設施。題外話了,不扯了。
作為一個現代公園,它的優秀在于將古典與現代進行了有機結合,值得稱贊。一池三山的設計在這里得到傳承。印象比較深刻的地方不多但都很精彩。一處為路邊小景,通過綠籬,視線通透但又被喬木樹干有所阻隔,很自然的向上仰望天空,十分愜意。另外這里的竹徑不得不提,江南的細致仿佛被復制,疊石,障景,跌水,飛瀑應有盡有。人性化路標被設計成竹葉,與全園主題統一;ň车脑O計也是一大亮點,植物配置豐富,再配以奇石點綴,令游人駐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