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二孩政策出臺一年尷尬遭遇沒人生
“單獨二孩”出臺是千呼萬喚始出來
“一胎”負面效應集中凸顯,延宕多年的“單獨二孩”正式實施
中國生育率僅為1.6(世界銀行數據,中國官方數據為1.18),據聯合國的預測數據,即使到2050年也只有1.8。而一個國家的人口若想保持穩定,其生育率就至少要達到2.1;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年1月的數據顯示,中國總人口為13.6億人,其中年齡超過60歲者占14.9%,到了2030年預計將達到總人口的25%;老齡化將導致勞動人口的萎縮,這一情況目前已開始顯露,去年中國的勞動人口數量就減少了244萬;而據社科院的一項研究顯示,中國累計失獨家庭達到100.3萬戶,照此趨勢發展下去,預計到2050年這一數字將達1100萬……
于是,放開二胎的呼聲從未間斷,在中國近年的兩會中都會成為熱議的話題。但官方一直未正式發布實施,直到去年11月15日《*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公布,“單獨二孩”政策正式在全國開始實施。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單獨二胎”政策歷經十年醞釀,無數次的調研、討論和測算。新政醞釀階段,曾有多個方案進入決策層視野,有關二胎放開的博弈可見一斑。“多少年堅決不讓動、不許動,現在能邁出這一步不容易。”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如此評價。
好不容易盼到了“資格”,為何遭遇"沒人生"的尷尬
越現代化就越不愿生孩子,中國人的生育觀念已發生改變
不愿生育致使人口下降的狀況,在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國家和地區很普遍,如歐洲各國及俄羅斯,東亞的韓國、新加坡及臺灣地區,政府補貼鼓勵生育也扭轉不了人口數量降低的大趨勢。 據日本厚生勞動省2015的《人口報告》,享受高度現代化生活的日本青年人,有20%將一生不婚不嫁,低生育率將導致日本人口減少三分之一,50年后全國僅有8千多萬人,使日本降為二流國家。
中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現代化城市化進程正在加速,生活方式思想觀念也在急速改變。《二十年城鄉居民生育意愿變遷研究》發現,城市居民的理想子女數呈現出隨年代發展而逐漸下降的趨勢,在80年代是以1、2孩為主,90年代以后則是以1孩為主。而據的統計,北京市育齡男女中約有10%選擇不要孩子,廣州、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中已經有60萬個“丁克”家庭。這些“單獨二孩”的適用夫婦主要就來自城市。若干年后,對生孩子的媽媽恐怕還要鼓勵獎勵,臺灣地區、日本的現實狀況就是最好的借鑒。
窮人生不起,“要是國家能幫我養一個的話我就要二胎”
添丁早不是‘添雙筷子’這么簡單的問題,根據李建民《中國的生育革命》所述,中國已進入“生育成本約束驅動”的低生育率階段。生育政策已不再是影響人們生育意愿和生育行為的首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因素。
生育二孩,意味著生活成本、教育成本、住房成本都會相應增加,而社會學家徐安琪的調研報告《孩子的經濟成本:轉型期的結構變化和優化》顯示,從直接經濟成本看,10年前的上海,一個0-16歲孩子的撫養總成本達到25萬元;到子女上大學再讀研,則高達48萬元。十年后的今天,撫養成本無疑更高。而據中國西南財經大學研究人員進行的《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顯示,當你的家庭年收入破20萬時,你已經可以驕傲俯視95%的中國家庭了。也就是說,對大部分中國家庭,生二胎是一個十足的經濟考驗。
富人出去生,“要么選擇不生,要么以更好的方法生”
按理說,放開單獨二胎的受益者,主要是包括城市公務員、事業單位職工在內的受計生政策管控最為嚴格的中產階級群體。但他們是對育兒質量和生活品質尤為關注和在意的群體。電影《北京遇上西雅圖》曾引起了大眾對“翻墻生子”的熱議,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就是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對國內現階段的公共服務或生活環境不滿(據《安聯全球財富報告》的計算,中國中產階級的數量已增加到4.13億。僅一年,全球中產階級人數增長了將近1.4億人,中國占了最大份額)。
而經濟的獨立又給了他們更多的選擇,比如赴美產子。9月,《全美月子中心行業白皮書暨美國月子中心產業發展調研報告》顯示:2008年,大陸赴美生子的人數達到4200人;,超過了1萬人。二胎媽媽的另一個聚集地——香港,來港產子的數量也在10年間以50倍的速度飆升——2001年,香港“雙非”新生兒僅有600余名;這一數字飆升至17萬,而據香港《大公報》報道,赴港產子的內地孕婦中,超過六成是生“二胎”。
這種尷尬說明,簡單把人口當作一個國家資源管理的思路需要改變
關于全面放開二胎政策,官方態度的基調是謹慎微調,因擔心人口爆炸和資源枯竭。其實這樣的管理模式就是把人口當作一個國家資源在進行管理。
此次“單獨二孩”正式在全國實施時,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有數據稱,“預計新政策推行后,每年將增加超過200萬個新生兒”。截至今年8月,符合條件的1100萬對夫婦當中,只有70萬對提出申請,遼寧省近百萬“單獨夫妻”甚至百分之一愿生二胎。事實上,包括“雙獨二胎”、全面“二胎”試點地區和國外的許多經驗都早已證明放開二胎不會帶來人口爆炸。
至于資源枯竭,水、大氣、土地等自然資源肯定存在物理極限,控制人口的數量增長貌似是拯救資源短缺的一件帶有根本性的戰略措施。但是,這只是減少資源短缺的外部效應,解決資源短缺必須著眼于資源開發利用的內部效應,拉斯維加斯堪稱建在戈壁沙漠上的城市,單從自然環境論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拉斯維加斯是全球最具人氣的城市之一,人口持續增長,2015人口已經達到約190萬,每年慕名前往的人更是無法統計。
可見,簡單把人口當作一個國家資源在進行管理,效率確實不高。而歐洲各國及俄羅斯,東亞的韓國、新加坡及臺灣地區,政府補貼鼓勵生育也扭轉不了人口數量降低的大趨勢。要使人口政策改革更有效率,需要轉變思路,不以計劃經濟的思維看待人口,不將人口作為一種資源來進行管理和干預,而是將生孩子作為一項應該歸于“家庭”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