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的開幕,一年一度的“兩會季”也正式登場。與往年一樣,房地產都是繞不開的話題,下文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17兩會房地產熱點解讀,僅供參考!
蔡繼明:應擴大宅基地流轉范圍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中心主任蔡繼明一如既往關注土地制度改革,在他提交的8份建議中,有3份涉及農地改革。
在他看來,目前改革試點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仍是“三塊地”相互割裂的問題,特別是農村宅基地僅局限于集體內部流轉。他建議,允許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在集體所有制成員之外流轉,這樣至少有三分之一的閑置宅基地可以進入市場,那么城鎮建設用地就可以增加70%以上。
蔡繼明表示,在部分專家的建議下,國土部去年9月向深改組請示把土地入市和征地改革相互打通。目前中央已批準進一步統籌協調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把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擴大到現有33個試點地區,這對相對于此前彼此孤立的“三塊地”改革試點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改進。
“但是,宅基地制度改革仍維持在原15個試點地區。而‘三塊地’改革試點,關鍵是在縮小征地范圍的同時允許農村宅基地入市。”蔡繼明指出。在他看來,隨著征地范圍縮小,城市建設用地的供應就缺少了來源。而能夠上市流轉的集體建設經營性用地又很少,那么體量最大的宅基地一定要入市,才能滿足城市建設用地。
蔡繼明說,如果允許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在集體所有制成員之外流轉,至少其中的三分之一閑置不用的宅基地使用權可以通過抵押擔保、出租轉讓以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方式進入市場,那么城鎮建設用地就可以增加70%以上,從而不僅會拓寬農民財產收入的渠道,促進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節約集約使用,而且會有效地遏制城鎮房價的增長,有助于農民工進城落戶,加快農民工市民化進程。他還透露,事實上,在某些試點區域,已經在探索宅基地外部流轉了,“改革不能落在實踐后面,土地改革要解放思想,繼續深化”。
李曉林:三四線可將首付降至5%以去庫存
全國政協委員、林達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曉林認為,為破解三四線城市樓市去庫存這一難題,建議應改變思路,著力將已經由開發商加杠桿可能形成的風險分散化,由購房人和銀行與開發商分擔,使幾近停滯的現金流激活,從而取得三贏的好結果。
李曉林認為,銀行積極配合,與政府配套政策有機互動連動,加大對三四線城鎮包括機構和家庭購房者的買方貸款支持力度,讓買房者能以最低不低于5%的首付款進入市場,再以同期居民存款利率作為房貸利率基準并適度適時從優放貸,最大限度吸引購房資金,通過加快開發商的解困步伐從而使銀行和政府的風險得以減緩乃至規避。
毛大慶:完善租賃房法規 鼓勵眾創空間升級
住宅租賃是房地產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社會經濟穩步發展的要素之一。相對于購房,租房更能釋放消費力。住宅租賃業務既可吸納大量閑置房屋,助推房地產去庫存,又為住宅開發提供更多的增長空間。
為此,優客工場、共享際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建議,在一線城市及人口密度較大的二線城市,政府應盡快完善租賃房的相關法律法規,一方面對企業建設用于居住目的的租賃房給予稅率優惠,并鼓勵眾創空間升級,優先供應此類用房及政策扶持,既服務于雙創,又解決創新創業者的居住需求。
另一方面,輿論導向上應強化以租代購的城市居住新觀念,鼓勵現有房源的租賃房改造工程,盤活存量資產,助推地產轉型。
此外,毛大慶還建議,各地政府應對閑置工業廠房的辦公居住空間改造工程給予一定力度的政策扶持,全面推進城市空間的消費升級。
賈康:房地產稅已成為必選項
全國政協委員、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原所長賈康曾連續數年呼吁加快房地產稅立法,并對房地產稅試點地區持續關注。
作為財稅領域的專家,賈康對房地產稅有較深刻的認識。他向記者表示,房地產稅有多重功能,包括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優化政府職能、調節收入分配、配合提高直接稅比重等等。
“對于房地產業自身而言,房地產稅會使房地產的長效機制對接到中央強調的基礎性制度建設上去。”賈康認為,中國房地產業的長期健康發展,需要有相應的土地制度、住房制度,以及稅制、投融資制度等。不能說房地產稅能決定一切,但它是必選項中的一項。
賈康認為,房地產調控政策要長短結合,標本兼治。在他看來,縱觀房地產調控十幾年的歷程,中國在房地產調控的短期治標方面,已經竭盡全力。而“長期治本的政策還不夠格,目前必須要做好基礎性制度建設,形成長效機制。”
黃文仔:房產稅要謹慎推進
全國政協委員、星河灣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仔就房產稅、房地產市場現狀以及廣州樓市等熱點問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黃文仔談道,房產稅是一個十分龐大復雜的工程,牽涉到各方面利益,雖然國家下決心必須要做,但近幾年要出臺難度大,因為太復雜。“開征后對房地產業究竟影響怎么樣,大家心里沒數,對老百姓影響如何,我們也沒底。房產稅牽動方方面面的神經,要謹慎也要推進,不能匆匆忙忙過于急躁地做,不然后遺癥很大。”他說。
對于去年全國房價大漲氛圍下廣州房價的總體平穩走勢,黃文仔坦言,廣州去年的房價走勢平穩、理性,原因在于消費者比較理性以及政府的恰當把控。廣州房價的平穩發展對老百姓、社會、政府都有好處。
對于今年的政協提案,黃文仔透露,今年的提案是振興粵東西北。“廣東省是經濟大省,一萬多億元財政收入,整個粵東西北的財政收入占12%左右。對此,我呼吁發展不均衡的粵東西北區域,這些區域有龐大人口,但發展不平衡。我建議首先國家應對這些地區進行支持,比如把海陸豐地區作為革命老區扶持,同時呼吁要大力支持發展交通,比如高速路、動車、地鐵。”黃文仔表示。
魏少軍: 推動建筑產業化規模化
針對我國傳統建筑生產方式普遍存在的資源能耗高、環境污染嚴重、人員勞動強度大等問題,全國人大代表、隆基泰和集團董事長魏少軍的建議重點聚焦在“如何加快推動建筑產業現代化發展進程”。
魏少軍提出,首先,由于缺乏標準化設計,裝配式建筑建造成本較高,購房者對裝配式建筑認知不夠,開發企業考慮成本原因,多不愿采用;其次,國家和各地方雖出臺了多項促進建筑產業化發展的政策,但實施方案的研究與制定仍然有很大的空白需要填補,已經出臺的部分政策沒有具體實施細則,無法得到有效落實;再其次,裝配式建筑的關鍵配套產品保障能力不足,BIM技術對設計、生產、施工裝配、機電安裝和運維等全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未形成有效的平臺支撐;最后,建筑產業化在設計的系列化、標準化、多樣化、通用化方面還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各方面的技術人才相對短缺,技術管理復合型人才更是鳳毛麟角。
除此之外,魏少軍在建議中還提到了加快稅費改革的問題。“目前,建筑工業化產品按照制造業納稅,增值稅稅率高達17%,遠高于建筑企業按工程造價3%的納稅標準,加大了生產企業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筑部品企業的生產積極性。”
宗慶后:土地財政須放棄
全國人大代表、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慶后表示,目前的高房價跟土地財政有很大關系,同時導致工業用地價格高企、工業投資意愿下降,“我覺得要真正解決房地產的問題,建立長效機制,必須放棄土地財政。”
目前買房子的人很多是剛需,但高昂的房價往往令年輕人望“房”興嘆。“不能安居樂業,怎么能夠安心工作,怎么在事業上有成?”宗慶后指出,目前開發商買地的錢是銀行的,老百姓買房的錢也是銀行的,相當于把銀行綁架了,存在一定風險。同時,高房價會影響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例如零售業,“商業地產租金高了,零售業也活不下去。”
另一方面,宗慶后特別指出,從實體經濟來看,工業用地一百多萬一畝,導致投資工業的意愿下降,“如果沒有強大的工業制造業,國富民強也將是一句空話。”
宗慶后表示,靠土地財政只解決眼前的利益,但長遠來看對經濟是負面影響,必須放棄土地財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