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同學看過來~~~市教委今天發布“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相關問答”,其中本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主要記錄內容包括: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社會文化活動等;學校依托《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冊》和"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全面記錄學生社會實踐情況;相關問答詳見下文。
1、《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實施辦法(試行)》中關于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學生社會實踐主要內容包括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社會文化活動、社會考察(調查)等。
2、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學時安排是多少?
根據《中共上海市教育衛生工作委員會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 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 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印發<關于進一步落實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若干意見>的通知(滬教委德〔2010〕2號)》以及《上海市中小學課程計劃及其說明的通知》規定:高中階段社會實踐不少于90天,其中志愿者服務不少于60學時。各高中應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和課程計劃要求,將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納入學校教育教學計劃之中,有計劃地安排組織好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
3、本次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與以往有什么不同?
本次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在市教委、市校外聯各相關單位的全力支持下,與以往相比呈現出以下新舉措、新特點:
一是在組織形式上,更加強化學校作為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主體和共青團的組織作用。學校在原有社會實踐的基礎上,以評價制度改革為突破口,對本校學生社會實踐工作進行整體規劃和課程設計。建立學校與社會實踐基地的雙向簽約制度,有序組織學生以團支部或團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性的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并加強與實踐基地的溝通和協調。
二是在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上,更加凸顯協同育人,學生的素質教育需要社會的大力支持。為了保障高中綜合素質評價(社會實踐)工作的順利實施,市教委、市校外聯會同市委宣傳部、文明辦、團市委、科委、文廣影視局、體育局等部門共同制定了《關于做好高中學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組織記錄的操作辦法(試行)”》;市、區校外聯各成員單位根據學生社會實踐場所遴選辦法,積極挖掘資源,提供志愿者崗位、活動項目和實踐課程,進一步完善了社會教育大課堂育人效能,為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奠定了良好基礎。
三是在技術支撐上,建立了全市統一的電子平臺,強化數據記錄的客觀真實。 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依托“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和“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秉承“客觀記錄、內容全面、注重過程、公平公開”的原則,發揮信息化手段優勢,形成一個客觀真實、準確記錄的監控機制。
4、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的主要記錄內容是什么?
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指學校集體組織的學軍、學農活動,主要由學校記錄學生的完成情況和表現。
志愿服務(公益勞動)指為孤寡老人、殘疾人等弱勢群體提供無償幫助,到場館、福利院、醫院、社會救助機構、居委會等公共場所、社會組織做無償服務,為賽會保障、環境保護等活動做志愿者;其他志愿服務(公益勞動)。主要記錄學生參加的項目內容、次數、累計時間、達標情況、受表彰的次數或調查研究報告。
社會文化活動指在博物館、美術館、科普場館、圖書館、社區等參加的校外文化科技活動。
社會考察(調查)指學生到社會(社區)就國情、社情、鄉情開展的調查研究。主要記錄學生活動的時間和內容或調查研究報告。
5、如何記錄學生社會實踐活動?
學校依托《上海市中小學生成長記錄冊》和“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通過poss機終端、信息管理后臺等方式全面記錄學生社會實踐情況。在此基礎上,本著“成熟一項、錄入一項”的原則,在“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首批錄入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方面的基礎性數據和調查研究報告。
學生軍訓、農村社會實踐由學校整體錄入;學校集體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后,社會實踐基地(機構)負責記錄;并定期進行客觀數據導入“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
6、學校如何組織學生的志愿服務(公益勞動)?
學校是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責任主體。學校應該按照課程計劃要求,制定本校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的計劃;建立專兼職相結合的指導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公益勞動)等社會實踐活動的導師隊伍,做好本校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指導和組織工作,有序組織學生以團支部或團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性的志愿服務(公益勞動);應該結合學生實際需求,系統梳理社會實踐資源,遴選基地;主動對接社區、社會機構為學生志愿服務(公益勞動)提供機會,建立學生社會實踐的雙向簽約制度。
7、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項目)如何遴選產生?
根據“從嚴把關”的原則,市校外聯辦會同市文明辦、團市委等相關委辦局共同制訂了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場所(項目)遴選辦法。學生社會實踐基地(項目)一般應該具備以下主要條件:
一是具有教育管理功能的部門和專人負責學生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工作,如“教育部”、“教育專員”;二是有適合學生特點的志愿者(公益勞動)崗位,有不斷豐富的活動項目和實踐課程等;三是體現公益性,不得以營利為目的開展學生社會實踐活動;四是安全保障到位,制定學生社會實踐的安全方案和應急預案,切實保證活動場地、設施、器材的安全,配備安全保護人員,設置必要的安全警示標志,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各高中學校根據遴選標準將初步遴選的實踐基地(項目)報所在區縣校外教育聯席會議辦公室(區縣教育局)認定,成為區級社會實踐基地(項目);市、區縣校外聯的成員單位將初步遴選的社會實踐基地(項目)報市、區兩級校外教育聯席會議辦公室認定,成為市、區級社會實踐基地(項目),并在“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上發布。
8、上海市各級各類社會實踐基地(項目)如何更好地滿足學生社會實踐的需求?
目前,市、區縣校外聯辦按照基地(項目)遴選標準,通過提交申請,初步審核、終審和公示、信息發布等程序,截至今天,已認定的市、區兩級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有1000多家,提供學生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崗位4萬多個,折合學時數近400多萬學時。
同時,市教委將由市、區縣兩級校外聯各成員單位、各社會公益組織等舉辦的各類賽事、慈善活動等項目中的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崗位,也納入歸口管理。如中學生運動會等大型體育運動賽事,學生藝術展演、愛心暑托班等活動項目提供的志愿服務崗位。
下階段,還將進一步發動社會各方力量,根據標準遴選出更多的符合學生需求的社會實踐場館(項目)。也歡迎各新聞媒體單位,有資質的社會組織等都能積極參與進來,為學生的社會實踐搭建更多平臺,創設更好的條件。同時,學校也要進一步主動加強與實踐基地的溝通、協調,增強學生志愿服務(公益勞動)活動項目的匹配度和科學性,提升社會實踐活動的育人效果。
9、如何查詢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場所和項目信息?
“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sj.21boya.cn)是全市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信息發布和數據錄入平臺。凡具備學生志愿服務(公益勞動)條件并予以認證的社會實踐基地和項目必須在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信息記錄電子平臺上公布。
10、如何規范高中學生社會實踐活動的管理,保障信息記錄的客觀真實性?
真實性是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重點和難點,也是高校在錄取時可資參考的首要前提。通過強調集體組織、建立標準統一的電子平臺、客觀數據導入、第三方如實記錄、相關材料公示、建立健全信用等級制度和監督問責機制等,保障信息記錄的真實可信。
一是在組織形式上,強調學校團組織要做好本校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指導和組織工作,有序組織學生以團支部或團小組為單位開展集體性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并做好過程中與實踐基地的溝通和協調。
二是在記錄人員上,強調學校集體組織學生參加志愿服務(公益勞動)后,由社會實踐基地(機構)負責實時記錄,并定期進行客觀數據導入“上海市普通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管理系統”,以客觀性保證真實性。
三是開發建立全市統一的普通高中學生社會實踐信息發布和數據錄入平臺,提供規范的統一標準管理,保障數據真實。
四是建立和完善監督保障措施。實行高中學校、區縣教育局和市教委三級管理,并完善信息審核、公示投訴、信譽等級評定等制度,確保信息真實性。(據上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