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不為"首入政府工作報告:不作為也是腐敗
兩會釋放強烈信號向為官不為亮劍
“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亂作為,一些腐敗問題觸目驚心,有的為官不為,在其位不謀其政,該辦的事不辦”;“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
上面兩段話,均出自今年兩會上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它們都提到同一個關鍵詞——為官不為。
為官不為,不是新表述,也不是新問題;但它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卻是史無前例的頭一遭。
在統攬全局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兩次提及、嚴詞申飭為官不為現象,問題之嚴重和懲治決心之堅定,可想而知。
“炮火”并沒有就此停歇。3月8日,李克強在參加四川代表團審議時再次揭批為官不為,他舉例說,去年還有1萬多億的資金存量沒有用,一些地方給了錢、批了項目、供應了土地卻沒有用,就是因為不作為。3月15日,李克強在會見中外記者時再次重申:既要懲治亂作為,也要反對不作為,庸政懶政是不允許的。“門好進了、臉好看了,就是不辦事,這是為官不為啊,必須嚴肅追責”。
痛斥為官不為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不止李克強一人。3月9日,劉云山在參加湖南代表團審議時,也狠批為官不為,斥其為“官之恥辱”,并放出狠話,要“加大治庸治懶的力度”。
為官不為現象也引起了代表委員們的熱議,并遭到集體炮轟。
兩會,一向被視為中國政治的風向標。為官不為在本次兩會上受到千夫所指,釋放出明確信號:這一現象已經引起高度警覺和強烈關注,治理庸官懶政,已從口頭強調上升到國家治理層面,中央馬上要對為官不為者開刀了;從懲治亂作為延伸到反對不作為,標志著反腐敗正向縱深推進。
為官不為也是腐敗,隱性危害正逐漸顯現
為官不為現象當然不是時至今日才突然冒出來的。只不過,隨著改革步入攻堅克難、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隨著高壓反腐的一路高歌猛進,為官不為的積弊和危害也逐漸凸顯出來。
影響黨和政府形象,傷害民心……這些后果是顯性的,容易判斷和察覺。為官不為的真正恐怖之處,在于它的危害往往是隱性的、潛在的,與亂作為相比,更難引起警覺;等問題浮出水面時,往往已經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
就拿反腐來說,為官不為造成的隱性危害至少有二。
首先,養癰成患,最終釀成“塌方式腐敗”惡果。山西就是典型例證。兩會期間,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回答媒體提問時坦言,山西的嚴重腐敗“是一坨一坨的”,“現在一查就是一幫,一動就塌方”。他指出,山西發生嚴重的腐敗問題,主要有四點原因:一是黨不管黨,沒有從嚴治黨;二是沒有從嚴治吏,權力失控;三是沒有擰緊總開關,道德塌方;四是沒有從嚴查處,養虎為患。四點原因,歸結為一點,其實就是:黨委沒有負起主體責任、紀委沒有負起監督責任;說白了,就是為官不為惹的禍。
其次,稀釋反腐紅利,給人造成反腐“按下葫蘆浮起瓢”的錯覺。兩會上就有代表委員指出,隨著反腐力度加大,有的干部禮不收了、飯不吃了、紅包不收了,但該做的事也不做了,該協調的也不協調了;原來托托人還能解決的事情,現在反而常常被無限期擱置。這種現象,很容易令人產生反腐遏制了亂作為,反過來卻又助長了不作為的誤解,讓人感覺反腐并未給自己真正帶來實惠,反而帶來了新的不便。
為官不為給改革發展大局造成的隱性危害,也正在逐漸顯現。
在兩會前召開的國務院第三次廉政工作會議上,李克強談到兩種值得警惕的反常現象,都與為官不為密切相關。第一,從近年來審計情況看,發現有大量資金沉淀;一方面民生需求“嗷嗷待哺”,另一方面大量資金卻趴在賬上“呼呼大睡”。第二,去年個別領域重大工程投資只完成一半左右;全國建設用地已供土地使用率只有50%左右。“這種狀況是多年來少有的”。
如果將腐敗比作黨和政府肌體上的明顯硬傷,那么為官不為則是黨和政府肌體內的潛伏病菌。正是意識到這一點,一段時間以來,李克強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敗,不作為的懶政也是腐敗!
五類為官不為
背后潛伏四種不良心態
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安慶市委書記虞愛華總結出為官不為“五型”:“打盹型”,精神萎靡不振,遇事裝聾作啞;“木偶型”,工作不推不動,甚至推而不動;“太極型”,有問題左躲右閃,遇矛盾上推下卸;“比劃型”,用會議貫徹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說唱型”,動口不動手,務虛不務實。
這描述的是為官不為的客觀表現。那么,導致為官不為的主觀因素又是什么?結合實踐分析,四種不良心態值得警惕。
其一,畏懼。黨的十八大以來,高壓反腐成為新常態,“打虎拍蠅”戰果豐碩。這在極大震懾腐敗分子的同時,也讓一些領導干部患上了“反腐恐懼癥”:有問題的人惶惶不可終日,無心推進工作;沒問題的人則抱著“明哲保身”的錯誤觀念,把反腐倡廉和干事創業對立起來,不去推進工作。比如爭資立項,以前是千方百計跑資金、全力以赴爭項目,現在卻以“風聲緊了,要求嚴了”為借口,不跑不爭了,甚至有些資金給了、項目批了,也拖著不落實甚至設法推掉。
其二,迷茫。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舊體制沒有完全廢除,新體制尚未完全建立。一些領導干部不學習、不鉆研,對新常態嚴重不適應,思想迷茫、行動失據,于是就抱著“不干事不出事”的心態,尸位素餐、等待觀望。
其三,撒嬌。正如中國社科院廉政研究中心副秘書長高波所說,過去,一些干部無利不起早,沒利不當官;如今,他們對“新底線”“新規矩”表現出不適應,大談所謂“為官不易”,“這其實是在撒嬌”。現實中這種狀況確實不罕見。一些官員眼看制度籠子越織越密、作風管束越來越嚴、違規成本越來越高,索性滿地打滾、為官不為,該抓的不抓、該管的不管、該改的不改。
其四,頂牛。本屆政府不遺余力地推動簡政放權,一年多來,國務院提前完成了行政審批事項削減三分之一的目標,一些地方行政權力最多減掉了近七成。簡政放權,原本是既突出“放”又強調“管”,一些患有權力“依賴癥”的官員卻因為對“放”心懷不滿,于是便任性地“一放了之”,以怠行職責的方式搞消極對抗,跟中央頂牛。結果是,亂伸的手縮回來了,監管的眼也閉上了……
完善考核強化問責,根除為官不為毒瘤
為官不為怎么破?
政府工作報告開出了兩劑“藥方”:一是完善政績考核評價機制,“對實績突出的,要大力褒獎”;二是加強監督問責,“對工作不力的,要約談誡勉;對為官不為、懶政怠政的,要公開曝光、堅決追究責任”。
這是有很強現實針對性的。以往的考核評價機制和監督問責制度,對不作為這種“隱性”失職界定不清、重視不夠、監督不嚴,導致“庸官能混,懶官能撐”;另外,問而無責、考而無據的現象普遍存在,問責和考核常常流于形式,致使為官不為問題蔓延。根除為官不為毒瘤,當務之急就是通過改革完善制度機制,劃定領導干部“行為紅線”,充分發揮考核、問責的導向、激勵、約束、懲治功能,讓會干事的上去、不干事的下去、干壞事的進去。
變化已經在發生。中央新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已經出臺,地方政府對于官員的政績考核導向與指標也出現了實質性變化;一些地方還專門出臺了為官不為問責辦法,如遼寧,11月就出臺了《黨政領導干部不作為不擔當問責辦法(試行)》,明確要求對領導干部8種不作為、7種不擔當情形進行追責。公開披露的信息也顯示,全國已有數千名為官不為干部受到嚴肅處理。
向為官不為亮劍,凸顯從嚴治吏新常態。下一步,中央必將騰出更多精力治理不作為。那些依然故我、為官不為的,當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