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的是,去年5月底,全省裝備制造業工業增加值、利潤等指標超過鋼鐵,成了國民經濟的“新狀元”。憂的是,兩個月后,工信部公布2015年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河北無一家制造企業入圍榜單,遺憾“缺席”。
以智能制造為主攻方向,推動制造業由大變強,對我省顯得尤為迫切。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進新一輪技術改造和‘兩化’深度融合”“推動裝備制造產業智能化”。如何追趕智能浪潮,培育發展新動能,成為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
市場主導,提升企業智能轉型實效
“手機上裝個軟件,就能讓電動汽車預約充電、遠程支付,多方便。”1月10日,省電動汽車產業協會會長、新宇宙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洪濤委員指著手機上的一款智能充電APP告訴記者。
智能化是未來電動汽車的發展方向。呂洪濤委員介紹,去年開始,公司和國內知名高校合作為電動汽車研發智能充電系統,通過手機APP,就能實現充電設施預約和智能支付。
但從全省來看,像新宇宙這樣重視智能制造、提前投入智能研發的企業還不算多。
今年兩會上,一位制造企業代表對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進行分析:46個試點示范項目來自38個行業、分布在21個省(區、市),除了廣東、江蘇等發達省份入圍項目多外,還有不少項目出自中西部省份。寶鋼示范鋼鐵熱軋智能車間、海爾試點家電智能制造……試點企業多是行業領袖,示范內容更是企業的看家本領。與之相比,我省申報的十多個企業項目卻無一入選。
這件事,折射出河北制造的短板。民建河北省委的一份提案分析認為,河北“智造”剛剛起步,缺乏龍頭企業支撐,尚未形成高端產業聚集,迫切要從要素及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
英利集團副總經理鄭小強代表深有感觸地說,制造企業依靠資源要素投入、規模擴張的粗放發展之路,已經走不通了,必須從“制造”轉向“智造”。
傳統制造企業謀求轉型智能制造,看起來很美,做起來不易。一位參會的委員介紹,他的企業僅研發智能軟件就花了20多萬元,未來應用和推廣費用還會更高,但這些投入到底能帶來多少客戶和效益卻是未知數。
應用智能技術改造提升,企業存在投入大、產出慢問題,這讓很多制造企業望而卻步。“實現智能轉型,要更多結合市場需求,攻破企業、客戶反映的痛點,解決實際問題,才能提升企業智能改造的實效。”鄭小強代表說。
建好平臺,構建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系統
定位發展高端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的廊坊龍河高新區,不走尋常路。
“我們孵化產業,重在建好平臺。”園區運營方、中國宏泰發展董事局主席王建軍代表說,園區開建時,他們就投入大量資金,建立創業投資港幫助企業融資,創建培訓學院提供創業指導,為企業搭建一體化服務平臺,提升科技創新環境,使入駐的智能制造企業快速成長。
龍河高新區的發展,印證了未來智能制造不單是技術、設備的競爭,更是產業生態系統的競爭。由此看來,構建良好的智能制造產業生態系統是我省智能制造發展的關鍵因素。
“我省提出,把‘兩化’深度融合作為戰略制高點,全面推行智能制造,提升企業全流程、產業全鏈條的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力爭到2020年建成1500個智能工廠、車間,帶動更多制造企業向智能化轉型。”列席省十二屆人大四次會議的省工信廳廳長鄒平說。
“我省應引導社會和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引領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大力發展附加值較高的研發設計、解決方案等生產性服務業。”保定市副市長閆立英委員建議,瞄準京津科研院所、大專院校和央企高科技項目的成果轉移,加快創新平臺建設。推進高端制造領域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深化產業鏈各環節信息技術應用。同時,深入推進高端制造企業信息化,大力發展信息化裝備,完善政策服務體系,強化資源傾斜,打造高端科技園區,建設生產性服務業聚集區。
呂洪濤委員建議,我省應盡快出臺智能制造企業試點示范管理辦法,設立智能制造專項資金,研究出臺財稅扶持政策,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進行智能制造試點。
“醫養結合”破解結合瓶頸 實現醫養融合
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推動醫養結合,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對此,去年就曾對醫養結合這種新型養老模式進行過調研的省政協委員、衡水市政協副主席趙汝東感覺很振奮。
有數據顯示,截至底,我省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115.7萬,占全省總人口的15.1%。其中,失能老年人所占比例不容小覷。對這些失能老人來講,離開醫療和護理,養老就無從談起。
“但長期以來,我省醫療體系和養老體系是割裂的,‘養老的不治病、治病的不養老’,患病老人不得不在醫院和養老機構之間來回奔波,費時費力費神。為獲取專業化的康復護理服務,一些老人將醫院當成‘養老院’,長期占床位,影響了優質醫療資源發揮最大效益。”趙汝東委員認為,醫養結合滿足了老年人群的特殊需求,有利于健康養老。
趙汝東委員說,推行醫養結合涉及衛生計生、民政、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等多個部門。相關部門應加強合作,協同制定相應的配套政策,建立統一完善的養老和醫療服務標準,規范醫療護理行為。政府應發揮主導作用,對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實施衛生準入、民政扶持等政策,促進養老行業護理水平的提高和老年醫療康復產業的發展。
“推行醫養結合,關鍵在社區。”省政協委員、河北愛晚紅楓集團總裁張福偉建議,建立社區“醫養聯合體”,大中型醫院出技術力量、提供醫療服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公共衛生服務,社區養老服務機構提供養老服務,共同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醫養結合服務。“這也便于實現互為轉診、分級診療及推行社區首診制度等。”
針對影響醫養結合發展的社保報銷政策壁壘,張福偉委員建議,啟動長期護理保險政策研究,推動建立健全政策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制定老年人自理能力評估辦法和經濟困難、高齡、失能等老人的補貼辦法,把護理保險和醫療保險同時納入到社會保險中去。
專業的醫療護理服務,是老年人獲得高品質晚年生活的保障。趙汝東委員建議,允許醫師在一定條件下多點執業,積極發展面向老年人專業照護人才的各類學歷和非學歷繼續教育,以滿足醫養結合服務業發展的人才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