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是指企業為了使員工獲得或改進與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增進其績效,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系統化的過程。培訓的目的不僅僅局限在基本技能開發上,更多地看成是創造智力資本的途徑,創造一個有利于企業的學習型組織。
[引導案例]:A公司08年成立,現有人員900人,產值7個億。專門生產手機配套產品。主要客戶集中于東南亞。,公司決定在維持原有市場的同時,面向國內開發新的產品。王玲是培訓主管,半年前加入A公司。她覺得自己的價值并沒有發揮出來。在A公司,培訓工作舉步維艱。不僅經費少得可憐,經理們經常以工作忙為理由不讓員工參加培訓。王玲覺得,自己無法左右經理們的想法。對于未來的工作開展,王玲感覺非常迷茫。
A公司的培訓現狀,是部分民營企業的真實寫照。時下諸多企業認識到了培訓的重要性,培訓中心、企業大學如雨后春筍般建立起來。不過,由于定位模糊,很多培訓與發展部門在企業的處境尷尬。那么,到底該如何定位培訓與發展部門?如何才能有效發揮其作用?我們先從企業培訓與發展的目的談起。
“培訓是指企業為了使員工獲得或改進與工作有關的知識、技能、態度和行為,增進其績效,更好地實現組織目標系統化的過程。培訓的目的不僅僅局限在基本技能開發上,更多地看成是創造智力資本的途徑,創造一個有利于企業的學習型組織。”(機械工業出版社,鄭小明)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企業間的競爭,主要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競爭,最后歸結到學習力的競爭。企業的學習力,就是競爭力。而企業的培訓發展部門,則肩負起提高員工素質,開發員工潛力,從而助力企業達成戰略目標的歷史使命。企業的培訓投入,對于員工而言,是福利,而對于企業而言,則是投資。培訓關系到企業和員工的共同發展。
縱觀世界先進企業,都非常重視培訓。其中,摩托羅拉“每投入一美元產生40美元的收益”被很多人所熟知。在此,筆者以其為例,對比A公司,探討培訓與發展的改進思路。(見表1)
由表1可以看出,摩托羅拉的培訓文化非常成熟。培訓部門成為培訓內容的提供商。企業培訓已經從培訓部門轉移到管理者和員工身上。他們可以根據工作需求,自主選擇課程。培訓場所也由單一的課堂延伸到工作現場,體現出很強的學習型組織特色。而A公司培訓與發展尚處于文化淡漠期,與其相比,無論從理念、系統、方式、效果等均有著不小的差距。
表1 摩托羅拉與A公司培訓與發展模式對比分析
類別 | 摩托羅拉 | A公司 | 優缺點/評價 |
組織形式 | 企業大學 | 人力資源部下設培訓主管崗位 | 企業大學可以站在更高的層面進行規劃。既滿足培訓需求,更可宣傳企業品牌。 培訓崗位設置在人力資源部,優點是可以統籌規劃,不足是不利于在企業全局展開培訓規劃 |
角色定位 | 提供及時的教育學習方案、相關的教育學習手段,幫助業務部門達到目標 | 企業培訓的組織者和執行者
| 摩托羅拉的培訓與發展直接為業務部門的目標服務 A公司培訓部門的定位側重于職能管理,與戰略脫節 |
經費投入 | 員工薪酬總額的7% | 達到法定最低標準 | A公司并未真正了解培訓投資理念 |
職責分工 | 各級管理者參與 | 培訓是培訓發展部門的事 | 各級管理者,是分管面培訓的第一人 |
培訓形式 | 多種形式并用,培訓不僅僅局限于課堂 | 講授為主,集中在課堂上 | e-learning、角色扮演、看圖培訓、自主培訓、衛星課堂等多種方式運用,即能有效控制成本,更為選擇提供方便 |
課程體系 | 系統性強;針對不同崗位,建立了分層分類的培訓課程體系 也對合作伙伴和供應商培訓 | 以新員工和技術培訓為主;以內部員工為對象 | 讓戰略伙伴參與到企業的培訓規劃,更能達成統一步驟 A 公司的培訓課程僅限于上崗所需,未能有效開發潛能 A公司的培訓與戰略和企業運營的實際結合不夠 |
培訓制度 | 健全。有最低課時要求,^^^312 313^^^小時/年/人 | 不健全。無培訓獎懲規定 | 培訓獎懲制度是培訓工作有效開展的保證 |
培訓文化 | 成熟培訓文化, 體系健全,參與度高 | 培訓文化淡漠,體系不完善,參與度差 | 培訓文化成熟與否是企業培訓發展工作開展得晴雨表 |
因此,A公司培訓與發展工作的優化,既要借鑒先進經驗,又要滿足自身個性化需求,由此,建議如下:
1、傳播培訓理念,強化培訓職能。若能設置培訓與發展部門,為優化之上策。不過,以A公司而言,難度較大。故而,建議先給決策層灌輸先進的培訓理念,逐步強化培訓職能。
2、完善管理機制,營造培訓氛圍。將培訓考核與員工升遷、獎金發放等因素結合起來。加大各種宣傳力度,營造培訓氛圍。
3、豐富培訓形式,多種手段并用。如導師制、在線課堂、光盤、OJT、主題研討、競賽、行業交流等,以小投入換取大回報。這點,對于小企業,尤為重要。
4、健全培訓系統,準確反饋需求。企業培訓的需求主要有三大來源:企業未來發展、當下工作需要、員工發展需要。由此入手,與業務部門一起分析探討,準確把握需求,建立分層分類的課程體系。
5、注重學為所用,確保成果轉化。培訓投入是否有回報,關于在于培訓成果轉化。影響成果轉化的因素有很多,方式也有多種。學為所用是最佳的方式。唯如此,培訓與發展才能真正給企業帶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