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企業經營管理理念的提升,許多企業認識到了對員工實施培訓的重要性,逐漸改變了企業“用牛但不養牛”的概念。但是,由于缺乏科學的培訓體系,不少企業培訓花費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但是到頭來發現,經培訓后的員工跳槽就走、經培訓員工素質和表現怎么沒有什么轉變,以及員工表面配合敷衍培訓的情況,仍然屢見不鮮。
很多經理人由此說:“我們搞了很多培訓,但培訓效果并不理想”,那么,都說培訓的效果好,為什么啃不到這香噴噴的果子呢。這使得很多從事企業管理、人力資源的人都陷入反思和困惑:企業的內訓,究竟應該怎樣操作?
筆者為從事市場培訓的咨詢師,從自身管理經驗來談,目前普遍的企業內部培訓,存在著六大顯而易見的認識誤區,且將此害人不淺的“六宗罪”痛陳于下:
第1宗罪:員工培訓課程目的不明確,課程大而化之,缺乏實用性、針對性。
實際工作中,許多企業都是根據當前的熱點課程,整合一點資料就開始培訓,流行培訓執行力,他也培訓執行力,流行目標管理,他也培訓目標管理,不顧企業實際。
搞內部培訓的目的是為了什么?就是提高員工的綜合素養及工作成效。員工績效的根源問題分為兩類,一是態度、一是是技巧因素。培訓課程也應有針對性的分為兩類,一是關于基礎管理及素養類的,二是關于專業技巧類的。培訓課程應該針對公司員工的普遍弱項,從這二類中,選擇、開發課程,有針對性的進行針對性培訓。
第2宗罪:培訓缺乏事先調研及溝通,單向決策、全程“填鴨式”授課現象明顯。
很多企業在培訓方面,往往是行政、人力資源一手說了算,把培訓課程匯報總經理,批準后就開始實施,雖然會和各部門經理溝通,但基本不會問基層員工的意見。
培訓管理的前端是招聘管理,后邊則緊跟著績效管理,首先應調研培訓部門、培訓員工的需求點在哪里,合理安排培訓內容與當前工作內容的促進關系,本著推進中短期工作效率、與員工的個人考核目標結合原則,征求基層員工的意見,進行有的放矢,并在培訓中根據反饋良性調整,切忌盲目上馬,僵硬培訓,效果必然難如人意。
第3宗罪:培訓內容過后就扔,缺乏管理環節的執行,僅存在于培訓材料上。
這是最常見的培訓弊病之一。培訓過的內容只存在于企業培訓講堂上,你剛培訓過工作日志管理,回頭發現還是極少人按時遞交工作日志,依舊我行我素。培訓與日常管理嚴重脫節,培訓課堂上的那頭腦發熱3分鐘,又能產生什么實際效果呢?
培訓后,培訓內容不應該只局限在課堂上,更多的通過各級管理層部門,通過會議強調、墻報文化、宣傳口號等方式,在實際工作中,反復強調、貫徹這些內容,從而使得培訓內容落地生根,真正轉化為員工的工作習慣與素養,提高整體運營質量。
第4宗罪:缺乏年度培訓體系和計劃,零打碎敲、游擊戰居多。
企業有計劃的培訓步驟,是企業的一個年度工作計劃重要組成部分。但很多企業從來無年度培訓計劃,想起什么培訓什么,今天周五,明天孫六,培訓的內容互不相干,員工被搞的不勝其煩。結合部門的中短期工作計劃任務及員工的普遍職業素養層次,總經理首先要重視員工的培訓體系,責成人力資源部門,根據年度營銷計劃及員工的培養計劃,制定系統的培訓計劃,并經過各部門審核確認通過,圍繞不同時期的不同的中心任務去組織培訓,必然事半而功倍。
第5宗罪:培訓課程實施時,聽眾被無限擴大化或縮小化
有時,企業培訓會出現搞笑的場景,比如明明是針對中層的培訓,老總卻說讓大家都聽聽吧,連工程師帶無辜的保潔員都被抓來,一屋子的人簡直是雞同鴨講。增大工作量且不說,和被管理者一起聽課,還怎么讓管理者運用學來的管理技巧?另外的一個極端現象,則是該跨部門進行的培訓,卻被人為的限制到一個部門內部,妨礙了培訓效果。
特定的培訓是針對特定員工的,不能把針對某一部門的培訓,無限擴大為所有部門,這不僅是浪費其他部門時間。同時,主講者也無法照顧不同的受眾層次,更對于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帶來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不看對象胡亂邀人來聽課,大忌也!
第6宗罪:把現場氣氛、員工的滿意度等同于培訓效果。
培訓不是搞表演藝術,但現在有些企業的培訓就在搞表演,通過做互動,現場氣氛和參與度起來了,連唱歌帶跳舞,卻沒講什么有用的內容,把培訓搞成了globrand.com蜻蜓點水的“忽悠會”。員工集體哈哈一笑,培訓完了,對培訓也很滿意,卻對于實際工作無甚裨益。
培訓應本著提高實際工作效果,學有所得的出發點,認真的進行培訓內容的傳授,而不應該把討好員工、烘托現場氣氛,作為培訓的目的,這未免本末倒置。
這“六宗罪”危害不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