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王必修王霸之道,也就是儒家與法家。秦尊法而得天下,也因重于法而失天下,因此帝王五千年獨尊王道——儒家文化。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我們是行王道還是霸道?是在制度上的獎罰分明,還是行為標準上的獎罰更有利?是鼓勵踩線行走,還是鼓勵良性發展?這一系列問題產生了許多社會現象,讓一部份企業失去了基本的道德準繩,產生了“三鹿”、“雙匯”等事件……
在目前國際一體化運作的前提下,我們怎么才可以快速融入國際發展的快車道,讓企業更穩健健康的發展才是企業常青發展的基石!與其在法制邊緣快速行走;不如行王道,在道德的前提下穩健持續發展。
一、制度管理還是行為管理?
制度都是不同發展時期,在逐漸發展的。但行為管理卻是在道德的前提下,自我要求與完善的。例如:
1、火車站買票
火車站有規定按次序排隊買票,但如果沒有工作人員監督時,就有插隊現象產生。解決方案是增加監管人員?還是提高排隊人的道德素質?如果讓所有人知道插隊是一種羞恥的行為,是否比完善制度、增加監管人員更經濟有效呢?儒家——不掃一屋何以掃天下!
2、小團隊目標與大團隊目標
國家有法律、企業有標準與制度,銷售團隊有自己的目標與規劃。但發展的前提都是在大環境、周邊環境、競爭環境下,去制定的。這才是因地制宜的目標與計劃。只有規范了小集體,大集體才可以快速穩健發展,達到“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的效果!
二、樹法治形象還是道德文化?
雷鋒是種精神,是一種行為文化,是高于法律要求界限的精神要求。企業管理中需不需要英雄?當然需要,那是企業樹立典范與標桿風向標。在企業發展的不同時期,要建立的典范與標桿是完全不同的。但一定是高于企業制度要求,又在合理的道德標準上達成的,那就是企業所要樹立的標桿人物。這樣才可以另企業員工崇高起來,讓企業更穩健健康的發展。
在工作中、生活中都可以遇到相似的例子。只要留心觀察,自然發現其中奧妙所在!企業是行王道還是霸道?那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企業在不擇手段快速發展的時候,也可以回看中國五千年的文化與商道準則,這樣我們的企業才可以與國際企業同臺起舞!
儒家文化發展幾千年下來,有“儒、釋、道、法”的最高排名,也有書生的“迂腐”評價。但我們可以從生活中很多的例子或者詞語中,了解儒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如:“學習”學后練習,才是學習,也是“學以致用”又如“三人之行必有我師”“ 溫故而知新”等都是要我們不斷學習和修正自己行為準則的經典詞句。
在兵法中有“先禮后兵” “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等語句。一切是從善出發,其中包括儒、釋、道均是指導人向善。 而法家以人性本惡出發,一切以法衡量。在大文化與大環境下,一切為善時,那法家的霸道也是修飾而已吧?讓我們自己去選擇企業文化是行王道還是霸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