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招生網和內蒙古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內蒙古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216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73394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不過每年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內蒙古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內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
1、內蒙古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2533名;
2、內蒙古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69433名;
3、內蒙古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21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3394名;
4、內蒙古高考2022年考生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6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7054名;
5、內蒙古高考2021年考生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2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3259名;
6、內蒙古高考2020年考生上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25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37910名;
二、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內蒙古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內蒙古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36 | 72533 | 省政府 |
2022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262 | 27054 | 省政府 |
2、2021年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內蒙古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20 | 69433 | 省政府 |
2021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220 | 33259 | 省政府 |
3、2020年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在內蒙古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內蒙古 | 理科 | 專科 | 216 | 73394 | 省政府 |
2020 | 內蒙古 | 文科 | 專科 | 253 | 37910 | 省政府 |
高考志愿怎么填報
采取即“沖一沖、穩一穩、保一保、墊一墊”的原則,但同時需注意把握好沖、穩、保、墊之間的梯度關系。
在平行志愿填報時,不妨將自己有希望“跳一跳”夠得著的理想院校作為志愿A,將符合自己成績水平的“對口”院校作為志愿B和C,志愿D填一所“保守”院校,志愿E則填“墊底”院校。
其中的“跳一跳”“對口”“保守”“墊底”的幾所院校就自然形成了平行志愿中的梯度順序。
這樣既可避免“高分低就”所帶來的后悔莫及,又可避免萬一沒達到“好院校”投檔分數,也有相應院校可讀,而不至于落到較低批次院校甚至落榜。當然,“沖一沖”也應當十分慎重,也要有一定的把握。
口腔醫學二本院校分數線及排行榜
學校名 | 專業名 | 2022最低分 | 2022位次 |
廣西醫科大學 | 口腔醫學 | 574 | 33080 |
寧夏醫科大學 | 口腔醫學 | 571 | 35766 |
西藏大學 | 口腔醫學 | 568 | 39000 |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口腔醫學 | 564 | 42312 |
濱州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64 | 42964 |
濰坊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60 | 47035 |
湖北醫藥學院 | 口腔醫學 | 557 | 50213 |
麗水學院 | 口腔醫學 | 556 | 52255 |
長治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54 | 53899 |
桂林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52 | 56466 |
濟寧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52 | 56470 |
長沙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52 | 57367 |
海南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51 | 58297 |
新疆醫科大學 | 口腔醫學 | 549 | 60229 |
川北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46 | 64738 |
天津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37 | 77984 |
昆明醫科大學海源學院 | 口腔醫學 | 530 | 89975 |
新疆第二醫學院 | 口腔醫學 | 528 | 93200 |
齊魯醫藥學院 | 口腔醫學 | 494 | 164646 |
山東協和學院 | 口腔醫學 | 484 | 187381 |
三、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學校介紹
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是由湖南省人民政府舉辦、湖南省教育廳直屬的國有公辦全日制普通高校,是首批“全國黨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創建單位、國家優質專科高等職業院校、國家“雙高計劃”建設單位、教育部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優秀學校、全國黃炎培職業教育優秀學校、湖南省卓越高職院校、湖南省優秀示范性(骨干)高職學院。 學校創建于1958年,前身為湖南省化學工業學校,1998年9月與湖南省資江化工學校合并,2003年4月升格為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2010年1月與湖南化工機械學校(湖南工業高級技工學校)合并。近年來,學校先后榮獲全國石油和化學工業先進集體、省文明高校、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省教育科研工作先進單位,連續五次獲省就業創業工作“一把手工程”優秀單位,省教育信息化試點學校,省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示范學校,省大學生就業創業優秀示范校,省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示范基地,省依法治校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 學校新校區占地面積573畝,建筑面積26萬多平方米。設有化學工程學院、制藥與生物工程學院、機電工程學院、自動化與信息工程學院、商學院、基礎課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部、技工部等8個教學單位,設置化工類、制藥類、機械類、自動化類、信息類及經濟類六個專業大類,開設37個高職專業(含方向)。現有在校學生近15000人,在職教職工近600人,其中專任教師近400人,正高職稱34人、副高職稱200余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216人,有全國石化行業優秀教學團隊和省級教學團隊6個,省級學科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和行業教學名師11人,國家級技能競賽裁判12人,全國行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35人。近三年來,學校榮獲國家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擁有*高水平建設專業群1個、國家骨干專業5個、教育部現代學徒制試點專業1個、國家生產性實訓基地1個、國家“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1個、國家虛擬仿真實訓中心1個、國家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1個、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教師在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獲一等獎3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學生在技能競賽中榮獲國家級一等獎10項、二等獎9項、三等獎22項,均位居全省前列。自2015年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以來四次榮獲一等獎,其中2016年獲得最高榮譽——高教社杯,為湖南省贏得首杯。 學校是湖南省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湖南省企業人才培訓示范基地、湖南化工職教集團牽頭單位。學校與湖南省科技廳、株洲市科技局共建了湖南省石化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服務平臺,與湖南省教育廳共建了省職業教育大數據研究中心。近三年來,學校主持完成國家級、省部級課題16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重點課題2項。學院面向企業開展各類培訓2.5萬余人次,與企業合作開展技術研發、產品開發68項。 學校堅持“根植化工、合作育人、創新驅動、鑄造品牌”辦學理念,秉承“厚德、勵志、篤學、精藝”的校訓,形成了“和諧、奮發、唯實、創新”的校風,確定了內涵式、開放型和特色化發展道路,形成了準確的辦學定位。建校62年來,學校累計為社會輸送了10萬余名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為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面向未來,學校將致力于建設國內一流、國際有影響的開放、和諧、美麗、幸福新化院。 (數據截止于2020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