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大連科技學院大一新生開學報名時間安排
在浪漫之都濱城大連,在鐘靈毓秀、風光旖旎的月亮灣畔,鑲嵌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大連科技學院。
學校成立于2002年7月,時為大連交通大學信息工程學院。2011年4月,經教育部批準轉設為獨立設置的省屬普通本科高等學校。校址位于遼東半島最南端的大連旅順經濟開發區大學城內。校區位于國家自然保護區老鐵山北麓延伸帶之上,環視渤黃兩海,駐足世界和平公園之東,毗鄰沈海高速公路與煙大火車輪渡交匯之地。
學校占地面積36.6萬?,已有校舍建筑面積24.4萬?,現有教學行政用房面積約14.68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6513.6萬元,館藏圖書78萬冊,建有各類實驗室58個,校內實訓中心2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54個。專任教師551人,其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者占37%。
優越的地理環境、良好的辦學條件、先進完備的教學設施,為來自全國各省(市、區)的12000余名學生提供了優良的學習和生活條件。建有主干千兆、百兆到桌面,3500多個信息點覆蓋全部教室、實驗室、辦公室和學生宿舍的校園網。學校下設機械工程學院、交通運輸學院、電氣工程學院、信息科學學院、管理工程學院、財經學院、外國語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國際合作與交流學院、繼續教育學院、軟件技術學院共11個二級學院,及思想政治理論教學部、基礎部、體育部3個教學部,設置有29個本科專業,8個高職(專科)專業,涉及工、管、文、法、藝等五大學科門類。
學校擁有一支以特聘教授為旗幟、以有較強學術影響力的學科帶頭人為中堅,以中青年學術骨干為主體的教師隊伍。學校實行開放的辦學模式,目前已與國內外十幾所著名院校建立了長期的校際合作關系。
,我校在參加遼寧省教育廳主辦的創新創業競賽中,機械設計競賽獲二等獎三項、優秀獎六項,在民辦及獨立院校中排名第二;計算機設計競賽獲二等獎一項、三等獎六項;結構設計競賽獲二等獎一項、優秀獎一項;電子設計競賽獲一等獎一項、二等獎兩項、三等獎五項;“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獲銀獎一項、銅獎一項、優秀組織獎三項;網絡商務創新應用大賽獲三等獎三項;數學建模大賽獲得一等獎一項,三等獎一項。各大項目排名在民辦及獨立院校中均名列前茅。在全國大學生交通科技大賽中獲國家三等獎一項、省三等獎一項;“創青春”遼寧省大學生創業大賽獲銅獎五項;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一等獎2人,二等獎6人,三等獎11人。
,學校順應高等教育發展趨勢,抓住改革機遇,獲批成為遼寧省轉型發展試點高校。基于“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定位,建立了省級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教育基地、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與海通安恒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了大數據人才培養基地。2017年學校成立了海通安恒學院,公司正在為學校制定關于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物資管理和數據分析等方面的SAP信息化項目,為學校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探索出全新的道路。
2017年,學校召開了“遼寧軌道交通運輸校企聯盟”第一屆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并舉行了“聯盟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成立了鐵道交通運輸專家委員會和地鐵交通運輸專家委員會,通過了大連地鐵職工培訓和考核網上建設平臺課題組立項。投資近3000萬元的“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實訓基地”已經落成,已為沈陽鐵路局大連電務段職工培訓4期300余人;已有在校生(5大專業)700余名學生在此進行了實習實訓。由我校教師負責研發的“大連地鐵職工培訓和考核網上建設平臺”,應用于大連地鐵信息化、數字化職工培訓和考核系統的編程工作已全面啟動。校企聯盟的成立為提高培養應用型人才質量,實現學校轉型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