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氣象 新作為
府君山下,晚霞退盡,正在建設中的占地500畝的浙江省義烏市教育小鎮雛形可見。
這個項目是義烏歷史上的頭一次,也是本屆市委、市政府的重點項目。正如義烏市委書記盛秋平設想的,小鎮將引進國內外知名學校和科研機構,興建一個能為義烏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的“教育高地”。
作為首個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國際貿易綜合改革試點市,近幾年來,義烏落實“優先發展教育事業”的理念,優先配置教育資源,優化地方教育格局。
“教育項目要優先落地”,這在義烏不是一句空話。建于1965年的稠城第三小學地處鬧市區,占地12畝的校舍卻容納了1900多名學生。學校沒有標準的運動場,沒有體藝場館,沒有餐廳,就連教師用餐也是擠在一個簡易雨棚下面。
“義烏市區里怎么還有這么破舊的學校?”現場視察的市長林毅當即拍板,學校必須重新規劃,周邊拆遷工作盡快落地。他把任務落實給分管副市長和土管、拆遷等部門,還給了在場的校長一塊“壓艙石”:“每月向我匯報進展,有問題市政府協調,教育項目要優先落地。”
目前,稠城三小的改擴建項目進展順利,總投資4.2億元,校園面積從15畝擴建到43畝,還按現代化學校標準建設,專門配置了雨水收集系統。
從去年10月起,義烏市專門建立由教育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參加的定期研究教育工作例會制度,至今已召開教育專題會6次。市政府對各個難點、重點問題作出回應,有的當場提出解決思路、落實承辦部門、明確要求;有的由市政府將教育專題會交辦的工作,條目式、項目化,分解落實到相關部門。
例會制度給教育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干貨:創建大學生實習基地、激活公辦教師進出管理機制、加大教育信息化經費投入……記者從會議紀要中看到,6次會議共交辦了60多項工作,力度非常大。為了將工作實實在在落地,義烏市專門創建了教育工作微信群,提出24小時“碎片化”辦公,快捷、高效處置困難問題。
在市委、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義烏教育取得了長足發展。“陽光人事”、教師雇員制變革在浙江省率先啟動,教育行政執法經驗在全國推廣,成功創建浙江教育基本現代化市。,全市教育固定資產投資6億多元,2017年計劃固定資產投資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