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7日電(記者賀迎春)今天上午,2017年高考結束了語文科的考試。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題是“有位作家說,人要讀三本大書:一本是‘有字之書’,一本是‘無字之書’,一本是‘心靈之書’。對此你有什么思考?寫一篇文章,對作家的看法加以評說!
據記者了解,“人要讀三本大書”,來自山東省教育廳巡視員張志勇幾年前在山東省實驗中學讀書節上的一個演講,演講的題目是《人生必讀的三本大書》。
原文如下:
張志勇:人生必讀的三本大書(節選)
一
人生要讀好的第一本大書是無字之書。
無字之書,就是生活本身這本大書。誰讀好生活這本大書,誰就會變得日益聰明智慧起來。今天,我們的高中生朋友,不能說讀書不多,不能說讀書時間不長,但是,我們讀的書,其結構本身有大問題,最大的問題就是生活實踐這本大書用的時間太少,用的心思不夠。
生活之書讀得少有什么危害?最大的危害就是腦子越來越不靈敏,越來越麻木,越來越呆,越來越笨。人的大腦發育,人的大腦運動,是離不開生活之樹的潤澤和養護的。這里,生活實踐既能滿足大腦運動的有氧需求,也能提供更加豐富的大腦發育和運動的刺激。同時,生活實踐之于大腦運動的結果,最終體現為大腦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體驗、認知,這些又都轉化為大腦的靈性。因此,在生活實踐面前,在生活實踐的挑戰之中,腦子會越用越靈,越用越聰明。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讀好無字之書,就是讓大腦作有氧運動。因為生活這本無字之書,常常使大腦需要運用新的問題解決模式才能應對,這對大腦思維活動是具有極大的挑戰性的。
讀好無字之書,讓人生更加聰明智慧。
二
人生要讀好的第二本大書是有字之書。
有字之書,就是人類用文字記載下來的人類社會古今中外的經典知識。
今天的人類,為什么能夠做到思接千載、視通萬里?不能不感謝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文字,如果沒有文字,僅僅通過口耳相傳,很難想象我們今天人類文明會發展到如此繁榮的程度。
今天,我們的高中生讀書不少,但我們讀的書通常教科書、考試書、作業書多了些,除生活之書少了些之外,人類經典書也太少了。同學們!我知道,你們的父母、你們自己都想考個好大學,這是一件天經地義的好事、人生大事!沒有什么人能否定它的正義性。但是,只讀好上面的書,并不能為你們打開通向理想大學的光明大道,因為無論是為今天的高考做準備,還是為明天的就業謀生做準備,僅有死的書本知識,都是遠遠不夠的。無論是人文精神的塑造,還是綜合素養的培育,都離不開人類的經典知識。
我贊同你們學校把培養你們的領袖氣質作為培養目標之一,因為你們都是非常有潛質的優秀高中生?墒裁词穷I袖氣質?領袖氣質至少要有獨特的思想。而經典,就是人類為后人用知識壘就的思想大廈的階梯。所謂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要是攀登著一級又一級階梯,拾級而上,才能達到人類思想的頂峰,才能超越,才能有所新的成就。
我們今天都說,一個國家,不僅要有硬實力,也要有軟實力。什么是軟實力?大家是不是知道,《大學》中講過這樣的話:“此所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在這里,我們的老祖宗,把所謂“軟實力”講得多么透徹!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講正義,有正義,這個國家就是不可戰勝的。
今天都講,細節決定成敗。似乎這些思想是西方企業文化的獨創。其實,《道德經》第63章有這樣的話:“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還有,我們常說一個人要樸實無華。我們看不起那些口中常常充滿花言巧語,而實際生活中行為卑鄙的小人。同樣,在《道德經》第81章中有這樣的話:“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它告訴我們,花言巧語常常是不能讓人相信的。
如果我們學會了、學懂了老祖宗的這些經典,它們就會融入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就會成為我們人生的寶貴財富,就會成為我們的人生智慧。
讀好有字之書,讓人生更加豐滿充盈。
三
人生要讀好的第三本大書就是心靈之書。
讀好心靈之書,就是每個人要讀懂自己,讀好自己。俗話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里講的,就是人能讀懂自己。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一個人要知道自己多粗多長。很遺憾,現實生活中,確有不少人真的不知道自己多粗多長。
如何才能讓每個人都能讀懂自己,知道自己到底有多粗有多長?這就是學校教育承擔的一個重要任務,讓每位同學學會自我反思。
我們的老祖宗歷來強調一個人要“內省”。用孔子的話說,就是要“反求諸已”,用曾子的話說,就是“吾日三省吾身”。可是,我們今天的高中生似乎天天忙得不可開交,忙得沒有心情、沒有時間停下來腳步,看看自己走過的路,看看自己留下的腳印……這樣的人生,怎么能過得有效率?一個人,要有思有行,才能走得遠,才能走得好!
讀好心靈之書,讓人生更加從容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