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兩會對教師職稱改革的提案,2017年兩會教師職稱改革話題
三月的北京,春枝展新芽,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如期而至。今年的兩會,仍然誠意滿滿,教育熱點話題一個不落,《兩會教育好聲音》將收集代表委員對教育改革發展的建言,這些“聲音”從基礎教育到大學生創業,從兒童保護到教師福利,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代表委員談不到的。還不快打開“好聲音”!
讓教師成為獨立公務員,將取得教師資格證書并獲得教師職位的公立中小學教師的身份確認為教育公務員,享有與公職身份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從法律上保證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與公務員一致。
今年的兩會,仍然誠意滿滿,教育熱點話題一個不落,《兩會教育好聲音》將收集代表委員對教育改革發展的建言,這些“聲音”從基礎教育到大學生創業,從兒童保護到教師福利,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代表委員談不到的。
??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
【網言】明確教師“公務性”和“專業型”的雙重身份,讓教師投入無后顧之憂。@“紅黃藍”
中央應研究出臺相關政策,在西部特困地區和少數民族聚集的貧困縣設立“政府獎勵基金”,對長期超額無償“代班”的教師給予獎勵和補助,同時獎勵縣級優秀教師、特殊貢獻教師及學校,穩定學校師資隊伍。
??全國人大代表藍春桃
【網言】最有價值的知識,應得到最好的鼓勵。@“關賀夫”
抓緊解決校外輔導市場的亂象,打擊未注冊、未申報的不具備辦學條件的補習班;教育管理部門結合實際組建正規、合格的培訓機構;增設校內特長班、興趣班,滿足校內學生需求;加強對家長的培訓和引導,破除跟風、攀比、分數為王的教育觀念誤區。
??全國政協委員馬敏
【網言】治理應堵也應疏,要全面出擊,標本兼治。@“安木桑-”
讓非營利性的民辦學校教師享有與公辦教師平等法律地位,政府應給予申請非營利性的民辦學校退休教師相應補貼支持,保證非營利性的民辦學校教師退休與公辦教師退休享有同等待遇。
??全國政協委員張杰庭
【網言】知識不分貧賤。民辦教育是保障教育資源公平的一個出口,應得到相應的關注。@“云中有個大包子”
保障學前教育公益性需要政府加大投入,應像義務教育學校一樣,強化城鎮居民區幼兒園配套建設。加強對公辦幼兒園的保障,包括公辦教師的配備、辦園條件的改善;督促民辦幼兒園建立和完善教師工資保障機制和社保機制。
??全國人大代表張志勇
【網言】物質基礎是力量,是發展的根基。政府的財政傾斜是保障學前教育發展的基礎。@“RUN吖越”
特殊教育平均師生比不應低于1:2.5,為特教教師建立專門職稱評聘體系;提高特殊教育教師津貼水平;加強職前培養和職后培訓;在高等特教師范院校增設特殊教育系。
??全國政協委員馬德秀
【網言】教育不應有死角,越是少數,越應重視。@“相顧相言”
在錄取環節上給高校更多的自主招生權,取消錄取批次,改為按專業投檔錄取,更能為學生提供升學、就業優勢。
??全國政協委員顧也力
【網言】改變“一考定終身”,也應對學生的評價體系改革。@“子非魚”
2017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華中師范大學教授周洪宇向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一份題為《關于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的建議》,再次建議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保障教師待遇。
事實上,這并不是周洪宇代表第一次針對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問題向兩會提建議。2008年全國兩會上,他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提交了《關于建立國家教育公務員制度的建議》。2010年3月,又向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再次闡述了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對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重大意義。
周洪宇代表這股執著勁頭,源自他對中小學教師社會地位、職業地位和經濟待遇不高,中小學教師職業缺乏吸引力,不同地區、不同學校之間師資力量水平懸殊較大等狀況的真實掌握。如何把最優秀的人才吸引到中小學教師隊伍中來,培養基礎教育方面的教育家,減少優秀教師流失,是他近年來最為關切,并想呼吁盡快解決的問題。
在周洪宇代表看來,教師是一支從事教育教學工作、需要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重要專業力量,具有其突出的“專業性”,同時公立中小學教師又承擔著將國家意識形態傳授和灌輸給青少年學生的重任,具有明顯的“公務性”。因此,從公立中小學教師“專業性”與“公務性”兼具的這一性質和特點出發,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是有利于我國教育制度尤其是教育人事制度合理科學的頂層設計。而且,當中小學教師的工資待遇有了保證且有大幅度的提高后,吸引更多的學生報考師范院校,留住更多的優秀教師就不再是難事。這也有利于從整體上提高中小學教師隊伍的素質。
思路決定出路,思路不對,努力白廢。我們決不反對提高教師待遇,應該讓教師待遇更好一點,周洪宇代表的心意可以理解。問題是,究竟怎樣提高教師待遇?顯然,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恐怕難以行得通。相反,結合國情實際,積極探索和建立教師特殊工薪制度,則會有較大的操作空間。
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有官本位思維之嫌。按理說,公務員的職業本質是為人民服務,與其他職業相比,沒有貴賤之分,也不應有什么特權,尤其是隨著相關制度機制日臻成熟完善,其權力更加有限。其實,通過加冕官銜來保證教師生活待遇,這與中國官場的第一定律“地方越窮人們越想做官”如出一轍。在一些人眼里,唯有官職才意味著政治待遇、社會名聲、經濟收益、工薪多少、住房大小、專車檔次,等等,因而官本位思維仍大有市場,也造就了大批“官迷”。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建立獨立的教育公務員制度,難免讓人聯想到這是一切以官為本、以官為貴、以官為尊的價值觀的反映,是官本位意識在作祟。令人十分擔憂的是,這種以官為貴為尊、以官階獲取價值和目標的思維方式,一旦闖入教育領域的改革實踐,勢必會引發教師對官位和權力的狂熱崇拜和追求,而無心當教育專家。
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不利于政事分離。我國傳統公共事業管理的特點就是企事一體化,黨政不分、政事不分、政企不分、企事不分,從而造成了公共事業機構行政化的管理模式。深化事業單位管理體制改革,合理劃分事業單位職能和明確政府職責是重要前提,我國政府一直在為此而做不懈努力。說到底,學校是公益服務類事業單位,盡管教師不只是簡單的教書匠,還要教授學生為人處事養成良好品德,但這都屬于傳道授業解惑的職業范疇,“誨人不倦”自古就是教師的天職,另予行政職務是畫蛇添足。同時,精兵簡政、做好減法,已成為公務員隊伍管理的總體趨勢,“擴編”希望很渺茫。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截至2015年,全國各級各類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539萬人。其中,學前教育205萬人、義務教育階段918萬人、高中階段(含中等職業教育)254萬人、高等教育(含高等職業教育)157萬人、特殊教育5萬人。顯然,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政事不分、臃腫龐雜現象勢必要卷土重來。
與去行政化的改革步伐相背離。由于行政級別的存在,學校與政府之間的從屬關系,限制了學校獨立行使自主權的空間,而且把校長當作行政和黨務領導管理,不能體現學校的特點和要求。用行政管理方式和規則“管學”,也會讓學校充斥衙門作風。學校去行政化勢在必行。事實上,這項改革中小學校早于高校。早在本世紀初,山東濰坊就開始取消中小學校長行政級別的改革,后來一些中小學在建設現代學校制度過程中也在積極嘗試。目前,這項改革正在深入推進,不可能停下來,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的可能性就更不大了。且不說教師與公務員的工作性質不同,相關待遇難以混同,僅在公立中小學教師享受公務員待遇其他教師怎么辦、如何剝離行政職級待遇和專業職稱待遇“一肩挑”等連瑣問題上,就是一件令人很頭痛的事。將教師納入公務員體系,勢必會加劇政事不分,讓相關改革開倒車。
穩定教師隊伍,出路在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和津貼補貼制度,完善艱苦邊遠地區津貼增長機制。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用制度機制保障工資福利,讓教師待遇好一點,是教育事業之幸。積極創造拴心留人的環境,單純用官銜魅力是靠不住的,必須破除官本位思維,積極探索和建立教師特殊工薪制度,要用真摯的感情留人,用適當的待遇留人,用安全的環境留人,用成長的氛圍留人,用成就的分享留人,用發展的事業留人,努力營造出鼓勵人才干事業、支持人才干成事業、幫助人才干好事業的良好環境。誠所謂“栽好梧桐樹,自有鳳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