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云南大學副校長的一篇論文在著名期刊Cell Reports《細胞報告》發表兩個多月后,因部分數據捏造而被撤銷”的消息引起關注。9日,云南大學回應新華社記者稱,通過第三方專家組的介入調查,撤稿事件屬實,第一作者承認篡改了圖片,該名副校長在發現錯誤后“決定主動撤稿”。
7日,自媒體“今日科學”發出《云南大學副校長論文因捏造數據被撤銷》一文,該文稱,“來自云南大學的一篇論文在著名期刊Cell Reports發表近三個月后,因部分數據捏造而被撤銷。撤銷聲明表示,論文中圖一表示細菌豐富度的數據是被捏造的。所有作者同意撤銷該論文。”該文發出后被多家網站轉載,引起網友對“學術造假”的討論。
8日,云南大學邀請校外有關專家組成獨立調查組,對論文撤稿事件進行了調查。論文的題目是《腸道定植細菌通過產生一氧化氮促進線蟲天然免疫》。專家組在查詢了相關中英文原始資料,質詢了相關當事人后,于9日公布了最終調查結果。
調查結果認為,“論文于2月16日發表,3月1日經德國同行Hinrich Schlunburg教授提出疑問,認為該論文附表1的原始數據與圖1不符,本文通訊作者經過認真核對發現,圖1確實存在錯誤,在找該論文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肖某核對后,肖某承認在沒有告知其他作者的情況下篡改了圖1的芽孢桿菌的豐度。本文通訊作者認為這是一個嚴重的學術問題,對肖某進行了嚴肅的批評教育,并于3月2日決定主動撤稿。3月3日正式發信給編輯部提出撤稿申請。經與編輯部多次聯系,3月24日編輯部同意撤稿并于5月3日發布撤稿聲明。”
記者電話采訪了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云南大學副校長張克勤,張克勤告訴記者,自己是當事人,不便對整個事情發表看法,但他也表示,“調查組的工作很細,我相信他們會實事求是給出一個權威結論。”記者了解到,張克勤已向云南大學寫出了書面檢查。
記者采訪了相關業內人士,對“通訊作者”與“第一作者”的概念進行了解讀。“通訊作者”是一篇論文的總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論文的書寫和把關,負責與編輯部的一切通信聯系和接受讀者的咨詢,并對文章的可靠性負責。“第一作者”是論文工作中貢獻最大的研究人員,是第一線操作的實施者和原始數據的收集和處理人,對研究結果和數據的真實性負首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