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村委會委員的身份,來自阿壩州九寨溝縣漳扎鎮龍康村的全國人大代表林紅還有一個“頭銜”——藏區法治宣傳員。“我們發展旅游,就要給村民講清楚依法做生意的道理,比如發生經濟糾紛要通過法律方式解決。”林紅說。
不僅是在龍康村,在四川藏區的大小村寨,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正在形成,法治種子已在高原落地生根。
運用法治思維解決矛盾隱患
“318國道上的貨車多,以前當地有些貨車掛民族飾品而不掛車牌,通過依法治理,現在這些貨車都上牌了,這就是進步。”提到依法治理帶給四川藏區的變化,全國人大代表、甘孜州九龍縣煙袋鄉毛菇廠村黨支部書記張國富講了這個細節。
前些年,甘孜州約有2萬多輛大貨車不掛車牌,給道路交通安全和車輛管控帶來很大隱患。在推進依法治省進程中,法治思維帶來管理理念的變化,通過開展依法專項整治,逐漸解決了貨車不上牌的問題。全國人大代表、甘孜州州長益西達瓦介紹,近年來,甘孜州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依法治藏系列決策部署,緊扣法治領域最突出的問題,深入開展依法治州,讓法律成為藏區群眾辦理事情、解決糾紛時共同的行為準則和依據。
“我們的普法宣傳都務求實效、接地氣,形式有很多創新。”益西達瓦說,有的普法宣講隊把法律知識編成漢藏雙語的“脫口秀”,深入藏寨牧場一線演出,受到廣大農牧民歡迎;有的法院在牧民聚居的地方建立流動法庭,讓旁聽的牧民看到現代司法在解決矛盾糾紛中的公開公平公正,鮮活的普法讓大家認識到法律的作用;有的地方把民間人士、高僧大德、家族長者聘為人民調解員,開展法治培訓,使他們的調解建立在法治的底線之上。
去年,我省藏區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法治宣傳教育和法律服務4380余場,強化了廣大黨員干部和各族群眾的法治意識。
用好立法利器著眼長效機制
“依法治藏,社會協同機制建設是我省藏區的一大亮點。”全國政協委員、國浩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施杰是我省“同心律師服務團”得榮分團的成員。在幫扶工作中,他和團員一道為當地法律人才培養獻計出力,為當地培養出第一個執業律師,這讓他很有成就感。
施杰說,要實現最大限度激發社會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諧因素、最大限度減少不和諧因素,一個重要做法是引入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化解社會矛盾。近年來,我省在藏區積極探索社會協同,發揮各類社會組織的作用,組織社會力量參與社會管理,收到了成效也形成了經驗,在“十三五”時期要繼續鞏固提升。
“以前,很多年輕人到了十六七歲就出去打工了,而現在,絕大部分這個年齡的人都還在讀書,這是個很可喜的變化。”來自阿壩州的全國政協委員王福耀說,年輕人文化素質的提升,更有利于他們法治觀念的養成。這也是推動我省藏區法治建設邁上快車道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先導性和基礎性工作。
2013年,王福耀在全國兩會上提出建議在民族地區實施十五年義務教育的相關提案。教育部在回復中表示,“國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先行先試,探索實行一定年限或面向困難群眾的免費學前教育。”
當年4月,《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教育條例》經省人大常委會批準通過。該州從當年秋季學期起,對在園幼兒(含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減免學前教育保育費、補助午餐費,對在校高中生減免普通高中學費和教材費。
用好立法利器,去年,阿壩州報批實施自治法規3件,完成三審2件,啟動制定自治法規1件,充分發揮了人大立法對推進依法治州的引領和推動作用。如為滿足新形勢下宗教事務管理工作需要,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州人大常委會對《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宗教事務條例(修正案)(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提出了具體修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