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了工業革命、明治維新等,凸顯對人類文明的多角度反思
■考生反映
選擇題文言文多 考生苦笑“又考了語文”
“選擇題咋那么多文言文,壓根看不懂。”在南京29中考場,一位考生苦笑著表示,歷史試卷大玩“古風”,不僅是在考歷史,真是順帶把古文也一并考了。不過也有考生坦言,如果能夠讀懂考題中的文言文表述,試卷其實并不算難。據悉,今年的歷史大題考察的全是課本中的重點,如甲午海戰、中國古代政治文化和羅馬的對比、工業革命、明治維新等。
■名師點評
選擇題有難度 論證題變 “溫和”
特邀名師:王生(江蘇省人民教育家培養對象,江蘇省歷史特級教師,教授級高級教師)
“文明就是停下來想一想”,今年的歷史卷充分彰顯了深刻反思人類文明這一時代主題,構思精巧,設計新穎,立意深遠。第21題,以公元4世紀古羅馬和中華帝國在各自分裂后的不同歷史走向為切入點,讓考生認識到,中華帝國之所以能夠不斷綿延與新生,其活力源頭之一就是儒家文化的內在聚斂力,文化傳承是延續政治文明的重要保障。
第22題,通過敘述甲午中日戰爭對人們心理和精神上的無情摧殘,讓考生反觀近代日本的政治文明,這是日本帝國主義侵略戰爭對人性尊嚴的泯滅和踐踏,同時,也要從更深的層面上反思中國的傳統文明,應主動汲取時代元素,與時俱進。
第23題,直指“大機器生產的非人性”,本題的隱喻是,工業文明的發展既解放了人力、釋放著人的個性和創造力,同時也將人淪為了機器的附庸,扼殺著人性,文明的核心是人性的解放和進步,工業文明的發展需要更加關照人性的解放。
選修模塊中的“明治維新”一題,所要宣揚的是文明之間的相互借鑒與融合,要擁有吸納外來文明的智慧和勇氣,惟其如此,才能促進社會的“文明開化”。這些題目以歷史事件為情境素材,巧妙地滲透著對人類文明的多元化反思。
考生反映選擇題難度較高,有幾道題目的答案拿捏不準。主要是因為這些題目無法在教材上“點對點”地找到答案,而是需要充分發掘材料信息和深入理解所學知識才能做出正確的選擇。這是一種正確的命題導向。另外,論證題這只“攔路虎”,今年變得“溫和”多了,學生普遍感覺有話可說。該題的答案也徹底開放,有5種觀點可供學生自由選擇,再附上4點相應的論據,符合論證要求,即可得到滿分,估計此題的均分會達到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