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籍制度改革作為社會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涉及億萬農業轉移人口切身利益的一項重大舉措,關系到“四化”同步發展,對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重要意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7吉林戶籍制度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歡迎大家閱讀!
全面推行戶籍制度改革,對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百姓安居樂業都將產生重大推動作用。此項改革實施以來,我省城鎮人口總量較增加了67.4萬人,其中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9.5萬人,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9.8%,較提高了3.1%,戶籍制度改革正在給普通群眾的生活帶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城鎮落戶門檻全面降低
2015年1月,省政府出臺《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全省各地按照文件精神,綜合考慮不同城市承載能力,以城區人口規模為劃分標準,分類制定戶口遷移政策,合理確定大城市落戶條件、有序放開中等城市落戶限制、全面放開小城市和建制鎮落戶限制,最大限度簡化落戶手續。
1,在城區人口低于50萬的遼源、通化、白城、延吉、松原市和建制鎮,只需提供房產證、購房合同、租房合同其中一種就可以申請當地戶口。
2,在城區人口介于50萬至100萬之間的四平市和白山市,只要提供房產所有權證明(含租房證明)、勞動合同(或單位錄用證明)、一年以上社保繳費證明,就可以申請本地戶口。
3,在城區人口100萬至500萬的長春市和吉林市,只要提供房產所有權證明(含租房證明)、勞動合同(或單位錄用證明)、兩年以上社保繳費證明,就可以申請本地戶口。
4,大中專院校畢業生、各類技術技能人才以及留學歸國人員等特殊人群不受居住、繳納社保年限限制,憑單位錄用手續、畢業證或技術技能證書即可辦理落戶。
通化輝南的農民老王,在通化市打零工,因為條件所限,一直租房住,原來因為沒有房屋,又沒有繳納社保,不能在城市落戶,2015年戶改后,老王拿著租房合同到派出所就把戶口落在了城市里,并且把自己的兒子、孫子的戶口都遷了過來,小孫子也可以在城里上學了。
外來人口能夠享有更多的基本公共服務
2017年2月省政府出臺《吉林省居住證管理辦法》,使居住證持有人能夠享有教育、醫療、法律援助等6項基本公共服務以及辦理出入境證件、申領機動車駕駛證、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等9項便利。全省68個公安戶政大廳、711個城區派出所全部開通居住證受理業務,符合在城鎮居住滿半年的外來人口,只需提供居住、就業、就讀證明就可以申請辦理居住證。省公安廳在吉林“互聯網+公安”綜合服務平臺開通了網上辦理居住證功能,群眾只需通過平臺上傳相關證明材料即可申請辦理居住證,真正實現了群眾足不出戶網上辦事。據初步統計,僅2017年一年全省就有26萬外來人口通過辦理居住證享受到了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子女就學、辦理出入境證件、異地辦理身份證等便利。
27歲的陳妍來到四平市公安局鐵西區公安分局英雄派出所,陳妍老家在江西省,7歲的時候隨父母來到四平市,去年9月,陳妍的女兒要上小學,需要辦理居住證明,到派出所后,戶籍民警為陳妍和她的女兒辦理了居住證,孩子持居住證就可以順利在四平上學。陳妍說:“在這里生活了20年,今天更加讓我感到有家的感覺了。”解決無戶口人員戶口問題
2017年4月,省政府出臺《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實施意見》,對事實收養、政策外生育等8類無戶口人員補錄戶口做出了具體規定。比如,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導致的無戶口人員,憑《出生醫學證明》即可申請辦理補錄戶口;未辦理收養手續的事實收養人員,憑民政部門發放的《收養登記證》即可申請補錄戶口;刑滿釋放未落戶的無戶口人員,憑法院作出的判決、裁定、決定書及注銷戶口記錄即可申請辦理補錄戶口。截至目前,全省已累計為6742名無戶口人員補辦戶口登記,使1176名政策外生育和非婚生育兒童順利辦理了入學、入托手續。小周由于先天殘疾被父母遺棄后一直在福利院生活,由于沒有戶口小周一直無法辦理低保和殘疾證,省里出臺無戶口人員落戶意見后,小周在公安機關的幫助下補錄了戶口并順利辦理了殘疾人低保,生活得到了保障。
遷移戶口網上辦理方便快捷
在全國范圍內率先推出省內網上遷移戶口舉措,吉林省居民遷移戶口的,只需持相關材料到遷入地公安派出所提出落戶申請并經區縣級公安機關審批同意即可辦理落戶,無需要再到遷出地公安機關辦理遷移證,真正實現了戶口遷移“一站式”辦理,極大減輕了群眾辦事負擔。該項政策實施以來,年均為省內群眾辦理戶口遷移67萬人次,累計為群眾節約辦事費用3000余萬元。在長春、吉林等多地生活過的李先生對網上遷移戶口帶來的便利感觸頗深。過去遷一次戶口要在遷入地、遷出地之間往返多次,省內戶口遷移實行網上辦理后,只需要到遷入地公安機關提交申請材料,就可以直接遷移戶口。
異地辦理居民身份證,不讓群眾再往返奔波
2017年1月,在省內部署開展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工作。2017年2月,實現與北京、遼寧、廣東等30個省(區、市)跨省居民身份證異地受理。在非戶籍地居住、工作、學習的居民,只要持居住證、駕駛證、學生證等任意一種身份證明,即可在實際居住地申請換領、補領二代居民身份證。截至目前,已累計制發異地居民身份證5.4萬張,幫助群眾節約往返辦事費用1000余萬元。比如,在長春某大學就讀的北京籍學生小劉居民身份證丟失,過去向他這種情況只有回到北京才能補辦居民身份證,異地辦理身份證業務開通后他只要持本人學生證到學校所在地派出所就可以申請補辦居民身份證。
取消農業、非農業戶口性質區分,城鄉身份“歧視”成為歷史
2015年5月起,全省居民戶口簿不再體現“農業”、“非農業”字樣,統一登記為居民家庭戶口或居民集體戶口,消除戶口性質上的“歧視”,讓群眾辦事更舒心。松原市前郭縣農民王亮聽說取消了戶口性質區分后,特意到派出所新打印了一本戶口簿,王亮看著戶口簿上的“家庭戶”說:“這么多年我一直是農村人,一直覺得和城里人相比自己矮了一截,但現在不同了,國家重視農民了,農村人、城里人的區分也沒有了,雖然我的戶口還是在農村,我還是務農的農民,但是我的心里更舒服了”。
下一步,將以貫徹落實省公安廳、省農委、省住建廳等7個部門聯合下發的《關于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分類進城落戶的意見》要求為主線,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戶口遷移政策,分類完善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配套改革措施,努力做到既有針對性,又有操作性,確保農業轉移人口實實在在地享受到改革釋放的紅利。
一是進一步調整和完善戶口遷移政策,分類細化農民工落戶、農村籍學生落戶、投靠落戶等8類人群落戶條件以及辦理落戶的程序、手續,老百姓只要“按圖索驥”就能快速、方便的辦理落戶手續。
二是積極協調相關部門進一步明確農民進城落戶后土地、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待遇轉移接續政策,讓農民更加直觀的了解戶口怎樣遷移、手續如何辦理,讓他們能夠真正權衡進城落戶的得失,算一筆“明白賬”。
三是進一步拓展居住證持有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務和便利的范圍,提升保障能力和水平,進一步增強居住證“含金量”,使外來人口能夠在居住地留得住、過得好、有保障。
相關閱讀:
《關于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分類進城落戶的意見》按照遷移原因、遷移手續的區別將農業轉移人口落戶細化為農民工落戶、農村籍學生落戶、夫妻投靠落戶等8種具體情形,群眾只需要按照文件規定提供相應的材料手續,就可以辦理戶口遷移。此外,《意見》針對進城落戶農民最關心的原有農村土地是否能夠繼續保留,社保、醫保如何轉移接續等問題也做出了詳細規定。
一、 農民工如何在城市落戶?
在長吉兩市以外的中小城市和建制鎮居住生活的農民工,可憑社保繳費證明或者房屋租賃合同,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在長吉兩市居住生活的農民工,租住房屋、連續繳納社會保險滿兩年的,即可憑房屋租賃合同及社保繳費證明向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
二、農村籍學生如何在城市落戶?
農村籍大中專院校、職業院校畢業生,憑畢業證、報到證,即可到工作單位所在地、實際居住地、人才市場所在地、親屬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經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意,已在城鎮落戶的農村籍大中專院校畢業生也可根據本人意愿將戶口遷回農村。
三、農村籍退伍轉業軍人如何在城市落戶?
農村籍軍人退伍、轉業后到城鎮工作生活的,憑部隊退伍通知書、接收單位落戶介紹信即可到工作單位所在地、實際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常住戶口。退伍、轉業軍人配偶戶口在城鎮的,可以憑《結婚證》、部隊退伍通知書到配偶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辦理落戶手續。
四、在城市租住房屋的如何辦理落戶?
在遼源、通化、白城、延吉、松原市以及其他縣級市租住房屋的農業轉移人口,憑房屋租賃合同即可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在四平、白山等中等城市租住房屋且繳納社保滿1年的農業轉移人口,憑房屋租賃合同、社保繳費證明即可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在長春、吉林兩市租住房屋且繳納社保滿2年的農業轉移人口,憑房屋租賃合同、社保繳費證明即可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
五、農村籍技術技能人才如何落戶?
專業技工、職業技術工人等技術技能人才,憑市級以上人社部門頒發的相關技術、技能資格證書即可向工作單位所在地、實際居住地或當地人才市場所在地縣(市、區)公安機關戶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
六、在城鎮自主擇業、創業的農業轉移人口如何落戶?
工商注冊為個體工商戶的農業轉移人口,連續兩年納稅一萬元以上;工商注冊為私營企業的農業轉移人口,連續兩年納稅兩萬元以上(具體的納稅額度可按當地實際情況規定),且有固定住所的,憑營業執照、稅務收據原件等相關手續向營業執照發放地縣(市、區)公安機關戶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
七、在城鎮購買商品房(含二手房)的農業轉移人口如何落戶?
農業轉移人口購房申請落戶的,不受房屋面積、金額等條件制約,憑房屋產權證或房屋買賣合同即可向房屋所在地縣(市、區)公安機關戶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貸款購房的,憑備案的房屋買賣合同即可申請辦理本人及配偶、子女、父母常住戶口。
八、農業轉移人口投靠親屬的如何落戶?
農業轉移人口夫妻一方為城鎮戶口,另一方投靠落戶城鎮的,憑《結婚證》就可到被投靠一方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常住戶口;農業轉移人口父母為城鎮戶口,且本人尚未結婚的,憑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工作單位或村委會(社區)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出生醫學證明》等能夠確認家庭成員關系的證明材料即可到父母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常住戶口;農業轉移人口的子女在城鎮有獨立戶口,父母需投靠子女落戶的,憑原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或工作單位或村委會(社區)出具的親屬關系證明、《出生醫學證明》等能夠確認家庭成員關系的證明材料即可在子女戶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常住戶口;農業轉移人口中的孤寡老人、父母雙亡且未滿18周歲的青少年投靠親屬的,憑民政部門出具的相關證明材料,到近親屬或共同居住的贍養人、撫養人戶籍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請辦理常住戶口。
九、進城落戶農民的子女教育問題如何解決?
農業轉移人口適齡隨遷子女在城鎮接受義務教育的,應按照“以流入地為主、以公辦學校為主”的政策,由當地政府統籌安排入學。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應按照“籍隨人走,人籍相符”的原則,根據學籍管理有關規定,為農業轉移人口適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辦理建籍或轉學手續。
十、進城落戶農民在城鎮就業創業有哪些政策優惠?
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從事個體經營或合伙經營企業的,憑人社部門發放的《就業創業證》(《就業失業登記證》),享受每人不超過20萬元、企業不超過40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支持。符合享受失業保險待遇條件或正在領取失業保險金的人員創業,憑工商營業執照或社區、居委會出具的就業、創業證明可一次性領取應享受的失業保險金。對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的,通過提供免費公共就業服務,落實就業創業政策,實行“一對一”動態分類援助等多種途徑,給予優先扶持和重點幫扶。
十一、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社會保障權益如何轉移接續?
進城落戶的農業轉移人口,已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按照規定繼續繳費;未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按照規定可自愿選擇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符合待遇領取條件的,享受相應養老保險待遇。對于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農業轉移人口,在繳費期間戶口遷移、需要跨地區轉移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關系的,可以在遷入地申請轉移養老保險關系,一次性轉移個人賬戶全部儲存額,并按遷入地規定繼續參保繳費,繳費年限累計計算。對于已經按規定領取養老保險待遇的,無論戶籍是否遷移,其養老保險關系都不需要再轉移。按照規定參加失業保險的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在其失業后可按規定享受失業保險待遇。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根據自身實際參加相應的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在城鎮單位就業并有穩定勞動關系的,按規定隨所在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以非全日制、臨時性工作等靈活形式就業的,可以靈活就業人員身份按規定參加就業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也可以選擇參加戶籍所在地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其他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可按照規定在落戶地參加居民醫療保險,執行當地統一政策,按規定給予參保補助,個人按規定繳費。已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的進城落戶農業轉移人口,實現就業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不再享有原參保地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十二、進城落戶農民如何辦理城市低保?
進城落戶的農村低保家庭,憑遷出地證明及加蓋遷出地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公章的復印檔案資料,到遷入地重新申請低保待遇時,遷入地可適當簡化程序辦理。按規定程序確定為城市低保對象后,享受城市低保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