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武教育信息網:www.nxlwjy.cn
靈武教育概況:
靈武市教育體育局是靈武市人民政府的教育體育主管部門,負責黨的教育體育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教育體育法律法規在全市的貫徹落實。教育體育局內設辦公室、人秘室、教管室、財務審計室、項目辦及工青婦組織;直屬單位有考試中心、教培教研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體育中心;掛靠單位有靈武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下轄中小學幼兒園80所(其中:高級中學、完全中學、中等職業學校各1所,初級中學4所,九年一貫制學校3所,完全小學28所,教學點2個,幼兒園42所); 在校生47455人(幼兒園9179人,義務教育階段29699人,普通高中4927人,職業教育中心3650人);教職工2965人(在編1875人,特崗357人,幼兒園自聘733人;高級教師占16%,一級教師占56%,二、三級教師占26%,教師平均年齡39.9歲)。全市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占地面積120萬?(折合1800畝),建筑面積31.5萬?,計算機5000臺,圖書89萬冊。現已經形成縱向銜接、橫向貫通的比較健全的國民教育體系和機制。
靈武市教育體育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體育政策方針和國家的教育體育法律法規,團結帶領和依靠廣大教育體育工作者,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宗旨,以鑄魂樹人,以實施教育體制改革為契機,認真落實辦人民滿意教育的八項行動,走教育開放內涵式發展之路,有力地促進了教育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一系列引人矚目的成就。一是經費投入逐年增加。僅2009年以來,就投入5億多元,強化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裝備水平,辦學條件不斷優化。全市小學、初中計算機生機比達到4.92:1和7.47:1,多媒體教學實現“班班有”和網絡教育資源“班班通”。二是教育資源進一步優化。通過中小學布局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城鄉中小學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三是教師隊伍、管理隊伍和教科研隊伍整體實力不斷增強,綜合素質及施教能力顯著提高。實施“鑄師魂”、“名校長”、“名教師”培育行動,累計培養名校長10名,培養各級各類骨干教師560名(其中:國家級1人、自治區級101人、地市級115人、縣市級343人;塞上名師1名、鳳城名師3名、靈州名師20名),骨干教師占在編教師數24%。四是教學工作的核心地位得以凸顯。2001年躋身國家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38個實驗區,促進了學習、教學、培訓、教研、管理、評價方式的轉變和策略體系的重建,促進了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提高和學校的發展,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水平的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監測水平和中高考成績逐年攀升,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五是校園文化得以彰顯。深入開展“一校一特、一特一景”、“一校一品”特色學校建設,全力打造靈武教育新品牌,建成市二中犁人堂民俗文化館、杜木橋小學“大地上的記憶”家鄉鏡象展廳、市回中馬氏口弦及王天貴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等32個特色教育基地,校園文化育人氛圍濃厚。六是德育工作成效顯著。廣大師生的精神面貌和學習工作狀態發生根本性變化,開展美德少年評比、青年志愿者服務、日行一善、做一個有道德的人及各類繪畫演講征文比賽等活動,大力培育和踐行,涌現出王曉花等一批師德模范和李瀟等一批好青年好少年。七是素質教育強勁推進。體育、藝術、安全工作受到普遍重視。開展校園足球“1122”計劃和“足球清倉”行動,校園足球有力地帶動了中小學陽光體育運動。為全市各中小學幼兒園配備保安112名,統一安裝電子監控設備、交通警示牌、設置減速帶等設施,實現校園安全“人防、技防、物防”三到位。八是大力實施教育惠民惠教政策。靈武市財政每年投入2700多萬元持續實施十項教育惠民惠教政策,在寧夏實現“四個率先”:率先實行農村學生校車免費接送、率先在寧夏川區率先實行農村小學生午餐補助、率先實行學前生均公用經費制度、率先推行高中階段免學費教育,助推了靈武教育又好又快發展。九是基礎教育普及程度連年刷新。1994年實現普初目標;1998、2002年“兩基”工作先后通過自治區人民政府驗收和復驗;2008年創建教育強市工作先后通過銀川市、自治區人民政府考核認定;2009年被教育部評為全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先進地區;2010年順利通過自治區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驗收;2011年被確定為全國農村學前教育改革試點市,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區域綜合改革試點市,全國探索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措施和辦法改革試點市;2012年榮獲2009-2012年度“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2013年靈武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順利通過教育部督導評估驗收,榮獲全區青少年足球錦標賽冠軍;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市,靈武市教育體育局榮獲第四屆自治區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目前,全市學前教育三年入學率達到82%,市職教中心在校生規模穩定在3500人以上,市職教中心進入全國中等職業教育示范校行列,全市幼兒教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職業教育、成人教育和體育工作實現協調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