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考成績你會查詢了嗎,在哪里查詢的呢,大家想了解的話就來了解一下吧。下面思而學教育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上海市高考成績查詢入口。希望能幫到大家!
上海高考改革新政策及新方案【全文】公布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
高中階段考13門科目
從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設置語文、數學、外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信息科技、體育與健身、藝術、勞動技術13門科目。
合格性考試與等級性考試
合格性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基礎型課程要求為依據,考試成績合格是高中學生取得畢業資格的必要條件;等級性考試內容以普通高中課程標準中的基礎型和拓展型課程要求為依據。
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門科目設合格性和等級性考試。高中學生在完成基礎型課程學習的基礎上,可根據自身特長和興趣,選擇學習其中3門科目并參加相應的等級性考試。
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僅設合格性考試,參加統一高考的學生,可以用統一高考科目考試替代相應科目的合格性考試;信息科技科目目前僅設合格性考試。
體育與健身、藝術、勞動技術3門科目僅設合格性考試,根據本市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生平時表現,綜合測評并確定其合格性成績。
考試時間分散在高中三年
各科目考試分散在高中三年,隨教隨考隨清。科目的合格性和等級性考試,高中生只能參加一次。允許社會考生參加。
成績的呈現方式
合格性考試成績以“合格/不合格”呈現。等級性考試成績以合格性考試成績合格為基礎,按等第呈現為A、B、C、D、E五等,分別占15%、30%、30%、20%和5%。
建立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制度
內容主要包括:學生思想品德發展狀況、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素養、修習課程及其學業成績、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身心健康信息、興趣愛好與個人特長等。2017年起,推動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信息在自主招生等環節中開始使用。
高考考試科目
不分文理科
2017年起,本市統一高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外語考試一年舉行兩次,另外一次安排在每年1月。
外語考試可參加兩次
外語考試包括筆試與聽說測試,引導外語教學注重應用能力的培養。高中生最多參加兩次外語考試,可選擇其中較好的一次成績計入高考總分。
高考招生錄取模式
高考成績總分660
2017年起,高考成績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一高考成績和學生自主選擇的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作為高等學校錄取的基本依據。高考成績總分滿分660分,其中:語文、數學、外語每門滿分150分,3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每門滿分70分。
學業水平考試記入高考總分
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成績在計入高考總分時,由五等細化為A+、A、B+、B、B-、C+、C、C-、D+、D、E共11級,分別占5%、10%、10%、10%、10%、10%、10%、10%、10%、10%、5%。其中:A+為滿分70分,E計40分。相鄰兩級之間的分差均為3分。
高校按需提出選考科目范圍
普通本科院校可根據辦學特色和定位,以及不同學科專業人才培養需要,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命科學6門普通高中學業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中,分學科大類(或專業)自主提出選考科目范圍,但最多不超過3門。學生滿足其中任何1門,即符合報考條件。對于沒有提出選考科目要求的高等學校,學生在報考該校時無科目限制。
對于符合報考條件并達到學校投檔分數線的學生,高等學校可分學科大類(或專業)提出優先錄取的條件。
合并一本二本招生
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學生的高考總分和院校志愿,分學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和錄取。
自主招生安排在高考后
根據國家統一部署,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統一高考以后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