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家信觀后感范文(一)
讀完《梁啟超家書》,對一個之前“只聞其名”的中國近代知名文化人士,有了初步的了解。相信對大多數同齡人來說,對“梁啟超”這個名字,都是熟悉而陌生的。說熟悉,是因為大家中學都學過歷史,但教科書對人物的描述??尤其是近、現代諸多知名人士的描述??都是冷冰冰的,沒有血和肉。而此書,恰好將一個梁啟超賦予了血和肉,讓他成為我們認知中的一個完完整整的人。這個人,對子女用一種言傳身教的方式扮演著嚴父和慈母的角色。這個人,毫無疑問是中國過去100年中最著名的文化人士之一,但同時,他又和我們一樣,有著平凡的一面。
整本書中,表現最多的是一種對子女在做人、做學問上的教誨??這不奇怪,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父親往往扮演一種嚴父的角色。但梁先生在度和方式上的把握,卻值得我們欣賞。這種嚴父,不是一味的打罵說教,引起子女的逆反心理,而多是采取鼓勵,以自己做榜樣的方式,和子女成為朋友,并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做好嚴父的同時,梁先生也對子女展現了比一般的“慈母”有過之而無不及的一面,更令人驚奇的是??在我一向認識的中國人對感情表達的羞澀、內斂一面??梁先生卻像足了西方人。對子女的愛、關心,無處不散發出一種令人歆羨的柔情。試問我們多少人不敢當面表達對父母、對子女的愛,以致空留遺憾。
其實我們與梁先生并無距離,他也像我們一樣,有著普通人的感情??這種感情包括對世間萬物的喜怒哀樂,甚至包括對錢財物的患得患失,但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不虛偽的人。
讀這本書,讓我脫離歷史的冰冷感,去讀懂一個擁有真性情的、作為普通人的梁啟超。
再回過頭來說句題外話,梁先生在書中提到的學校教育中知育、情育、意育三個教育層次中的厚此薄彼,在百年后的中國教育中,問題仍然存在、甚至病入膏肓,令人不禁唏噓。
梁啟超家信觀后感范文(二)
梁啟超,中國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學家、文學家。
梁啟超有九個子女:長女,梁思順,詩詞研究專家、中央文史館館員;長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學家、中央研究院院士;三子,梁思忠,西點軍校畢業,參與淞滬抗戰;次女,梁思莊,著名圖書館學家、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四子,梁思達,經濟學家,著有《中國近代經濟史》;三女,梁思懿,著名社會活動家;四女,梁思寧,就讀南開大學,后奔赴新四軍參加革命;五子,梁思禮,火箭控制系統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應該說,他們個個成才,這和梁啟超對他們的教育培養有著密切的關系。在20世紀的20年代,梁啟超把思順、思成、思永、思忠、思莊送往國外學習,這期間他與子女有400多篇書信來往。梁啟超根據孩子的個性特點和興趣愛好,以書信的方式給孩子們適合的教育,并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他對子女的教育主要有三種方式:
A 賞識與鼓勵
梁啟超的次女梁思莊性格內向,天資不夠其他孩子高。
每次提到思莊,他都極盡寬慰。比如得知思莊考試不及格,他鼓勵道:“思莊英語不及格,絕不要緊,萬不可以此氣餒。學問求其在我而已,汝等都會自己用功,我所深信。將來計算總成績不在區區一時一事也。”
怕思莊擔心自己考不上大學,思想壓力大,他寫信問:“思莊考得怎樣,能進大學故甚好,即不能也不必著急,日子多著哩。因為你本勉強進大學,實際上是提高了一年,功課趕不上,也是應該的。”“我對于你們功課絕不責備,卻是因為趕課太過,鬧出病來,倒令我不放心了。”“至于未能立進大學,這有什么要緊,‘求學問不是求文憑’,總要把墻基越筑得厚越好。”
莊莊功課比以前多了,梁啟超鼓勵她:“莊莊成績如此,我很滿足了。因為你原是提高一年,和那按級遞升的洋孩子們競爭,能在三十七人考到第十六,真虧你了:好乖乖,不必著急,只須用相當的努力便好了。”
莊莊考入大學,梁公不知有多高興:“我最喜歡的是莊莊居然進了大學了。尤其喜歡是看你們姊弟兄妹們來往信,看出那活潑樣子。我原來有點怕,莊莊性情太枯寂些,這一來很顯出青年的本色,我安慰極了。”
B 啟發與引導
對于有些木訥的思成,梁啟超更多采用啟發式引導的教育方式。
譬如,針對思成“學過專向”的問題,梁啟超在信中說:“思成所學太專向了,我愿意你趁畢業后一兩年,分出點光陰多學些常識,尤其是文學或人文學科中之某部門。我怕你因所學太專門之故,把生活也弄成近于單調。太單調的生活,容易厭倦,厭倦即為苦惱,乃至墮落之根源。再者,一個人想要交友取益,或讀書取益,也要方面稍多,才有接談交換,或開卷引進的機會。”“若你的學問興味太過單調,你生活中本來應享的樂趣也削減不少了。我的生活內容,異常豐富,能夠永久保持不厭不倦的精神,亦未始不在此。我每歷若干時候,趣味轉過新方面,便覺得像換個新生命,如朝旭升天,如新荷出水,我自覺這種生活是極可愛的,極有價值的。”
又如,梁思成認為自己學的建筑學是藝術,不能救國。他已經在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了三年,覺得自己每天都在畫圖繪制,擔心自己會成為一個畫匠,而不符自己當年的理想。梁公啟發道:“這個問題很容易解答,試問唐開元、天寶間李白、杜甫與姚崇、宋?比較,其貢獻于國家者孰多?為中國文化史及全人類文化史起見,姚、宋之有無,算不得什么事,若沒有了李、杜,試問歷史減色多少?我也并不是要人人都做李、杜,不做姚、宋,要之,要各人自審其性之所近何如,人人發揮其個性之特長,以靖獻于社會。”
C 教訓與批評
1927年5月5日,梁啟超給在美國西點軍校讀書的三子梁思忠去過一封1800多字的長信。信的第一句話便是:“以下的話專教訓忠忠。”
梁啟超教訓兒子是非常策略與藝術的。
一是以平等為前提。父子間也遵守著朋友間的那份信賴與承諾:“因為你要求我秘密,我尊重你的意思,在你二叔、你娘娘跟前也未提起,我回你的信也不由你姊姊那里轉。”
二是以認可為基礎。對于兒子的想法,顯然不能一棍子打死。梁啟超總是先肯定思忠想法的積極意義:“你想自己改造環境,吃苦冒險,這種精神是很值得夸獎的。你們諒來都知道,爹爹雖然是摯愛你們,卻從不肯姑息溺愛,常常盼望你們在苦困危險中把人格能磨練出來。……所以我最初接你的信,倒有六七分贊成的意思。”“至于你那種改造環境的計劃,我始終是極端贊成的,早晚總要實行三幾年,但不爭在這一時。”
三是以說理為關鍵。以什么理由說服兒子不要急于回來呢?梁啟超認真分析了國內的形勢:“頭一件,現在所謂北伐,已完全停頓,參加他們軍隊,不外是參加他們火拼,所為何來?第二件,自從黨軍發展之后,素質一天壞一天,現在迥非前比。第三件,他們正火拼得起勁??李濟深在粵,一天內殺左派二千人,兩湖那邊殺右派也是一樣的起勁。……你跑進去立刻便卷攙在這種危險漩渦中。”
而對于兒子“照這樣舒服幾年下去,便會把人格送掉”的想法,梁啟超的批評真是一針見血:“這是沒出息的話!一個人若是在舒服的環境中會消磨志氣,那么在困苦懊喪的環境中也一定會消磨志氣。你看你爹爹困苦日子也過過多少,舒服日子也經過多少,老是那樣子,到底志氣消磨了沒有???也許你們有時會感覺爹爹是怠惰了(我自己常常有這種警懼),不過你再轉眼一看,一定會仍舊看清楚不是這樣??我自己常常感覺我要拿自己做青年的人格模范,最少也要不愧做你們姊妹弟兄的模范。你若有這種自信力,便‘隨遇而安’地做現在所該做的工作。”
四是以情感為紐帶。這樣的批評教育浸透的是父親對兒子的濃濃的真摯情感,信的最后有這樣一段話:“這封信前后經過十幾天,才陸續寫成,要說的話還不到十分之一。電燈久滅了,點著洋蠟,趕緊寫成。”感人至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