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巖石再堅硬也是死的,雞蛋再脆弱也是活著的生命,巖石最終會碎成細沙,而雞蛋終究會孵化越過巖石。思而學教育網整理了電影辯護人觀后感,歡迎欣賞與借鑒。
電影辯護人觀后感【篇一】
高中政治的內容很多我都記不大清楚了,有一句很簡單還加了粗體,所以一直記得:“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2011年的時候我第一次到柏林旅游,記得路過一排大玻璃幕墻,上面寫了德國的憲法,跟中國的憲法類似,很多都是“廢話”。比如“Die Freiheit der Person ist unverletzlich(人身自由不可侵犯)” “Alle Menschen sind vor dem Gesetz gleich(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類的。
那關于憲法的話其實跟平時生活基本沒關系,我后來搬來柏林住,三年了,也再沒有路過過那排玻璃幕墻。
但現實有時候略顯骨感。
比如剛才“人身自由不可侵犯”后面還有一句“In diese Rechte darf nur auf Grund eines Gesetzes eingegriffen werden.(這個權利只有在觸及到相關法律時能被干涉。)”,那么國家如何在“相關法律”的框架下干涉公民的人身自由,干涉到什么程度,那就得看國家的了。比如電影里面當時的軍政府的國家安保條例允許根據案情關押嫌疑人50天之久。
這時候憲法出現了,各國的憲法都有“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這么一條。所以當看到電影里面宋佑碩質問車東英“你所說的安保條例難道能凌駕于憲法嗎?!”時霸道的態度我突然感覺憲法簡直是一身無敵防彈衣啊。
電影本身每個觀眾看了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背景資料網上也很詳盡。我想說的是現在知乎上面有一種愛拿影視劇回答嚴肅問題的趨勢,可是影視劇畢竟只是影視劇,它不是歷史啊。同樣的宋佑碩也不是真的盧武鉉,那樣就又出了一個“偉大領袖”,世界上不缺“偉大領袖”,缺的是廣大尊重并且懂憲法的普通民眾。
跳出電影,我不覺得能拍出并且公映這樣一部電影的國家是“值得敬佩”的,而應該是“正!钡,拍不出這樣的電影,或者即使拍了也無法公映的國家是不正常的。
如果被問到那個問題,我想我的答案也會是:
“我想要憲法賦予我的那個世界”。
電影辯護人觀后感【篇二】
又是一部改變歷史的電影,真的很佩服韓國直面社會的勇氣,不過度批判也不過分贊揚,而是把歷史盡可能的還原,就那么堂堂正正的擺在你面前,讓你去評判去思考去反省。一向只對美劇情有獨鐘的我這幾天陸陸續續的把熔爐素媛辯護人這些高分電影都仔仔細細看完了。
真的拍的很有意義,我國在影視輸出這方面不知道落后韓國多少。沒辦法,我國觀眾要求太低了,說難聽點就是錢多人傻,隨便拍個爛片都有好票房,如果毫不費力就能撈一大筆錢,是個聰明的都不會辛辛苦苦的去好好拍電影啊,這就導致爛片更爛,爛無止境。由此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再說回電影,前面一個小時我知道是要全面介紹宋佑碩的經歷以及釜川事件的背景,以便后面的情節更具渲染力,但鋪墊未免太過冗長,且情節沒有亮點,差點就沒堅持下去……但是后面一個小時進入高潮真的太精彩了,幾段辯護都很燃,讓人熱血沸騰。
宋康昊的演技真不是蓋的,一舉一動都是戲。并且影片的細節做的很棒啊,宋佑碩重情的形象很早之前就開始鋪墊啦,賺了錢就立馬回來還老板娘的錢,哪怕后來富裕了為了還恩還是頓頓拉著另一個律師過來吃廉價的湯飯,這就讓后面“唯利是圖”的稅務律師突然愿意幫赤色分子辯護的清節不顯得突兀。還有那個軍醫突然冒出來為此次審判作證人也是有機可循的,盡管他的鏡頭少得可憐,但大家可以注意到,軍醫第一次為鎮宇看病時,說“打點滴需要一段時間,今天就不要打他了,讓他睡一會兒吧!崩米约旱奈⒈≈椭傆蠲馐艽蛄R可見他其實并未被完全洗腦。其實改變世界的往往是那少數人,看著宋佑碩迎難而上、孤軍奮戰的身影相信沒有人能無動于衷吧。多數人在附和在沉默,少數人在抗爭在吶喊。致敬。
電影辯護人觀后感【篇三】
認認真真看到了最后,片子的最后一個個律師像點名答到的場景,不知不覺就掉下了眼淚。
這是個絕對的男主角電影,靠他撐起整個故事。
開篇的時候,他被塑造的很平凡,一個看準了商機一躍成為暴發戶被同行看不起的小律師,努力賺錢,珍惜家人,掛念舊情。
影片過了一半,我幾乎以為就要平淡下去了,劇情急轉直下。
這一段歷史我并不了解,但是看到韓國人打擊左派打擊靠攏共產黨的作風,不免想到原來每個國家的都是一樣的。
接下來的這個辯護,是全片鋪墊了一半篇幅,要講給觀眾的故事。
男主角還是和以往的片子一樣,是個個人英雄主義的人物。他放棄了唾手可得的光芒前路,他接下來所有人都不敢說也不去做的事情,他身邊的人不能理解他的做法,他的家人受到惡勢力的脅迫。每個英雄都有這樣大同小異的英雄路程。
但是這部片子的高明之處,不在于英雄獲得了額手稱慶的勝利,不是惡勢力被降服,不是黑暗的世界被超人解救。
而是即使我今天被打倒,我也能看到千萬個我正在起來。
全片的高潮在我看來,不是宋康昊鏗鏘有力的辯護,卻是一個個安靜的應答,“是”。
“除了我以外的辯護律師,不能確定他們是不是都到場,可以點名嗎?”多么帥氣的一句臺詞。
昔日你一個人在戰場,為被公權力迫害的受害者辯護,今日你坐在被告席,我們來給你辯護,哪怕依然不能贏,打到一個,還有下一個已經起來。
我不要我的孩子生活在這樣的國家,所以我要不顧一切為別人的孩子辯護。
我們要求民主,我們有訴求,所以我們要堅守我們示威的陣地。
有一個人去做了,然后有一群人因為他去改變,世界也許就是這樣變好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