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包公》由中共安徽省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央電視臺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通過再現真實的包公故事,尋訪包公精神的當代體現,力求在觀眾心里樹立一位真實可信的清官而非戲說的包公形象。
第一篇:
5月25日晚,中央電視臺、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紀錄片《千年包公》在央視紀錄頻道開播。
首集《千年包公》以“清心直道”為題,介紹了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并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后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
另據安徽當地多個政府部門、院校網站5月25日消息,已有不少單位組織黨員干部“準時觀看《千年包公》”,并“積極撰寫觀后感”。
據歷史記載,包拯(999?1062年),宋廬州合肥(今屬安徽)人,字希仁,天圣朝進士。累遷監察御史,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京東、陜西、河北路轉運使。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移知?、揚諸州,再召入朝,歷權知開封府、權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
《包氏家譜》記載,包氏先祖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貴族申包胥,此人品行高尚,為救楚國“哭秦庭七日”,秦哀公最終被感動而出兵救楚。楚國復國后,楚王要重賞申包胥,他卻拒不受賞,隱居深山。后來,他的子孫以其名字中的“包”為姓,稱為包氏,包拯是申包胥的第三十五代孫。
包拯做官以斷獄英明剛直而著稱于世。知廬州時,執法不避親黨。包拯為官時的清明廉潔與執法公正,不僅成為后世代代相傳的佳話,更成為千年以來執法紀者勉勵自身的標桿。
包公遺訓直斥“家族式腐敗”
據紀錄片介紹,公元1062年5月13日,正在樞密院處理軍政要事的包公,突然發病,臥床不起,自知來日不多的包公,提醒家人要謹記自己的家訓:“后世子孫仕宦,有犯贓濫者,不得放歸本家;亡歿之后,不得葬于大塋之中。不從吾志,非吾子孫。”
在這則包氏子孫世代銘記不忘的家訓里,包公要求后代子孫,如果做官者膽敢貪贓枉法,活著不準邁進老家的門檻,死后也不準歸葬于祖墳。
北京聯合大學歷史學教授孔繁俊在紀錄片中表示,包公的家訓可以說是家風的一種凝練,這種家訓突出了廉潔的方面,直白而且嚴厲,他自己這樣做,而且要求后代也必須這樣做。
另據出土的多塊墓志銘記載,包公的兒子包綬“清苦守節,廉白是務”,孫子包永年“蒞官臨事,廉清不擾,而孝肅公之遺風余烈在也”。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稱,包拯首先是一個孝子,是一個好兒子,是一個好父親,是一個好丈夫,然后作為一個好人,他才有可能成為一個好官。“所以我們如果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說,要培養一個好官的話,我想應該從家風,從家的那個地方,那是根,那是我們文化的根,從那個地方做起。”
“領導干部要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廉潔修身、廉潔齊家。”1月12日,**也曾在中央紀委全會上提及家風建設。
《中國紀檢監察報》今年3月末曾刊文指出,在蘇榮擔任江西省委書記期間,其妻于麗芳頻繁插手土地出讓、工程建設、招標投標,索取收受巨額財物。其子多次插手土地、工程項目,大肆收取好處費。經查,蘇榮共有十余名家庭成員涉案,可謂夫妻聯手、父子上陣、兄弟串通、七大姑八大姨共同斂財。
文章稱,蘇榮腐敗案是典型的家族式腐敗。家里面從老到小、從男到女都有參與。這種“全家腐”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不容忽視??家風敗壞。
文章還稱,2015年10月,中央紀委在對河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本順被“雙開”的通報中,首次使用了“家風敗壞”這個詞語。通報指出,周本順為其子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家風敗壞、對配偶子女放任縱容。
文章指出,從近年來查處的腐敗案件看,家族式腐敗現象時有發生,家風敗壞已成為領導干部走向嚴重違紀違法的重要原因。
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統計,從2015年2月13日到12月31日,該網站共發布34份省部級及以上領導干部紀律處分通報,其中21人違紀涉及親屬、家屬,比例高達62%。一半以上屬于利用職務上的便利為親屬經營活動謀取利益。
包公年幼時已知官員和富人界限
近年來,中央紀委已通過多種方式,推廣古今正面典型。自2015年5月22日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及客戶端圍繞“中國傳統中的家規”,相繼刊發《鄭義門:孝義傳家九百年》等二十多個專題,弘揚傳統家規文化。
至于包拯所處的北宋,則是個偃武修文的朝代,史書記載:“帝深惡贓吏,內外官贓罪,多至棄市。”
安徽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楊國宜在紀錄片介紹:“趙匡胤對貪官污吏是非常痛恨,因此在開寶元年,改元的時候應該大赦,可是,大赦中十惡不赦,特別是對貪官污吏不能赦。”
為了警示官員,宋太祖趙匡胤令每個官府衙門門口,都要立一塊石碑,上書: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
在紀錄片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卜憲群介紹:“包公的父親做過縣令,還在朝廷做過散官,他應該非常清楚宋朝廷對貪官的痛恨,并以身作則,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包公的成長有很大的影響。”
如果說,父母是包拯的第一任老師,那么,當時北宋文壇名人、廬州知州劉筠則是他的第二任老師。公元1021年,在包拯23歲的時候,與朝廷奸黨勢不兩立的劉筠在失意與憤懣中,調任廬州知州。
一個偶然的機會,包拯與劉筠相識。劉筠為人剛毅正直,嫉惡如仇,少年包拯的孝行與學識受到了劉筠的賞識,而劉筠的清正廉潔、剛直不阿,也對少年包拯的成長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
北京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趙冬梅表示,在宋代,這些地方長官,他們本身都認為自己負有教育培養當地的青年的責任,他們不認為自己只是官員,他們認為自己也是一個老師,所以結交認識挖掘當地的人才,這是當時宋代地方官的一個很重要的工作。
趙冬梅稱,“少年包拯,小小年紀,他就已經非常清晰地知道官和富人之間的關系,界限應當在哪里。他非常有原則性。”
公元1031年前后,短短幾年間,包拯的父母和恩師劉筠先后去世。公元1032年,包拯的母親張氏去世,守孝三年,到1035年就應該結束了,可是他卻沒有選擇在此時復出。
北京聯合大學歷史學教授孔繁俊在紀錄片中解釋,“包公對父母的盡孝做到了,而且影響非常大,接下來包公就想,如何為國家盡忠,為朝廷效力。這方面他也是做了深入的思考,不然的話,為什么他在做官之際寫了明志詩呢?”
孔繁俊教授所說的明志詩,又稱為“清心詩”。
公元1037年,39歲的包拯寫下了這首明志詩: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秀干終成棟,精鋼不作鉤。倉充鼠雀喜,草盡狐兔愁。史冊有遺訓,毋貽來者羞。
第二篇:
近期,由省紀委牽頭組織,中央電視臺、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攝制的三集高清電視紀錄片《千年包公》在央視紀錄頻道上映。第一集《清心直道》,介紹包拯清正廉潔剛正不阿個性形成的原因;通過包拯家訓以及包氏后人對他的懷念,突出包拯清正廉潔家風對世人的深刻影響;第二集《鐵面無私》,在真實歷史文獻基礎上用影視劇手法再現“七彈王逵”、“六彈張堯佐”與“斷冷清案”等典型史跡,突出包拯鐵面無私、不畏權貴、執法如山的可貴精神;第三集《以民為本》,通過“斷牛舌案”、“匿金案”、“陳州折變”、“不持一硯歸”等歷史故事,展現包拯以民為本,把百姓利益放在心上的為官為政思想。《千年包公》內容生動感人,讓人受益頗深。
一是清正廉潔,嚴于律己。 包公生活簡樸,離任時“不持一硯歸”,連自己在衙門用的端硯都上交了,堪稱清正廉明的典范。其賦的《書端州郡齋壁》中“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也正是包公立身處事的真實寫照。黨員干部要嚴于律己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做政治上清醒的人,不為私心所擾,不為名利所累,不為物欲所惑,把好理智關、情感觀、廉政關,始終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始終保持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切實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戒”,唯有如此,做事才有底氣。
二是勇于作為,為民請命。 包公不畏強權,敢于為民做主,主政端州期間,深入基層體察民情,為端州經濟社會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百姓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我們要深刻意識到,群眾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黨員干部要以包公為榜樣,踐行“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 ” 的執政理念,唯有如此,為官才有分量。
三是埋頭苦干,盡職盡責。 包公關注民生,銳意改革,能妥善解決各種棘手問題,這是作為一名官員責無旁貸的職責。當前,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發展進入關鍵時期,更要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黨員干部要切實做到“心中有責”,真正成為帶領人民群眾戰風險、渡難關的主心骨,推動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唯有如此,人生才有作為。
弘揚包公文化,樹立清正廉潔、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既是當前社會發展亟需的政治訴求,也是我們需要再一次拾起的歷史文化遺產。作為一名新時期黨員領導干部,更有責任和義務去學習、傳承包公文化,深刻領會包公善政、勤政、廉政的施政理念,發揚包公不畏強權、為民謀政的實干精神,強化為民請命的政治意識,切實用好手中的權,造福一方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