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加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措施。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收集的2017年行政事業單位下一步內部控制工作計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7年行政事業單位下一步內部控制工作計劃1】
為進一步做好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貫徹執行海寧市財政局《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海財政[2017]100號)文件要求,根據海寧市財政局《關于加強財政內部控制工作的實施方案》精神,促進我街道有效開展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工作,切實做好本街道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結合本街道實際,特制訂以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貫徹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有效防控機關事務及管理中存在的各類風險,建立健全機關、事業內部約束機制,加強機關懲防體系建設。以落實好權責一致、有效制衡,體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保證政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又相互制約。以推進機關內部控制組織體系建設、機關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機關內部控制執行體系建設、機關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為目標,與依法行政、廉政建設、政務管理緊密聯系,努力提高機關工作質量,提升機關管理水平,保證機關、事業干部隊伍廉潔高效。
二、基本原則
1. 全面性原則。內部控制貫穿于決策、執行、監督、改進和反饋全過程,貫穿各項業務流程和各個環節,覆蓋街道機關各部門、事業單位和崗位,并由全體干部職工參與。
2. 制衡性原則。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在管理結構、機構設置及職責分配、業務流程等方面實現決策、執行、監督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3. 權責對等原則。各部門的各崗位人員在決策、執行、監督和反饋過程中行使的權力與承擔的責任相一致。
4. 重要性原則。內部控制應在全面控制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關鍵業務、環節、崗位和重大風險。
5. 適應性原則。內部控制應與職責分工、業務范圍、風險水平和人員構成等相適應,并根據新情況及時調整完善。
6. 有效性原則。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能夠得到及時糾正和反饋,有效管控各類風險。
三、工作目標
1.推進機關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建設。內部控制制度建設要堅持突出重點、整體推進,構建內容協調、程序嚴密、配套完備、有效管用的制度體系。要結合本單位實際研究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基本制度、專項風險控制管理辦法及各單位內部操作規程等內控制度,深入梳理預算管理、政府采購、資產管理、項目建設、決策機制等重點領域和主要流程,抓住重要環節和控制節點,分析存在的業務風險和廉政風險,按照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授權控制、歸口管理、流程控制、信息系統管理控制等方法進行有效防控。
2.推進機關內部控制執行體系建設。建立公平有效的內部控制考評機制。科學確定考核評價的重點和標準,將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及操作規程當中的風險進行量化,設定合理的分值,將各部門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自查自糾情況、風險事件應對情況、專項檢查處理及整改落實情況等納入考核評價范圍和指標體系,逐步形成科學、合理、公平、公正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建立嚴格的檢查問責機制。堅持有責必問、問責必嚴,組織開展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檢查,通報檢查結果,對好的部門和個人予以表揚,對工作不力的部門和個人予以通報,并對內部控制失職失察部門和干部職工違規行為進行責任追究;強化結果運用。將部門和個人內部控制制度執行情況與評“優”評“先”、干部提拔使用等掛鉤,全面提升管理成效。
3.加強機關內部控制信息化建設。根據市局布署,逐步將內部控制制度、操作規程、內部控制理念、控制活動、控制措施等固化融入各類業務系統和辦公自動化系統。建立風險識別和預警機制,通過信息采集、風險預警等技術手段,強化流程控制,對機關資金運行全過程等主要業務的內部控制有效性進行監控,對機關內部控制各項業務進行管理,做到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實現機關各部門內部控制的信息化、程序化和常態化。
四、工作內容
內部控制制度體系分為三個層次,即基本制度、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和各部門內部控制操作規程。
(一)制定內部控制基本制度
內部控制基本制度,是開展內控建設的基礎和架構,應界定內部控制的概念,明確內控制度的適用范圍及控制目標,提出內部控制的主要要素和應當遵循的原則,明確專項風險內部控制的種類,確定內部控制組織管理架構,明確內部控制方法和主要內容,對內部控制職責進行分工,并要做好內部控制檢查和結果運用。要結合各自實際情況做好相關設計,明確重點領域、重點業務,將主要業務、流程進行分類,研究制定各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為推進內控機制建設打好基礎。
(二)制定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
各部門根據市內控基本制度的要求,結合本部門實際進行專題研究,做好專項風險防控管理辦法起草工作。要逐項分析風險來源、風險點,提出有效的風險控制措施,緊密結合工作實際,做到風險點不落項、內控環節全覆蓋。要注意把握以下幾點:
1.建立權界清晰、分工合理、權責一致、協調配合、有效制衡、運轉高效的職責體系,體現分事行權、分崗設權、分級授權的要求,使決策、執行、監督相互協調又相互制衡。
2.結合行政績效管理要求進行研究設計,理順和細化管理流程,將每項業務中的決策機制、執行機制和監督機制,融入流程中的每個環節,進入程序節點,從程序上進行控制。
3.堅持問題導向,結合業務和流程,找出關鍵節點,識別和分析存在的風險,綜合運用不相容崗位(職責)分離控制、授權控制、歸口管理、流程控制、信息系統管理控制制度等方面進行有效防控。
(三)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
按照內部控制基本制度和專項風險防控管理辦法要求,各部門要認真梳理業務流程,研究提出本部門內部各業務環節和崗位的風險防控措施,制訂內部控制操作規程。建立符合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要求,與各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相互交融、有機結合,覆蓋本部門所有業務流程的單位內部控制體系。
1.明確本單位及崗位職責。要嚴格按照“三定”方案等相關規定,厘清單位及各崗位職責,不缺位、不越位,達到“過程留痕、責任可追溯”的基本要求。
2.梳理單位內部業務流程、劃分責任邊界。厘清單位和崗位職責后,各單位應梳理出本單位各項業務流程,把業務流程細化到崗位,將每項業務流程上下游的崗位職責、科室職責、領導職責及其責任邊界歸納、表述清楚。單位內部操作規程重在分清每個崗位和環節的責任,明確工作流程中每個崗位和每個環節的責任邊界。每一項業務上下游各個環節的責任應有效銜接,避免出現責任不清、責任缺位的情況。
3.查找制定風險防控措施。各單位應根據各業務流程的特點,查找并列明每項業務流程中的風險點,確定需要進行重點控制的流程節點,制訂有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對不同崗位可按不同風險類型制定具體防控措施,對重點業務環節,要將已制定的專項風險內部控制辦法中的相關措施與本單位的特色措施有機融合。同時,應將業務風險防控與廉政風險防控有機結合,將每個重要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措施納入操作規程。
4.科學繪制業務流程圖。對于一個完整的業務流程,應采用一個流程說明加一個流程圖的形式予以規范說明,以圖的形式對業務流程進行簡化反映,展示本單位各崗位之間,以及與其他單位或外部門在業務上的銜接關系。內部操作規程應以操作手冊的形式編寫,高度注重實用性和可操作性,使初次接觸此項工作或輪換崗位的人員在閱讀后便能直觀、精確地了解業務流程,特別是流程中的重點控制環節,能盡快進入角色。
五、方法步驟
按照市相關部門要求,馬橋街道于2017年底前完成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實施工作。
(一)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制定、啟動相關的工作機制(2017年9月5日前完成)
1.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建立內部控制聯席工作機制,明確內部控制牽頭部門(或崗位),制定、啟動相關的工作機制。
2.建立與審計、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或崗位聯動的權力運行監督及考評機制,確定權力清單。
3.對本單位業務流程進行初步梳理,編制流程圖(草圖)。
(二)梳理業務流程,開展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2017年9月中旬前完成)
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在此基礎上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財會〔2012〕21號)、《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5〕24號)和海寧市財政局《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內部控制建設的通知》文件要求,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關工作人員認真執行。主要工作:
1.梳理單位各類經濟活動的業務流程,明確業務環節,編制流程圖。
2.系統分析經濟活動風險,確定風險點,選擇風險應對策略。
3.在此基礎上根據《指導意見》規定建立健全單位各項內部管理制度。包括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與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
單位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包括:集體議事決策制度、關鍵崗位管理制度、會計機構管理制度。業務層面內部控制制度包括:預算管理制度、收入管理制度、支出管理制度、政府采購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
4.制定八個專項內部控制辦法(2017年9月底前)。根據《海寧市財政局內部控制基本制度(試行)》中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分別由相關單位牽頭組織制訂《法律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政策制定風險防控管理辦法》、《預算編制風險防控管理辦法》、《預算執行風險防控管理辦法》、《公共關系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機關運轉風險防控管理辦法》、《信息系統管理風險防控管理辦法》、《機關運轉風險防控管理辦法》八個專項內部控制辦法。
5.制定內部控制操作規程(2017年10月底前)。各單位根據《基本制度》、八個專項內部控制辦法及上級工作部署,結合實際,與海寧市財政局對應處室銜接,在認真梳理職責和流程的基礎上查找風險并進行評估定級,制訂內部控制操作規程。操作規程由單位負責人把關,報主管領導審定,報內控領導小組審核。
(三)開展內部控制宣傳教育(2017年9月底前完成)
針對國家相關政策,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以及本單位內部控制擬實現的目標和采取的措施、各部門及其人員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的責任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
(四)建立內部控制管理系統,功能覆蓋主要業務控制及流程(2017年10月中旬前完成)
內部控制管理系統功能應完整反映本單位制度規定的各項經濟業務控制流程,至少應包括預算管理、收支管理、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建設項目管理、合同管理等方面業務事項并以文件形式下發各項內部控制制度。
(五)督導檢查和驗收總結(2017年11月底)
根據推進內部控制的方法步驟,由內控辦抽調專人對街道各單位各個階段的工作進行督導檢查和通報,并將結果納入年終考核。內控辦將對牽頭科室制訂的專項內部控制辦法,街道屬各部門、各單位制訂的操作規程進行審核驗收。
(六)進行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撰寫內部控制基礎性評
價報告(2017年10月底前完成)
內部控制領導小組根據《關于開展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的通知》文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評分表》填表說明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工作進行評價打分并填報附件《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指標評分表》,撰寫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報告,針對存在扣分情況,提出改進方向和采取的措施。
六、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認識,轉變工作理念,自覺投入內控建設工作。要充分認識加強機關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強開展機關內控工作的自覺性。加強內部控制建設,是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建設法治國的客觀要求,也是從源頭上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對于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機制、減少自由裁量權、限制公共權力濫用、有效避免政府政策制定和執行過程中的行政風險、法律風險與廉政風險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各部門要牢固樹立內控理念,盡快實現由“要我內控”到“我要內控”的理念轉變,將內控意識貫徹于日常工作中,有效防控行政業務及管理中的各類風險,提高工作效率。
2.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工作責任,順利推進內部控制工作。各部門的負責人是內部控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將建立和實施內部控制作為重要工作精心策劃、周密安排,確保內控工作有序、有力、有效推進。各部門要統籌兼顧,處理好內控工作和日常工作的關系,根據街道內控領導小組的具體要求,按時保持完成各階段的工作任務。
3.加強統籌協調,增進工作合力,共同推進內控建設工作。構建機關系統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是一項需要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和持續完善的系統工程,可根據部門工作實際,積極進行差別化探索和創新,形成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內控工作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各部門在內控小組領導下,加強組織協調,積極溝通配合,按實施辦法的要求,將每一個細節落實到部門和工作人員,確保機關內部控制工作取得實效。
【2017年行政事業單位下一步內部控制工作計劃2】
為貫徹落實《財政部關于全面推進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指導意見》(財會〔2017〕24號,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做好福建省工商局內部控制建設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和省第十次黨代會精神,深入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全面推進單位內部控制建設,規范單位內部經濟和業務活動,強化對內部權力運行的制約,防止內部權力濫用,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制約和監督體系,促進單位公共服務效能和內部治理水平不斷提高,為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堅持全面推進。按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關于強化內部控制的精神和《單位內控規范》的具體要求,全面建立、有效實施內部控制,確保內部控制覆蓋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的全范圍,貫穿內部權力運行的決策、執行和監督全過程,規范單位內部各層級的全體人員。
2.堅持科學規劃。科學運用內部控制機制原理,結合自身的業務性質、業務范圍、管理架構,合理界定崗位職責、業務流程和內部權力運行結構,依托制度規范和信息系統,將制約內部權力運行嵌入內部控制的各個層級、各個方面、各個環節。
3.堅持問題導向。針對內部管理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特別是涉及內部權力集中的財政資金分配使用、國有資產監管、政府采購等重點領域和關鍵崗位,合理配置權責,細化權力運行流程,明確關鍵控制節點和風險評估要求,提高內部控制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三)總體目標。以全面執行《單位內控規范》為抓手,以規范單位經濟和業務活動有序運行為主線,以內部控制量化評價為導向,以信息系統為支撐,突出規范重點領域、關鍵崗位的經濟和業務活動運行流程、制約措施,逐步將控制對象從經濟活動層面拓展到全部業務活動和內部權力運行,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權責一致、制衡有效、運行順暢、執行有力、管理科學的內部控制體系,更好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內部治理水平、規范內部權力運行、促進依法行政、推進廉政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二、單位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的主要內容和指標
(一)啟動指標
1.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由單位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建立內部控制聯席工作機制并開展工作,明確內部控制牽頭部門。
2.開展內部控制專題培訓。針對國家相關政策,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以及本單位內部控制擬實現的目標和采取的措施、各部門及其人員在內部控制實施過程中的責任等內容進行專題培訓。
3.風險評估;诒締挝坏膬炔靠刂颇繕瞬⒔Y余本單位的業務特點開展內部控制風險評估,并建立定期進行風險評估,
4.業務流程再造。根據本單位“三定”方案,進行組織及業務流程梳理、再造,編制流程圖。
(二)單位主要負責人承擔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責任情況指標
1.單位主要負責人主持內部控制工作專題會議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進行討論。
2.單位主要負責人主持本單位內部控制工作方案的制定、修改、審批工作,負責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工作機制。
3.單位主要負責人對內部控制建立與實施過程中涉及到的相關部門和人員進行統一領導和統一協調,主持開展工作分工及人員配備工作,發揮領導作用、承擔領導責任。
(三)對權力運作的制約情況指標
1.對單位權力結構的梳理,并構建決策科學、執行堅決、監督有力的權力運行機構,確保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既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
2.建立與審計、紀檢監察等職能部門或崗位聯動的權力運行監督及考評機制,以定期督查決策權、執行權等權力行使的情況,及時發現權力運行過程中的問題,予以校正和改進。
(四)內部控制制度完備情況指標
1.建立預算管理制度。單位預算管理制度應涵蓋預算編制與內部審批、分解下達、預算執行、年度決算與績效評價四個方面。
2.建立收入管理制度。單位收入管理制度應涵蓋票據管理、收入收繳、收入核算等方面。
3.建立支出管理制度。單位支出管理制度應涵蓋預算與計劃、支出范圍與標準確定、審批權限與審批流程、支出核算四個方面。
4.建立政府采購管理制度。單位的政府采購管理制度應涵蓋預算與計劃、需求申請與審批、過程管理、驗收入庫四個方面。
5.建立資產管理制度。單位的資產管理制度應涵蓋資產購置、資產保管、資產使用、資產核算與處置四個方面。
6.建立建設項目管理制度。建設項目管理制度應涵蓋項目立項與審核、概算預算、招標投標、工程變更、資金控制、驗收與決算等方面。
7.建立合同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應涵蓋合同訂立、合同履行、合同歸檔、合同糾紛處理四個方面。
8.建立決策機制制度。決策機制制度至少要涵蓋“三重一大”集體決策、分級授權兩個方面。
(五)不相容崗位與職責分離控制情況指標
1.不相容崗位與職責包括但不限于申請與審核審批、審核審批與執行、執行與信息記錄、審核審批與監督、執行與監督等。重點察看本單位印發的崗位規章制度及崗位職責手冊。
2.針對本單位的各項經濟活動,應落實所設計的各類不相容崗位與職責,形成相互制約、相互監督的工作機制。
(六)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功能覆蓋指標
1.建立內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統,功能覆蓋主要業務控制及流程。
2.系統設置不相容崗位賬戶并體現其職權。
三、保障措施
(一)成立內部控制領導小組
成立由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培惠任組長,吳添富、許瑞察副局長為副組長,各處室、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內部控制領導小組,小組辦公室設在財裝處,辦公室主任由財裝處林峰處長兼任。
(二)建立內部控制聯席工作機制
1.建立健全決策、執行、監督相分離機制。
2.建立健全議事決策機制。
3.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關鍵崗位責任制。
4.建立健全內控自我評價及報告機制。
(三)工作分工
財裝處為總牽頭部門,負責實施方案的制定;組織開展專題培訓;梳理本部門業務流程(包含預算管理、貨幣資金管理、收入管理、支出管理、資產管理、合同管理、政府采購管理等),明確業務環節,分析風險隱患,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完善內部控制基礎性評價,積極開展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工作,促進內部工作信息公開;加強對直屬單位和協會、學會內部控制建立和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
辦公室負責梳理本部門業務流程(包含建設項目管理等),明確業務環節,分析風險隱患,建立健全相關制度。
人教處負責建立決策機制,建立健全涵蓋“三重一大”的集體決策制度、崗位規章制度,以及崗位職責手冊。
其他業務處室負責年度預算計劃申請、預算執行及報送績效情況。
紀律檢查、財裝、內部審計等監督部門建立協調機制,協調推進對權力運行的監督,適時對內部控制建設情況開展行政督查和內部審計。
各協會、學會、工商檔案館要根據實施方案的要求,參照各項制度制訂本單位相應的制度,推動本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確保制度健全、執行有力、監督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