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的平均工資為多少呢?想必大家都很想了解吧,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各有關委、辦、局,各控股(集團)公司、企業(集團)公司,各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各社會保險經代辦機構:
現將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公布如下:
度全市職工平均工資為92477元,月平均工資為7706元。
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市統計局
延伸閱讀:北京市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解讀
近日,北京市統計局發布了北京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主要數據,其中全市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119928元,比上年增加8538元,增長7.7%;全市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為65881元,比上年增加7192元,增長12.3%。
一、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為工資增長奠定基礎
,北京市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引,緊緊圍繞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全市經濟社會保持平穩健康發展,實現了“十三五”良好開局。初步核算,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89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全市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2015年的10.6萬元提高到11.5萬元。
全市經濟平穩運行為就業人員工資增長奠定了堅實基礎。,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均保持較快增長。城鎮非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在10萬元以上的行業有9個,較2015年增加1個;城鎮私營單位中,年平均工資在5萬元以上的行業有13個,較2015年增加4個。經濟結構調整繼續呈現積極變化,信息、科技等優勢行業發展較好,就業人員工資增長較快。從其他指標看,就業人員平均工資較快增長也能得到印證。,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52530元,比上年增長8.4%;其中占比6成以上的工資性收入增長9.5%。
二、政策因素和供求關系是工資增長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北京市政府不斷完善收入分配機制,增資政策力度較大,為工資的增長提供了政策支撐。如,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由2015年的每小時不低于9.89元、每月不低于1720元,提高到每小時不低于10.86元、每月不低于1890元,保障了中低收入者工資水平的提高。
工資變動體現了勞動力供給與勞動力需求之間的關系,平均工資直接反映了社會人力資源的價格水平。企業用工情況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普遍提高了員工工資、改善福利待遇。
三、城鎮非私營單位與私營單位間、不同行業間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存在差距
城鎮非私營單位和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平均工資存在一定差距,但差距在逐步縮小。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與私營單位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之比由2015年的1.90:1縮小至的1.82:1。
分行業門類看,城鎮非私營單位中,最高行業平均工資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4.60:1,與2015年的5.11:1相比,差距有所縮小;城鎮私營單位中,最高行業平均工資與最低行業平均工資之比為3.67:1,與2015年的3.19:1相比,差距略有擴大。
需要說明的是,平均工資包括了從個人工資中代扣代繳的個人所得稅、社會保險和住房公積金的個人繳納部分;但是對勞動者而言,工資的概念往往是稅后工資、實發工資,因此平均工資水平及增長與個人感受存在差異。此外,平均工資數據反映的是全市城鎮非私營、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水平,由于行業、隸屬關系、單位性質、經濟效益及個人所在的崗位不同等諸多因素,工資水平客觀上存在差異。所以,每個人對平均工資水平及增長的感受也不盡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