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海口
據該排行榜顯示,海口人均薪酬5.3萬元,是最難掙錢的城市,排名第一。
海口也就罷了 江浙粵城市最低薪酬榜單占半
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并非都是高富帥們的聚集地,雖然這些區域的城市沒有墊底,但人均薪酬表現并不佳。它們曾經輝煌,如今卻在逐年衰落“如果你愛他,送他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送他到紐約,因為那里是地獄。”多年前,電視劇《北京人在紐約》的臺詞,向國人勾勒出兩個極端的紐約世界。
從不同角度觀察城市,總會發現一些出乎意料的特質。紐約如此,中國江浙城市也不能免俗。一向在人們印象中屬于高富帥行列、領跑中國的江浙粵城市,不少竟在人均薪酬最低的城市中榜上有名。
根據Wind資訊數據,《投資時報》研究部統計了有十家以上上市公司的城市人均薪酬狀況,獨家推出最難掙錢的20個城市排行榜。
數據顯示,人均薪酬最低、也是最難掙錢的十個城市是海口、蘭州、汕頭、諸暨、南昌、湖州、中山、淄博、哈爾濱和江陰。游離在十強之外,卻也無法擺脫最低人均薪酬20名陰影的其他十個城市依次是蕪湖、張家港、濰坊、佛山、南通、東莞、常州、成都、珠海、貴陽。
在人均薪酬排名最低前20名城市中,有海口、蘭州、南昌、哈爾濱、成都、貴陽等6個省會城市入圍。值得注意的是,佛山、東莞、南通、諸暨等江浙粵城市雄踞半壁以上江山。
它們為什么墊底“
投資時報·人均薪酬最低前20城市”排行榜顯示,海口以人均薪酬5.3萬元成為人均薪酬最低城市。緊隨其后的是蘭州、汕頭和諸暨,均為人均薪酬5萬元俱樂部成員;南昌、湖州、中山、淄博、哈爾濱、江陰等6個城市,位居人均薪酬6萬元行列,為第二低梯隊;蕪湖、張家港、濰坊、佛山、貴陽則入主人均薪酬7萬元的第三低梯隊。
身為國內著名休閑旅游城市,處于沿海優勢區位,更兼具全國最大經濟特區海南省省會的頭銜,海口成為人均薪酬最低的城市,著實讓人咋舌。海口為什么墊底,成為人均薪酬最低的城市?
統計數據顯示,海口23家上市公司中,一半以上分布于農林牧漁、食品飲料、醫藥生物和房地產行業。根據行業數據排名,農林牧漁、食品飲料和醫藥生物均屬于人均薪酬最低的十大行業。
房地產行業雖然進入前十大高薪行業,人均薪酬為10.51萬元,但海口房地產行業卻明顯沒有秉承這一優良基因,呈現出了鮮明地區色彩。區域內4家房地產上市公司中,亞太實業(000691,股吧)、珠江控股(000505,股吧)、正和股份(600759,股吧)3家均低于行業人均薪酬標準。其中,亞太實業和珠江控股的人均薪酬不足3.5萬元,即人均月薪不足3000元,不到房地產行業人均薪酬的1/3.低薪行業薪水低,高薪行業薪水也不樂觀,海口的人均薪酬自然墊底。
分布在汕頭的上市公司行業情況與海口差不多。區域內共有19家上市公司,近1/3屬于輕工制造業,且大部分公司薪酬數值低于行業平均值。而輕工制造是人均薪酬最低行業榜單的季軍,因此,汕頭也遭遇了地區排名上的低迷,成為城市薪酬最低排行榜的季軍。
NO2:蘭州
據該排行榜顯示,蘭州人均薪酬5.61萬元,是最難掙錢的城市之一,排名第二。
江浙粵并非都是高富帥
記者研究發現,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并非都是高富帥們的聚集地,雖然這些區域城市沒有墊底,但不少城市的人均薪酬表現并不好。
排名最低的前20大城市中,廣東省有汕頭、中山、佛山、東莞、珠海等5個城市,江蘇有江陰、張家港、南通、常州等4個城市,浙江有諸暨、湖州等2個城市。在20個城市中,江浙包攬了近三成名額,廣東的城市也占到1/4,江浙粵可謂占據半壁江山。
以珠三角入圍城市為代表,因其經濟發展迅猛,曾被列入廣東“四小虎”行列的中山市和東莞市,此番排名分別為第7名和第16名。另外,佛山也排在14名。作為中小城市,雖然無法與深圳這樣的大經濟特區相比,但這三個城市產業規模并不小。
東莞是繼深圳之后的國內第二大臺資高地,同時也是制造業名城,擁有以電子信息、紡織服裝、家具、玩具、食品飲料等產業為支柱的現代工業體系。其中,電子信息和電氣機械是兩大千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