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保險,是指勞動者在工作中或在規定的特殊情況下,遭受意外傷害或患職業病導致暫時或永久喪失勞動能力以及死亡時,勞動者或其遺屬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一種社會保險制度。下面小編給大家談談2022年貴陽工傷保險條例細則及賠償標準計算方式,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貴陽工傷保險條例細則
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2005年1月20日以第138號政府令公布,根據2013年第15號政府令《貴陽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貴陽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和本辦法規定參加工傷保險,為全部職工或者雇工(以下簡稱職工)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三條市、區(市、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市行政區域內的工傷保險工作。
市、區(市、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所屬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具體承辦工傷保險業務。
財政、審計、工商、安全監管、衛生、食品藥品監督等行政部門以及工會,按照各自的職責,協同做好工傷保險管理工作。
第四條工傷保險實行市級統籌,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規定的銀行建立統一的工傷保險基金收入戶、支出戶和財政專戶;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在規定的銀行設立工傷保險基金收入過渡戶、支出分戶,不設財政專戶。
工傷保險費由市和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分別征收。
第五條工傷保險基金由以下幾個部分構成:
(一)用人單位繳納的工傷保險費;
(二)工傷保險基金的利息;
(三)滯納金;
(四)社會捐贈;
(五)依法納入工傷保險基金的其他資金。
第六條用人單位應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規定,辦理工傷保險登記及相關手續:
(一)已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到繳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二)未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到工商注冊的同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三)中央、省屬在筑企業到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四)非參公事業單位到繳納醫療保險費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
第七條用人單位辦理工傷保險登記后,應當按照國務院《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規定申報繳費,填報工傷保險繳費申報核定表,并提供以下資料:
(一)財務、會計報表及說明材料;
(二)職工工資發放、繳費人員花名冊;
(三)參加工傷保險人員增減明細表;
(四)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有關證件及資料。
第八條用人單位因破產、撤銷、解散、分立、合并以及其他原因發生變更或依法終止工傷保險繳費的,應當自變更或終止之日起30日內,到原登記的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變更或注銷登記。
第九條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應當會同財政、衛生、安全監管部門按照以支定收、收支平衡的原則,結合用人單位工傷保險費使用、工傷發生率、職業病危害程度等情況,依法提出本市分類行業基準費率的具體標準,報市人民政府批準后實施。
用人單位初次繳費執行行業基準費率。二、三類行業基準費率實施一段時間后可依法實行浮動費率,一類行業不實行浮動費率。費率浮動的具體辦法由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會同財政、衛生、安全監管部門另行制定。
第十條用人單位應當以上年度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基數,按照確定的繳費費率標準,按月繳納工傷保險費。
單位職工月繳費基數低于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60%為繳費基數,高于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計入繳費基數。
職工個人不繳納工傷保險費。
第十一條用人單位因宣告破產、撤銷、解散或其他原因終止的,應當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規定,清償其所欠繳的工傷保險費及其利息,并按以下標準為原工傷職工、工亡職工的供養親屬預留待遇費用:
(一)一至四級工傷職工的傷殘津貼和護理費,按其月發放標準預留至法定退休年齡;
(二)一至四級工傷職工的工傷醫療費用,按本市上年度工傷職工平均工傷醫療費用預留10年;
(三)工亡職工供養親屬撫恤金,按月發放標準預留10年。
預留費用一次性交市或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
第十二條工傷保險基金按照以下項目支出:
(一)工傷醫療費;
(二)生活護理費;
(三)一次性傷殘補助金;
(四)一至四級工傷人員傷殘津貼;
(五)喪葬補助金;
(六)供養親屬撫恤金;
(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八)輔助器具費;
(九)工傷康復性治療費;
(十)勞動能力鑒定費;
(十一)工傷認定調查費;
(十二)工傷預防費;
(十三)住院伙食補助費;
(十四)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的交通食宿費;
(十五)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
(十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費用。
第十三條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和職工,其工傷認定由參保登記的市或區(縣、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
未參加工傷保險的用人單位和職工,由用人單位所在地(工商營業執照注冊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單位參保而未給部分職工參保的,發生工傷事故,其工傷認定由參保登記的市或區(縣、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受理,相關待遇由該用人單位承擔。
農民工所在的用人單位在注冊地和生產經營地均未參加工傷保險的,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后,在生產經營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進行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并按《工傷保險條例》的規定依法由用人單位支付工傷保險待遇。
第十四條提出工傷認定申請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由用人單位、職工或者直系親屬、工會組織填寫的工傷認定申請表;
(二)勞動合同文本復印件或其他建立勞動關系的有效證明材料;
(三)醫療機構出具的醫療診斷證明,或職業病診斷醫療機構出具的病歷和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四)職工居民身份證;
(五)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應提供的其他材料。
第十五條依法設立由市社會保險、衛生行政部門和工會,以及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用人單位代表組成的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負責勞動能力鑒定管理工作。常設辦事機構為市勞動能力鑒定中心,設在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勞動能力鑒定的日常工作。
第十六條勞動能力鑒定,由用人單位、工傷職工或其近親屬向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申請,并提供以下材料:
(一)《貴陽市勞動能力鑒定申請表》;
(二)市、區(市、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出具的工傷認定結論;
(三)工傷職工原始病歷、治療資料、診斷及結論,患職業病職工的職業病病歷和診斷證明(或者職業病診斷鑒定書);
(四)職工身份證復印件和照片;
(五)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所需的其他相關材料。
第十七條申請鑒定的單位或者個人對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鑒定結論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該鑒定結論之日起15日內向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提出再次鑒定申請。省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作出的勞動能力鑒定結論為最終結論。
第十八條自勞動能力鑒定結論作出之日起1年后,工傷職工或者其近親屬、所在單位或者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認為傷殘情況發生變化的,可以向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申請勞動能力復查鑒定。
第十九條因工或患職業病初次勞動能力鑒定、停工留薪期、輔助器具配置的確認,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其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未參加工傷保險的職工其鑒定費用由所在單位支付。
一年后復查鑒定,終結鑒定(再次鑒定)、舊傷復發的確認或對市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的停工留薪期、輔助器具配置不服而申請再次確認的,費用由申請人承擔。
第二十條參加工傷保險職工的工傷醫療費用,認定工傷前,先由用人單位墊付。認定工傷后,對已發生的工傷醫療費用,由用人單位到辦理工傷保險登記的市或區(市、縣)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報銷;繼續發生的工傷醫療費用由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與市級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按規定結算。
第二十一條職工因工死亡,其近親屬按《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規定領取喪葬補助金、供養親屬撫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補助金。
第二十二條職工經工傷認定和勞動能力鑒定后,用人單位根據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到市社會保險經辦機構辦理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手續,經審核符合條件的,按規定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辦理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手續須提供以下資料:
(一)工傷保險待遇申領表;
(二)工傷認定結論;
(三)勞動能力鑒定結論;
(四)工傷職工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
(五)工亡職工供養親屬身份及供養關系公證材料或其他證明;
(六)民政部門出具的孤寡老人或孤兒的證明;
(七)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資料。
第二十三條同一工傷事故兼有民事賠償的,原則上按照先民事賠償、后工傷保險支付待遇的順序處理,工傷保險基金不重復支付相應待遇。民事賠償標準低于工傷保險待遇相應標準的,由工傷保險基金補足差額部分。
第二十四條用人單位欠繳工傷保險費期間發生工傷事故,其工傷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由用人單位承擔。從足額補繳欠費的次日起,工傷保險基金按照本辦法的規定支付新發生的費用。用人單位欠繳工傷保險費的,工傷保險基金停止支付該用人單位所有工傷職工的工傷保險待遇。
第二十五條用人單位不辦理工傷保險登記的,由市、區(市、縣)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用人單位處應繳工傷保險費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對其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處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六條用人單位未按時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的,由市、區(市、縣)社會保險費征收機構責令限期繳納或者補足,并自欠繳之日起,按日加收萬分之五的滯納金,滯納金并入工傷保險基金;逾期仍不繳納的,處欠繳數額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罰款。
第二十七條本辦法自2月1日起施行。
二、貴陽工傷保險賠償標準計算方式
賠償項目 | 賠償標準 | 賠償機構 |
醫療費 | 按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支付。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伙食補助費 | 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具體多少元一天可智能AI工傷計算器查看】 | 工傷保險基金 |
交通、食宿費 | 到統籌地區以外就醫產生,由統籌地區人民政府規定。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兩地往返交通費憑據報銷)】 | 工傷保險基金 |
康復治療費 | 須到簽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治療,按工傷保險診療項目目錄、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工傷保險住院服務標準支付。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工傷醫療期工資 | 工資福利待遇不變,不超過24個月。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三條。】 | 用人單位 |
生活護理費 | 生活護理費分為評殘前和評殘后,評殘前(住院)經醫院開具證明由用人單位負責護理,如未護理按照當地護工的工資支付;評殘后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準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按月支付。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四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輔助器具費 | 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二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一次性 傷殘補助金 | 一級傷殘為27個月的本人工資; 二級傷殘為25個月的本人工資; 三級傷殘為23個月的本人工資; 四級傷殘為21個月的本人工資; 五級傷殘為18個月的本人工資; 六級傷殘為16個月的本人工資; 七級傷殘為13個月的本人工資; 八級傷殘為11個月的本人工資; 九級傷殘為9個月的本人工資; 十級傷殘為7個月的本人工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三十六、三十七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傷殘津貼 | 一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90%, 二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5%, 三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80%, 四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5%。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五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五級、六級傷殘,保留勞動關系,由用人單位安排適當工作。 難以安排工作的,按月發給傷殘津貼。五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70%,六級傷殘為本人工資的60%。 傷殘津貼實際金額低于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補足差額。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六條。】 | 用人單位 | |
一次性 傷殘醫療補助金 |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貴州省標準 五級傷殘36個月,六級傷殘26個月,七級傷殘12個月,八級傷殘9個月,九級傷殘6個月,十級傷殘3個月。 基數為當地平均工資。 【依據:貴州省關于貫徹實施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有關問題的意見,第六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一次性 傷殘就業補助金 | 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規定。 貴州省標準 按照工傷職工距法定退休年齡的剩余月數計算,五級傷殘最高36個月,最低11個月;六級傷殘最高26個月,最低8個月;七級傷殘最高12個月,最低4個月;八級傷殘最高9個月,最低3個月;九級傷殘最高6個月,最低2個月;十級傷殘最高3個月,最低1個月。 基數為當地平均工資。 【依據:貴州省關于貫徹實施新修訂《工傷保險條例》有關問題的意見,第七條。】 | 用人單位 |
喪葬補助金 | 6個月的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供養親屬撫恤金 | 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一次性 工亡補助金 | 上一年度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 故2022年度一次性工亡補助金標準為47412元×20=948240元。(全國一口價)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九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下落不明 供養親屬撫恤金 | 配偶每月40%,其他親屬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兒每人每月在上述標準的基礎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養親屬的撫恤金之和不應高于因工死亡職工生前的工資。 【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一條。】 | 工傷保險基金 |
三、貴陽工傷保險相關文章分享
(1)、2022年貴陽工傷保險賠償標準比例,貴陽工傷賠償標準一覽表
雖然木有人希望遭遇工傷,但一旦發生了,還是要維護好自己的權益!為便于大家對工傷保險政策法規的理解,維護廣大職工工傷保險權益,工傷是工作傷害的簡稱,也稱作“職業傷害”。“工傷”的概念是1921年國際勞工大會上通過的公約中提出的,是指“由于工作直接或間接引起的事故傷害”。因此,“工傷”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過程中發生的事故傷害和職業病傷害”。工傷需要通過法律法規程序進行認定。那么些...查看更多
(2)、2020年最新貴州貴陽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貴州貴陽工傷保險實施辦法已經出臺實施了,具體內容如何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貴州貴陽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貴陽市人民政府常務會議通過,2005年1月20日以第138號政府令公布,根據2013年第15號政府令《貴陽市人民政府關于修改〈貴陽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的決定》修正)第一條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查看更多
(3)、2020年貴陽工傷死亡賠償標準,貴陽工傷保險條例全文【修訂版】
一、2017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623900元計算公式:31195元/年20年=623900元31195元為2017年全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第39條注:2015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28844元/年20年=576880元;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26955元/年20年=539100元;2013年一次性工亡補助金為24565元/年20年=491300元;2012年一次...查看更多
(4)、2020年貴陽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貴陽市工傷保險實施辦法 第一條 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的職工獲得醫療救治和經濟補償,促進工傷預防和職業康復,分散用人單位的工傷風險,根據國務院《工傷保險條例》,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本市行政區域內的企業、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和有雇工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用人單位)應當依照國務院《工傷保險條...查看更多
(5)、貴陽工傷保險賠償標準金額
貴陽工傷保險賠償辦理指南賠償標準1、造成一般傷害(未達到殘疾)的賠償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2、造成傷殘的賠償醫療費、傷者住院期間的伙食補助費、生活護理費、工傷期間的工資、交通食宿費、輔助器具費、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傷殘津貼、一次性工傷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就業補助金。3、造成死亡的賠償喪葬補助金、一次性傷亡補助金、供...查看更多
(6)、貴陽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材料有哪些?
貴陽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材料有哪些?辦理工傷保險待遇申請手續須提供以下資料:(一)工傷保險待遇申領表;(二)工傷認定結論;(三)勞動能力鑒定結論;(四)工傷職工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五)工亡職工供養親屬身份及供養關系公證材料或其他證明;(六)民政部門出具的孤寡老人或孤兒的證明;(七)市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資料。同一工傷事故兼有民事賠償的,原...查看更多
(7)、貴陽學生在實習期間遭受傷害可享受工傷保險待
8月起,貴陽市將實施學生實習期間參加工傷保險的工作,這意味著一旦學生在實習期間遭受事故傷害或患職業病,均可進行工傷認定。據了解,以往,實習生發生工傷,其賠償并不能按照《工傷保險條例》來進行,實習生的工傷維權面臨一種尷尬境地。從本月起,這一情況將得以改觀,貴陽市開始實施大中專院校、技工學校、職業高中等學校學生實習期間參加工傷保險工作。實習生工傷保險費按照上年度統籌地區城鎮單位(含城鎮私營...查看更多
(8)、貴陽民工沒保險 出事單位支付其工傷保險待遇
2月1日起,貴陽市將實施修訂過的《工傷保險實施辦法》。該《辦法》首次明確農民工的工傷保險相關政策,如果農民工所在單位沒有參加工傷保險,一旦農民工發生工傷,將由用人單位支付其工傷保險待遇。據了解,即將實施的《工傷保險實施辦法》擴大了繳納工傷保險費用人單位范圍,將事業單位、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基金會、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組織納入了工傷保險范圍,并將工傷預防費、住院伙食費、統籌地...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