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根據位次法填報志愿
以考生位次為4462為例,如果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上部,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4000-10000,這所大學可以作為保底院校,如果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中間,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2000-8000,這所大學可以作為比較穩妥的院校填報,如果考生的位次處于這所大學位次區間的下部,假如某所大學的歷年招生位次區間是1000-5000,這所大學的錄取可能性就比較低了,可以作為沖一沖的院校填報,當然也可以沖刺大學招生最低位次在4000左右的院校。
2、按位次填報志愿方法
位次不同于名次。名次是同分同名次,這是通用概念,就是你與同學考了同一個分數,從名次上講就是相同名次。而位次,則是將同分的考生人為地分成不同位次,浙江省的人為劃分的標準就是:文科類考生按語文、文科綜合、數學、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理科類考生按數學、理科綜合、語文、外語的科目順序逐個對分數進行排序。位次是從管理方面考慮的,就是沒有相同的位次了,一個位次對應一個考生了。
位次對于志愿填報沒有參考作用,打個比方,浙江省理科第一批630分的有5000人,按位次來區分,就變成有5000個位次,你可能列為第1位,也有可能列為第5000位,這個第1位與第5000位看起來第1位的考生成績上要有優勢的多,實際上是同一水平,就樣私服容易誤導考生。
名次是從成績優劣方面考慮的,就是同分同名次,這樣任何考生從名次上就能了解自己真實地處于什么位置,我是第一名,我就是最好的,我們同分,我們是同一條件,處于同一位置。就算理科第一批630分的有5000人,按名次就是同一個名次,沒有區別。在志愿填報時一定要發名次作為參考。
3、用位次法填報志愿的步驟
1、查詢自己的高考成績,部分省份會直接顯示位次,如果沒有直接顯示位次,則需要對照一分一段表查出自己的位次。
2、根據高考位次,對照前三年的一分一段表,查出這個位次對應近三年的高考分數和位次區間。
3、將此分數分別上浮5分,下調15分,得到成績的區間,并以此來篩選出對應的學校,參考院校類型,地理位置等因素,初步選出自己的目標大學。
4、結合專業的熱度,就業情況以及興趣愛好,逐個在目標院校中查詢專業近三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同樣結合一分一段表來查詢這些專業近三年的錄取位次的區間。
5、以自己的高考位次為準,如果位次處于目標大學和專業近三年位次區間靠前的位置,就代表這些專業和院校是相對比較穩妥的選擇,如果是靠后,那么錄取的把握一般不會很大。
6、最后篩選剩下的大學以及專業,就可以用來填報志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