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認為復讀生的存在是對應屆生的不公平。確實,普通高三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參加一次高考憑成績確定自己的未來,可復讀生卻多了一年復習時間,曾經學過的內容再來一次,自然學得得心應手。
一、復讀生對應屆生不公平嗎
高考復讀,一直是熱門的爭議話題,尤其隨著社會越來越認可高學歷,參加高考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應屆生的競爭尚且激烈,“有經驗”的復讀生更是成為強有力的競爭者,因此很多家長對復讀生都存在抵觸的心理。
不少家長認為復讀生的存在是對應屆生的不公平。確實,普通高三學生通過三年的學習,參加一次高考,憑成績確定自己的未來,可復讀生卻多了一年復習時間,曾經學過的內容再來一次,自然學得得心應手。
并且大多數學生在初次參加高考的時候都是心情忐忑的,甚至往年也能聽到有心理素質差的在考生在考場昏倒的新聞,而復讀生參加過一次,自然在心理和經驗上都平穩了不少。
另外,復讀生在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教育資源。不是所有復讀生都是因為沒考上大學而復讀,更多的是因為錄取的大學不理想,很多都是高分的復讀生,即便他們沒有到錄取的大學報道,但是也占據了一個名額,對于想要報同樣大學的考生來說失去了一個機會。
甚至有不少中學為了提高升學率,會單獨成立一個特殊的班級,把這些高分復讀生聚集在一起,給他們全校最好的資源,對于普通的學生來說,這無疑是占用了教育資源。
二、復讀的學生一般是哪些情況
1、在高考期間由于健康,心態或狀態等原因,導致發揮失常,高考成績低于平時模擬成績很多的學生。
2、考運不好,如某一年高考物化較難對選擇物、化的考生極不公平,導致不少原來準備沖刺名校的優秀生沒考好。選擇物、化的考生一般較聰明,這類考生復讀一年沖刺名校的成功幾率極大,復讀有名牌的希望,不復讀將極其可惜。
3、填報志愿失誤,導致落榜的考生。
4、距理想的名牌大學35分以內的學生。
5、不懂高三復習方法、學習無策略無計劃無體系,沒有充分利用好高三這一年的考生。
6.有強烈的學習愿望,有理想,有恒心,心理承受力較強,能夠克服復讀的艱苦的考生。
7、自身學習態度端正、刻苦用功,但由于原學校高三師資力量薄弱,導致學習方法不科學、備考方向錯誤、高考成績不佳的學生。
8、高一高二學習不夠刻苦、態度不端正,等到高三幡然醒悟卻感覺太遲的考生。
9、是高考成績可以上大專或普通本科,但考生心中裝的是本科夢或對名牌大學情有獨鐘,也決定復讀。
10、無奈考入不理想的大學或極不喜歡的專業,進大學后長時間難以適應大學生活的學生,大學里很多學生就是因此而消沉、墮落,而很多毅然退學復讀的學生,卻實現了理想。
11、原本基礎很差,但下決心復讀要把基礎補上來,來年再考;
12、在高中前兩年放松了學習,到了高三下學期才開始努力,成績有明顯進步,雖然沒有考上大學,但樹立信心,認為復讀一年后肯定能考上;
13、認為自己有實力,只不過高考沒有發揮好,希望復讀再給自己一次機會;
三、什么樣的復讀生能夠成績進步
1、智力和基礎都很好,就是高中沒有好好用功的學生,有進步的可能。
2、感覺有很多勁還沒有使出來,已經看到進步的希望了,只是時間不夠用的學生,這屬于潛力巨大的學生,有大幅進步的可能。
3、定位清晰,矢志不渝,復讀期間不動搖,計劃合理,執行力強,復習效率高,肯下功夫的學生。
4、復讀班里學習氛圍很好,周邊同學復讀決心大,信心足,個個躊躇滿志,老師經驗豐富,能夠給予適時地幫助。
5、心情開朗,能夠把壓力轉化為動力,不覺得復讀丟人,對自己很有信心的學生。
其實,凡是有復讀心思的學生,都是覺得自己今年不甘心,自己還有勁沒使完,想東山再起的,有這個基礎,就有了進步的可能。只是,復習的過程其壓力之大,難度之大,一般過自己的預期,有很多同學就此敗下陣來,復讀會失敗。復讀的孩子可以在課外報一個輔導班,這樣會針對自己比較弱的知識點分析問題和補習,這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