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福建卷)
文科綜合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兩部分。答題前,考生務必在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試卷上無效。
3. 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卸載答題卡上,寫在試卷上無效。
4. 考試結束,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非選擇題)
本卷共36小題,每小題4分,共14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圖1示意我國某地循環農業生產模式。讀圖完成1-2題。
A.季風水田農業
2.該生產模式的農產品深受消費者青睞是因為
A.價格低廉
1.D
2.C
【解析】
試題分析:
1.圖示該地既種植水稻,發展種植業,又飼養牛羊,發展畜牧業,因此屬于混合農業;而季風水田農業、乳畜業和大牧場放牧業等都屬于單一農業生產類型.故選 D。
2.該生產模式不適用化肥,所產農產品無污染,綠色優質,深受消費者的青睞:而農產品的價格不會低:農產品的新鮮程度與該生產模式無關:消費者青睞的是農產品的質量,而不是農產品的種類。故選C。
【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農業生產地域類型、生態農業的優勢
【名師點睛】混合農業是一種在同一農場中將兩種或兩種以上農業生產類型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農業生產地域類型,且每一種農業生產類型的規模相當。所以判斷是否屬于混合農業,一是看該地農業生產類型的多少,二是看每一種農業生產類型是否達到一定規模。生態農業的生產以資源的永續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為重要前提,根據生物與環境相協調適應、物種優化組合、能量物質高效率運轉、輸入輸出平衡等原理。通過食物鏈網絡化、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充分發揮資源潛力和物種多樣性優勢,建立良性物質循環體系,促進農業持續穩定地發展。在整個生產過程中,減少化肥、農藥的投入,使農產品綠色無污染。
A. ①②
4.該區域當年水分累積虧損最為嚴重的月份是
A.3月
3.A
4.B
【解析】
試題分析:
3、蒸發量的大小受氣溫和降水的影響。圖示時段的氣溫上升,降水增多;而無法判斷風力的大小;降水增多表明云量增加,故選A。
4、降水量小于蒸發量為水分虧損,圖示3 一 6 月份均為虧損,所以累積虧虧損量 6 月份最多;而其它月份沒有出現虧損。故選B。
【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曲線圖的判讀、聯系有關氣候知識。
【名師點睛】讀圖的一般步驟①看圖名,圖名是一幅圖的靈魂所在,它直接表明了這幅圖要反映的主題。因此,在做有圖的題的時候,首先要看圖名,這樣有助于我們確定考察方向、及時調動和回憶相關知識。[來源:學|科|網]
②看圖例,圖例能夠告訴我們地圖中各個事物所代表的地理意義以及各個地理事物之間的聯系,幫助我們準確的理解地圖想要表達的具體內容。因此,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看好圖例,扣準點是保證高分的重要條件。③看圖注,有部分地圖,除了圖名和圖例外還會有一些文字的注釋。這些注釋往往會是我們解題時重要的突破點和切入口,所以,讀圖的時候一定要仔細認真,不能錯過地圖所要傳遞的信息。④提取圖示信息,圖示有價值的信息是我們解題關鍵,把有價值信息標注出來,便于分析其規律性。⑤回歸材料、找遺漏點,在所有的地理高考題中,題目呈現的方式幾乎都是圖文結合的。在答題時,除了地圖中所反映的知識點外,還要回歸材料,認真研讀,從材料中提取相關信息點,避免知識點的遺漏,同時,一些比較難、偏的題,材料里面還往往隱藏著解題的突破點。因此,所有的讀圖題最終都要回歸材料。
一個國家中某種商品出口的比較優勢程度用R值表示,R值越大表示該商品出口的優勢越強。表1為2005-2012年中國、東南亞Y國出口商品比較優勢前六位的R值。讀表完成5-6題。
A.工業品比較優勢強
6.決定Y國鞋子、服裝出口優勢的生產要素是
A.科技
5.A
6.C
【解析】
試題分析:
中國和Y國出口商品中,工業品都占有一定的優勢,且中國的工業品所占比重較大;而中國農產品出口量小,Y國的農產品的出口優勢較強。故選A。
鞋子和服裝屬于勞動密集型產品,而Y國有大量廉價勞動力;而鞋子和服裝需要技術水平較低,資金較少,原材料在生產成本所占比重較小,且并不一定由當地供應。故選C。
考點:工業生產[來源:Zxxk.Com]
【名師點睛】勞動密集型產品需要的勞動力多,所以勞動力工資在生產成本中占較大比重。而人口密度大,經濟發展水平低的地區,勞動力工資水平低,那么,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生產成本低,同樣的經濟效益,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大,出口優勢強。
圖3示意我國不同生育率方案預測的2050年人口結構。讀圖完成7-8題。
A.人口性別比
8.從我國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判斷,三種生育方案
A.a方案較合理
7.D
8.B
【解析】
試題分析:
7.圖示表明人口的性別比相差不大,老年人及青壯年人口比重有一定的差異,但是少年兒童比重差異最大,a方案比c方案小得多。故選D。
8.a方案少兒比重太小,將來會出現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和老齡化問題;c方案青壯年人口比重較小,社會負擔過重;而b方案老年人口比重、青壯年人口比重和少兒人口比重都較合適。故選B。
【考點定位】本題主要通過人口金字塔圖,判讀人口結構。
【名師點睛】人口金字塔圖的類型、特點及判讀方法:一、人口金字塔圖的類型及特點掌握人口金字塔圖的結構特點,明確人口金字塔圖的類型及其內涵,是準確解讀人口金字塔圖的基礎。人口金字塔圖又稱人口性別年齡金字塔圖,它是一種表示一個國家或地區人口年齡、性別構成的塔狀條形統計圖。金字塔的每一層代表一個年齡組的人口,上部代表老年人,下部代表少年兒童,中間部分代表青壯年;左半部分代表男性,右半部分代表女性;橫條的長度表示某年齡組男性和女性人口的數量及其在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百分比)。根據人口金字塔圖所反映的人口年齡構成特點,可將其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擴張型??下寬上窄,呈真正的金字塔形;靜止型??各年齡組人口的比重大致均衡;收縮型??底部收縮,上部變寬,金字塔已經變形。
圖4示意某地的等高線分布,從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層均由老到新。讀圖完成9-10題。
A.背斜谷
10.若a、c兩河的支流相連,則流量顯著增大的地點是
A.①
9.A
10.B
【解析】
試題分析:
9. 從巖層的新老關系分析,X地屬于中間老,兩翼新,判斷為背斜,從地貌分析,屬于河谷,因此X地為背斜谷。故選A。
10.從等高線分析,兩河支流相連處,c河的地勢高,河水應由c河流向a河,又②地位于下游河段,所以水量會顯著增加;而①④位于上游,水量不變,③河段位于c河的下游,水量會減小。故選B。
【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地質構造判斷、等高線判讀。
【名師點睛】根據巖層的新老關系判斷背斜和向斜,背斜為中間巖層老,兩翼巖層新;向斜為中間巖層新,兩翼巖層新.依據等高線判讀地形名稱:①山頂:也可稱山峰,山嶺。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數值中部高四周低,則中部為山嶺。②山脊: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高處向低處彎曲的地方。③山谷: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由低處向高處彎曲的地方。④盆地: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數值中部低四周高,則中部為盆地。⑤鞍部:等高線地形圖中,兩個相鄰的山嶺之間相對較低處。⑥陡崖: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相交的地方 ⑦陡坡與緩坡:同一等高線地形圖中,等高線密集處為陡坡;等高線稀疏處為緩坡。不同等高線地形圖中,要根據比例尺確定。
圖6為某攝影愛好者在圖5中廣袤草原上拍攝的“日出”美景。讀圖完成11-12題。
A.東南
C.東北
12.拍攝“日出”美景的地點是圖5中的
A.甲
11.D
12.C
【解析】
試題分析:
11.圖示廣袤草原應位于等高線稀疏區域,接近赤道附近,當地日出時間應為6時,該區域位于東二區,與北京時間相差6小時,所以日出時,北京時間為12時;又因7月,日出東北,1月日出東南方。故選 D。
12.從等高線分析,圖中甲、丁兩地東側地勢較高,不能看見日出景觀;乙地惱近湖泊,不屬于廣裹草原;而丙地等高線稀疏,屬于廣裹草原,且東南側視野廣闊,是拍攝日出的最佳地點。故選 C。
【考點定位】本題主要考查時間計算、日出方位、等高線地形圖判讀
【名師點睛】區時的計算方法:①先確定當地的時區和區時。②找出另一城市所在的時區。③計算出兩個城市之間的時區差,即為區時差。④根據東早西晚的原理,計算出另一城市的區時,當要計算區時的時區位于已知時區的東邊時,在已知時區的基礎上加時區差,反之則減時區差。日出方位判斷:當太陽直射北半球時,東北方向日出;當太陽直射南半球時,東南方向日出;當太陽直射赤道時,正東方向日出。
A.過去發生的一切事件
B.過去事實的文字記載
C.記錄過往事物的書籍
D.代代相傳的文化形式
14.《景德鎮陶錄》記:“唐武德中,鎮民陶玉者載瓷入關中,稱為假玉器,且貢于朝。于世昌南鎮瓷名天下”。《江西通志》載:“景德鎮……水土宜陶。宋景德中始置鎮,因名“。材料反映了
A.唐時瓷都景德鎮已馳名天下
B.陶玉身份為官營手工業者
C.該產品工藝精美暢銷海內外
D.陶玉追求產品的知名度
15.元初,中書省“省規”:三日一奏事,軍國事務不拘于此限;定時由首領官排定需議事項,逐項討論,事關重大且意見不同時將實情稟奏皇帝。這表明中書省
A.專為處理軍國急事而設
B.強調集體議決防止大臣專權
C.通過分割權力強化相權
D.任何決策之事實時稟報皇帝
16. 關漢卿在《關大王獨會單刀會》中,描繪關于面對大江的滾滾波濤,仗刀臨流。曲中唱到:“大江東去浪千疊……駕著這小舟一葉……可正是千丈虎狼穴……我覷這單刀會似賽村社”。對該作品理解有誤的是(
A
C 嚴厲斥問顛倒黑白的世界
17. 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今將靜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產,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風俗可善也”。在此,顧炎武強調(
A
C
18.圖8為中國1952??1960年工農業總產值變化圖,對此分析符合史實的是(
C
D大躍進使工農業總產值增長呈現背離狀態
19.托馬斯?卡倫德寫道:“在歷史的某個時刻,在歐洲?窄的一隅,生活著近百萬陸地和海島居民,他們所擁有的自然資源極其匱乏,卻創造出了最原創、最絢麗的文化、商業、社會秩序和政治……聞名遐邇”。材料反映的是
A.古希臘文明
20.圖9、10、11是有關美國邦聯政府、議會與州關系的一組漫畫。該組漫畫反映了
A.邦聯政府擁有征稅權與財政權
C.邦聯政府各項活動須聽命于各州
21.17世紀上半葉,歐洲國家紛紛到亞洲進行殖民活動,引發了亞洲海上貿易格局的變化。對此,表述正確的是
A.荷蘭通過設立據點控制東亞海上商路
C.歐洲殖民擴張迫使中國放棄海禁政策
22.16、17世紀歐洲學者質疑、改變和放棄了歐洲所繼承知識中最神圣化的知識。科學革命的思想巨變使他們重新考察和描述宇宙的性質及其力量。在這里,對宇宙的性質及其力量作出“革命”性描述的理論是
A.進化論
23.列夫托爾斯泰被列寧譽為“俄國千百萬農民在俄國資產階級革命快到來時候的思想和情緒的表現者”。材料表明,托爾斯泰是
A.農民運動的引領者
C.批判現實主義作家
24.表2為20世紀前期中國對外貿易出入超變動表。表中數據變動可以用來佐證A.美國逐步加強對華經濟侵略
C.法國強化對華轉嫁經濟危機
25.法修正案草案經歷全國人大全委會“一審”??公開征求意見??“二審”??再次公開征求意見,最后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接受“三審”。此過程表明
①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
③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
A.①②
26.規范黨內生活,到鐵面問責嚴格執紀;從亮短揭丑的民主生活會,到重拳破除各種潛規則。黨的十八大以來,守底線、講原則、重法治成為新常態,這有利于廣大黨員
A.牢記黨的宗旨,發揮先鋒模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