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迅猛增長和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農村生活水平及生活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隨之而來的生活垃圾污染開始侵蝕農村,山清水秀逐漸被污染,妥善處理農村垃圾,凈化鄉村美好環境,是新時期新農村建設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農村生活垃圾的基本概況。
1、池塘、洼地、溝渠成為天然的垃圾填埋場,村內有一定數量的池塘、洼地和溝渠,往往它們的走位變堆放著一堆堆的垃圾,甚至在池塘的水面上還漂浮著一些塑料、紙片、樹葉等。這些垃圾是村民每天從家里清掃出來的生活垃圾,垃圾在堆放地日積月累就成了一個個“小山包”,垃圾還是沒有得到及時的處理。結果是池塘、洼地和溝渠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2、村舍前后樹蔭下垃圾隨處可見在農村,村民一般會在房前屋后栽種一些樹木,可沒想到的是,這些本來代表“凈’ 的綠樹卻成了垃圾場。只要細看,就會發現,樹下往往會堆放著許多垃圾,如塑料袋,紙屑,果殼等。當有風的時候,這些垃圾就會”隨風起舞”;3、垃圾隨農家肥進入農田雖然近年來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農村的機械化作業在逐漸增多。但傳統的耕作方式并沒有完全被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所取代,還有部分村民家里養著者耕牛,同時農戶家里一般也會養一些雞、鴨、豬等禽畜。受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影響村民不會輕易將禽畜的糞便丟棄,而是沿襲傳統的習慣用禽畜的糞便來漚農家肥。一些村民在處理家庭垃圾的時候,為了方便,便會直接將垃圾丟棄在院子里的漚肥池里,當農家肥、被運往農田的時候,塑料等垃圾便隨之一起進入農田。
(二)目前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現狀及成因
1、處理方式單一。目前農村生活垃圾主要采用兩種方式。一是隨意丟棄、放任自流。大部分村民都是將生活垃圾往大街上隨地傾倒,毫不考慮自身的影響。二是指定專人把各戶生活垃圾收集于村莊附近,等存到一定量時,再運到稍遠地方進行簡單填埋,即選定場址后,不做任何防護措施,直接進行填埋、生活垃圾主要是隨意丟棄、放任自流,沒有統一的管理和規劃,導致垃圾生活泛濫;2、村民對于環保知識的認識不到位。金坪鄉主要是以務農為主,收入水平很低,人均年收入 2400元左右,加之物價上漲。在這樣的條件下,他們更多是考慮如何提高自己的收入,而對環境問題視而不見。農民這種狹隘的觀念是由于其自身收入低,且受教育程度不高,對環境保護的意識較淡薄所造成的,許多農民更不會把環境保護和自己的行為聯系在一起。正是由于這種認識使得生活垃圾遍及農村的各個角落,殊不知他們的行為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3、農村生活垃圾處理設施的供給不到位。這些提供垃圾處理服務的行政村的基本做法是:在村內根據本村村民居住的集中程度和規模放置垃圾桶, 村民將自家產生的垃圾投放到垃圾桶內, 村內聘用本村村民作為保潔員和垃圾運輸員, 保潔員定期清掃村內的主要道路和河流內的垃圾, 垃圾運輸員負責將垃圾桶內垃圾清理運至垃圾填埋場;4、農村技術條件的限制。農村由于經濟發展水平的限制技術,技術水平低下。我國的垃圾處理技術在很多的方面還剛剛起步, 現有技術條件使我國根本沒有其他更先進的垃圾處理方式可選擇。在人口和公共資源集中的城市可以承受的先進垃圾處理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成本, 在農村則是農民無法承受的。一方面,農村農民收入與城市相比收入仍然很低, 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的問題尚未完全解決, 地方財政難有農村垃圾處理的預算, 買不起垃圾處理設備, 建不起廠房; 另一方面,由于農村垃圾種類很多, 分類處理成本高, 地域廣, 運輸成本高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的運營成本而讓人望而卻步。經過調查得知,目前金坪鄉村民年平均收入才2400元左右,而且地方財政都用在了一些工程建筑上,很難對于農村生活垃圾進行資金撥付,加之經濟技術落后使得生活垃圾問題遲遲得不到處理、
(三)農村生活垃圾的處理對策研究
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的垃圾處理問題越來越嚴重,嚴重損害了村民的身體健康和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解決這一問題迫在眉睫。但是農村垃圾從產生到處理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要合理解決農村生活垃圾問題就必須處理好農民、政府、市場這三之間的關系,它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1、 提高村民的環境保護意識。目前全國有超過半數村民沒有環境保護意識或者根本意識不到自己隨地傾倒垃圾對于環境的危害,因此很有必要加強對于村民環境保護意識的宣傳教育。讓農民和農村基層干部熟悉和掌握一些環境保護常識,充分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質的污染物會給環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處理方法。在垃圾處理過程中,要使用創新的方式來提高農民對垃圾有效處理的積極性,引導村民從自身做起,提高農村參與垃圾治理的積極性,共同把農村垃圾管好;2、實施垃圾分類收集, 選擇適宜的垃圾處理方式, 提高回收利用率和垃圾資源綜合利用水平。目前金坪鄉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主要是衛生填埋,集中焚燒。提倡分類收集的技術政策在現階段還是適用的。目前國際上通常所用的填埋、焚燒、堆肥三種主要垃圾處理技術, 都是以垃圾分類收集為前提, 這也為實現生活垃圾的綜合利用和重復利用提供了條件;3、建立完善的制度保障,使得農村的垃圾處理在基層得到妥善處理。建立完善的制度對于村民的垃圾處理進行規范管理很有必要,通過立法手段,確立垃圾產生者對垃圾的產生、收集、清運、處理中的行為規范、義務和權利,明確垃圾產生者對垃圾處理必需承擔責任。現階段我國農村居民對垃圾合理處理的意識不是很強,農民還是會按照原來垃圾處理方式慣性來處理目前的垃圾。在這種情況下建立適當的懲罰制度,對隨意傾倒垃圾等行為進行懲罰,以規范垃圾處理行為,有利于農村垃圾有效處理;5、加大政府財政和稅收資金對于處理農村垃圾的投入力度。長期以來,我國存在著嚴重的城鄉二元發展模式,使政府長期以來有著強烈的非農偏好。因此農村的各項基礎設施非常落后。出現了各種問題之后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所以也就擱置下來沒有得到妥善處理。可見將強政府的財政支持的力度對于解決農村的生活垃圾處理解決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總之,我國農村各地區的經濟狀況相差很大,各地的生活條件又有極大的差別,排放的垃圾種類和數量也有很大的不同。對垃圾的處理需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支持,因此,各地區要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適合本地區的垃圾處理措施,減少垃圾對農村生態環境的進一步破壞。解決好這一問題需要政府、企業和農民的全面參與和支持,最終使農村有一個美好的環境,從而實現農村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