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調查對象:某某校中小學生
2. 調查方式:班級集體談話(注:由于小學生書面能力有限,把問卷調查轉變為談話;為節約時間,采用集體問答)
3.調查結果:
(1)你們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嗎?為什么?
約70%的學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為想考試考得好成績,25%是想學得更多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想通過作業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因為回家沒作業就沒事情做,約10%是因為家長要求每天都有作業,而還有少數學生說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約30%的學生希望沒有家庭作業。其中近一半是因為想回家有時間玩,少部分學生說不想做作業,而其中約有40%的學生是因為家長回家還要另外布置作業和上輔導班或興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業的情況下能取得好成績,你們還希望有家庭作業嗎?為什么?
這項調查結果出乎我得意料,有近80%的學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其中65%的學生說如果不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會布置更多的作業或上更多的輔導班!而其中還有部分學生是怕考試考不好,極少數學生說回家寫作業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或其他類似的積極原因。
20%學生說太好了,這樣就爽了!
(3)你希望老師布置多少作業?(大概要做多長時間)
基本上學生希望每門功課需要半小時。其中大部分學生會說如果時間太少家長會認為沒有認真做,部分家長甚至懷疑是在學校抄別人作業的。
(4)如果老師不布置作業,回家后家長也沒有安排任務,時間由你自己支配,你會做什么?
這個問題剛問完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做什么。只有極少數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自己去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或發展自己的興趣。在他們的引導下,多數的學生答案和他們類似。但還有部分學生說痛快的玩。
4. 調查分析:從上面的調查結果看出,增效減負中的減負并沒有真正的實施奏效。現實是每天老師依然像以前一樣布置作業,這一現象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因為家長會給學生加壓,他們會布置更多的任務。沒有家長的配合,減負實施不了;而從調查中我們還看出了學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成績,對減負有不信任感,這也是間接地不信任老師的能力。
5. 思考與建議:在上個月我本著“減負最終目的是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個月沒布置作業,本打算一直不布置作業的,但由于有家長強烈建議要求布置作業,最終放棄這一減負形式。但通過上一次的小測試我們班的成績還行。這說明如果有家長,有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減負增效是可以實施奏效的。童年時應該是快樂的時代,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從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重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沒有機會去支配自己的時間,由此我想到大一學生剛“解放”后的那種迷茫表情和小學生那種迷茫表情的相似。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做自己有意義的事,讓他們學會用時間。總之,我們應該呼吁社會支持增效減負,同時用自己的責任和家長積極配合實施增效。
為了把小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拯救出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玩耍時間,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要“減負”。學生的負擔有二:一是課業負擔;二是精神負擔。為什么會有如此沉重的負擔,也來源于兩個方面:一來自家長;二來自學校。眾所周知,面對升學的競爭,就業的壓力,家長、學校對學生施加了更多的壓力。不打好基礎就會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階段,家長們就非常重視子女的學習情況,他們“望子成龍”心切,節假日,雙休日送子女上輔導班,做習題,把時間安排得緊緊的,孩子們哪還有玩的時間啊!在家長們的教育下,現在的孩子思想過早地成熟,想著進重點中學,上名牌大學,哪還有以前我們兒時的那份純真,快樂。但是這份壓力的真正來源還是社會,現今社會用人制度過分追求高學歷,使家長對子女的今后就業問題產生了擔憂,如果進不了名牌大學,面臨的就業問題就會更大,因此,他們不得不在現在讓子女們承受這“不能承受之重”。而學校里師生的負擔來自統考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 “減負”已是個老話題,可為什么學生的負擔沒有減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處?首先,減輕學生負擔的規定,家長們并不領情,反而有不少家長增加了擔憂。他們擔心現在進行的快樂教育,到時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績的結果。面臨的情況是小學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別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學就沒戲,這是一環扣一環,哪環松了也不行。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就是學校放松了不少家長也會給孩子暗地里加碼,那反而是一種更可怕的競爭、更可怕的壓力。這幾個學期,我校為了給學生減負,沒有征訂“每課一練”等作業本,但是家長們自發去書店購買。有些家長甚至認為老師在“偷懶”,在家長會上提出要增加作業量。“減負”后大多數的學生的課余時間多了,但有了這么充裕的時間,有的學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電腦,看電視,于是家長們又對“減負”產生了擔心。
要做到真正的“減負”,師生過重的精神負擔要減,機械性的、懲罰性的、累死人的作業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課業負擔不能減。目前有些學校的“減負”出現令人憂慮的傾向:借口“減負”隨意刪減教學內容;借口“減負”隨意修改教學計劃;借口“減負”隨意減少教學時間。甚至,“減負”成為個別教師工作不負責任,降低教學要求的理由。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還沒有完全改變的情況下,真正能為學生“減負”的方法只有一條,就是學校要走“輕負擔,高質量”之路,教師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教學改革,總結出在課內、課外有效可行的教學經驗,嚴格控制作業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生歡迎的作業。作業就內容來說,既要突出新知識的重點,又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既要考慮鞏固“雙基”,又要注意發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數,又要照顧兩頭。形式上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如有口頭的、觀察性的、思考性的、實踐操作性的作業,有時,根據教學需要,還可讓孩子自己設計作業,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業因人而異,既有統一的必做作業,也有選擇性和自主性的作業。另外,學校和家庭應該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環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過于疲憊。
社會調查報告1000字:家庭社會調查報告
社工系社工0431 秦××
時間:20××年7月25日
地點:湖南懷化靖州坳上九龍村
方式:詢問當地人,個別實際調查
理論用于實踐,也源于實踐。在實踐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以社工的理念解決問題。在文明與邪惡共存的國度里,猶如無形殺手的家庭暴力,摧殘了人間美好的生活。
一、文獻回顧
(一)家庭暴力的定義
《家庭暴力防治法》一書中專家提議將家庭暴力定義為: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造成身體、精神、性或財產上損害的行為。根據有關暴力侵害對象可將其分為三種:生理暴力、心理暴力和性暴力三種。生理暴力:身體上的虐待,嚴重的將導致殺害和威脅生命的行為。心理暴力:以威脅、恐嚇、辱罵等造成當事人的心理恐懼。性暴力:傷害當事人的性器官,強迫與之發生關系。家庭暴力還包括:配偶間的暴力,父母子女之間的暴力和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暴力。
(二)家庭暴力的特點
1)普遍性、嚴重性
1997年聯合國《國家的進步》報告提到,世界范圍內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婦女在她的一生遭受過暴力或虐待。大多數的施暴者是她的家庭成員。同時1/4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家庭暴力是婦女遭受嚴重損害的最常見的原因,約占婦女他殺死因的40%以上。
2)反復性
家庭暴力一般存在循環性,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
(1)緊張階段:一般暴力先前預示階段,雙方會出現言語攻擊,嚴重打擊受害著的自信心。虐待者會通過控制受害者的人生自由,金錢等方式讓其孤立、隔離受害者。
(2)暴力階段:緊張和壓抑的狀態將導致受害者將受到施暴者的攻擊。生理、心理或性暴力皆有可能。
(3)親和階段:在這一階段施暴者將會表現出深深的罪惡感,悔恨和不再有類似行為發生的諾言。在此階段受害者也往往以為施暴者可以改變,但是這種情況往往會連續不斷,直到出現重大事故,以至無法施暴。
3)隱秘性
家庭暴力一般無人知曉,呈秘密狀態。一般的受害者都受“家丑不可外揚”的思想侵害,把自己所受的暴力埋藏心里。這樣子不但沒有解決問題,還將導致問題更加的嚴重,所以這種隱蔽性成了暴力蔓延的“溫泉”。
(三)研究對象
研究對象:村民。
二、村里家庭暴力的現狀
村里總人口3662人,其中男性1978人,女性1674人,兒童540人,老人610人。文化程度:文盲60%,小學10%,初中20%,高中10%。因為文化水平的提升,家庭暴力也在日益減少。但是存在的幾率還是會比較頻繁。
村里家庭暴力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年齡集中在25—35歲,這一時期的婚姻是最不穩定的期間。夫妻雙方的關注點不一樣,所以精力的投注程度也不一樣,因而導致意見不相符合,發生矛盾,致使夫妻雙方感情日漸淡薄,缺少感情交流和日常的一般溝通,夫妻之間關系緊張,將成為家庭暴力的導火線。
2)程度的高低成比例。男性的文化程度越高,對女性施暴的可能性比例越小:女性的文化程度越高受虐待的幾率也將越少。所以,隨著文化程度的提升家庭暴力將日趨減少發生的幾率。以理服人,以道理解決問題。
3)心理暴力日益提升。因為經濟的發展現在的人們在工作上的心理壓力也增加,所以心理暴力上升,就會導致許多的施暴者對受害人進行心理侵害。
三、 村里暴力產生的原因
家庭暴力是普遍存在的現象,也是婚姻家庭的問題之一。原因大致分為以下四種:
1)歷史原因: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男尊女卑的思想遍布農村。尤其在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村,更是難以改觀。認為老公打罵老婆是天經地義的,父母教訓子女理所當然。這樣子的思想導致了其他的家庭成員也成為了暴力的幫兇。
2)社會原因:很多的人因為思想的解放,婚外情增多。道德觀念淪喪,對自己的做法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如此以來夫妻之間的感情日漸淡薄,致使暴力現象發生。
3)自身原因:不論是施暴者還是受害者,綜合素質低是產生暴力的內因。一般的文化素質高的群體自我意識強不容易產生暴力傾向。
4)規不健全的原因:社會寬容的助長。因為發生在家庭內部成員之間具有隱私性,外界難以介入。國家法律法規對這一塊缺乏可操作性,致使暴力的延續。
四、 減少家庭暴力的相關分析和建議
1)干部的介入:在暴力不很嚴重的情況下,村干部就應該實行恰當的介入。
2)全面提高村民的文化水平,減少暴力發生幾率。
3)舉行有益的集體活動,增加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增強凝聚力。
4)倡導男女平等的思想,打破封建思想的束縛。
通過以上的途徑,可以有效的治理和防治家庭暴力。使我們成為真正文明的大國,發揚熱愛家庭的精神。建立和睦幸福的家庭,開開心心過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