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已經到了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思路、更精準的舉措、超常規的力度,眾志成城實現脫貧攻堅目標,決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地區、一個貧困群眾。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教師脫貧攻堅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教師脫貧攻堅心得體會1】
國家要拔除貧根,隨著扶貧工作進入沖刺期,需要產業扶貧、教育扶貧、技能培訓、易地搬遷、保障兜底等多管齊下。教育扶貧就是營造起扶貧扶志扶智的環境,解決人的素質先脫貧,轉變一些貧困人群的“等靠要”觀念,引導貧困農民家庭主動發展致富。
曾說過,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發展教育。相對于經濟扶貧、政策扶貧、項目扶貧等,“教育扶貧”直指導致貧窮落后的根源,牽住了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牛鼻子”。可以說,一個水桶能裝多少水不是由最長的那塊木板決定的,而是取決于最短的那塊木板。貧困地區的教育水平就是扶貧攻堅戰中的最短板,扶貧攻堅就是要克服教育這塊“短板”。
據國家最新公布的農村教育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特別是老少邊窮地區的教育發展還比較滯后。彌補教育“短板”,就得解決城鄉、東西部教育資源分配不均的現狀。首先要在觀念和政策上向貧困地區傾斜,加強東西部教育資源交流。其次要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教育投入,吸引高端人才投身貧困地區教育事業。利用互聯網為貧困地區的孩子提供平等、開放的遠程教育平臺,從而縮小城鄉、東西部的教育資源差距。
高質量的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和提升貧困群眾造血能力的重要抓手,貧困家庭只要有一個孩子考上大學,畢業后就可能帶動一個家庭脫貧。治貧先治愚,貧困地區和貧困家庭只要有了文化和知識,發展就有了希望。筆者所在的寧夏目前尚存58萬貧困人口,根據部署在未來五年中有4萬人通過教育扶貧脫貧,這意味著優質的教育承載著寧夏數萬家庭的小康夢。
國家已經開始高度重視教育扶貧,并采取了一系列推動貧困地區教育發展的切實舉措。通過發力教育扶貧,在助力貧困家庭脫貧致富的同時,培養更多優秀人才,社會活力將進一步激發。我們有信心看到,貧困地區將享受到公平、高質量的教育資源,貧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未來、根除貧困。
【教師脫貧攻堅心得體會2】
扶貧一定要重視教育,“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兩會期間也曾表示:“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在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問題上,教育大有可為。可以說,“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發展教育,教育扶貧必然成為未來教育改革過程中的關鍵之舉。
“教育的缺失是 ‘能力剝奪的貧困’,是比收入貧困更深層的貧困,它會引發 ‘貧困的代際傳遞’”,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阿馬蒂亞?森如是說。而教育扶貧能讓貧困地區的孩子掌握知識、改變命運,是彌補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最大短板的有力舉措。
但現實是我國“教育扶貧”工程面臨著巨大挑戰,2015年初《人民日報》曾撰文指出,在中國已經發生了貧困的代際傳遞,產生了“貧二代”:貧富差距已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并形成了階層和代際轉移。這樣的結論并非危言聳聽,凸顯出的社會分化的嚴峻現實著實令人擔憂。
其實,教育扶貧的重要性無需再多論述,關鍵是教育扶貧如何在“精準”二字上做好文章。如何借“精準”之力打好一場高效的扶貧戰?如何最大程度地促成教育公平的實現?如何給每個人通過自身努力成長、成才的機會?這些問題才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教育改革應著力化解的難題。究竟何謂“精準”?筆者認為:教育扶貧的“精準”一方面要做到有針對性,聚焦最迫切、最突出、最重要的困難和問題;另一方面的“精準”是要重視差異性,從不同地區的實情出發,制定特色化、實效性的脫貧時間表、路線圖。
具體說來,教育水平落后的貧困地區往往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普高教育、鄉村教師隊伍、留守兒童教育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板,教育扶貧的精準化就亟需政策制定者審時度勢,立足最迫切解決的難題,集全力攻之、克之;倘若扶貧走“大水漫灌”的老路,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教育扶貧全覆蓋的范圍內注重教育扶貧目標的精準聚焦,教育扶貧之路很可能愈走越發艱難。以英國該方面的做法為例,它實施“教育優先區”方案和“教育行動區”計劃,即選擇一些經濟上最貧困的地區,給他們進行特別補助和優厚待遇,優先改善其校舍和小區環境,以達到教育機會的均等化。
同時,談及第二層次意義上的差異性精準,就要求針對不同類型的教育短板、不同地區的教育實情,精準發力,有重點、有步驟、有階段性地促進教育可持續性發展。
關于此點,全國政協委員、華中師范大學黨委書記馬敏的建議值得一提,他舉例說:學前教育階段主要側重于解決貧困地區幼兒園和師資嚴重短缺的問題;義務教育階段則主要聚焦于中小學生生命安全、營養改善和鄉村教師流失嚴重的問題;普通高中教育階段主要注重于高中貧困生資助的問題等。而這背后恰恰是教育扶貧精準施策、精準發力的驅動使之,在教育扶貧工程龐大、繁雜的現實背景下尤為顯得重要。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在促進扶貧工作大局中的基礎性、可持續性作用正被廣泛地發現和發掘,期待教育扶貧綜合施策、果敢前行,真正打好一套“精準”組合拳,讓貧困家庭子女都能夠接受雨露之洗禮,享受公平有質量的教育;讓精準的教育扶貧踐行起“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光榮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