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實際志愿填報的過程中,面對上百個專業可以選擇,很難有家長或者考生能清楚的了解各個大學的優勢專業。為此,思兒思學小編為家長簡單總結了關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一些優勢專業,供家長和考生參考。
一、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開始的專業名單目錄
類別 | 專業名稱 |
經濟學 |
|
法學 |
|
教育學 |
|
文學 |
|
歷史學 |
|
理學 |
|
工學 |
|
管理學 |
|
藝術學 |
|
二、廣東石油化工學院重點優勢特色專業統計表
特色專業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2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試點專業,1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省級試點專業,1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8個廣東省級特色專業,8個廣東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2個廣東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4個廣東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3個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2個廣東省級協同育人平臺;3門廣東省級精品課程,17門廣東省級精品開放課程,1門廣東省級創新創業教育課程,1門廣東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課程;7個廣東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9個廣東省高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廣東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10個廣東省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學基地,1個廣東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國家級試點專業:化學工程與工藝、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省級試點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中國石化湛江東興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廣東-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廣東省級協同育人平臺:石油化工類應用型人才培養協同育人平臺、突出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協同育人中心
廣東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化學化工類應用型石化特色人才培養示范基地、教育信息化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基地建設等
廣東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石油化工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廣東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于結果導向的(OBE)化工類石化特色工程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建筑類專業人才培養實驗區、化學工程領域石油化工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協同培養創新實驗區、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協同培養創新實驗區、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EDC-工融合”應用型人才培養式創新實驗區、基于“工作室”模式的建筑類專業人才培養實驗區
類別 | 專業名稱 | |
---|---|---|
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 |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 |
廣東省級特色專業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
環境工程 | 應用化學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電子信息工程 | |
廣東省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電子信息工程 | |
環境工程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
法學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
廣東省級戰略新興產業特色專業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廣東省級應用型人才培養示范專業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會計學 |
三、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系和師資力量
截至2017年3月,學校設有16個教學單位,開辦有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教育學、文學、法學、歷史學、藝術學九大學科門類,48個本科專業,11個專科專業。
院系 | 專業 | 學制(年) |
---|---|---|
石油工程學院 | 油氣儲運工程 | 4 |
石油工程 | 4 | |
資源勘查工程 | 4 | |
化學工程學院 | 化學工程與工藝(卓越班) | 4 |
化學工程與工藝 | 4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 4 | |
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與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 | 4 | |
應用化學 | 4 | |
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 | 環境工程 | 4 |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 | 4 |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4 | |
生物技術 | 4 | |
生物工程 | 4 | |
機電工程學院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 4 |
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與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培養) | 4 |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 | 4 |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4 | |
能源與動力工程 | 4 | |
工業工程 | 4 | |
工業設計 | 4 | |
安全工程 | 4 | |
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卓越班) | 4 |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 4 | |
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 4 | |
電子信息工程 | 4 | |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 4 | |
測控技術與儀器 | 4 | |
網絡工程 | 4 | |
自動化 | 4 | |
物聯網工程 | 4 | |
建筑工程學院 | 建筑學 | 5 |
土木工程 | 4 | |
環境設計 | 4 | |
文法學院 | 法學 | 4 |
漢語言文學 | 4 | |
歷史學 | 4 | |
學前教育(師范) | 4 | |
理學院 | 教育技術學 | 4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4 | |
信息與計算科學 | 4 | |
物理學 | 4 | |
地理科學 | 4 | |
新能源科學與工程 | 4 | |
外國語學院 | 英語 | 4 |
經濟管理學院 | 市場營銷 | 4 |
會計學 | 4 | |
國際經濟與貿易 | 4 | |
體育學系 | 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 | 4 |
藝術系 | 音樂表演 | 4 |
音樂學 | 4 |
截至2017年3月,學校有教職工12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40人,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700多人,兼職博導、碩導37人。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全國先進工作者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名,全國優秀教師2人,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廣東省揚帆計劃緊缺人才及高層次人才、特支人才等22人,廣東省優秀青年教師(培養計劃)7人有一批教師獲得南粵優秀教師、省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勞動模范等各類榮譽稱號。
學校聘請中國工程院胡永康院士、金涌院士、劉尚合院士、薛群基院士,中國科學院陳新滋院士,以及“*”、“珠江學者”及“國家杰出青年自然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石化集團公司及其所屬公司和華南理工大學、日本東北大學等境內外高校的專家學者100多人擔任學校客座教授。有8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