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13日,由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主辦,浙江省科協、省教育廳、浙江大學聯合承辦的第四屆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專題研究班在浙江大學舉辦。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中國科協副主席、北京大學副校長高松,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黨組成員、副主任何鳴鴻,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家肝癌科學中心主任王紅陽,中國科協榮委、南開大學校長龔克,中國科學院監督審計局局長楊衛平,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長徐維清,浙江省科協黨組成員、秘書長謝牧人,浙江大學副校長張宏建出席研究班。
楊衛平代表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講話。他說,七年來,全國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各省(區、市)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和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密切配合、協同聯動,全面深入推進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在構建三級聯動工作格局、抓好集中宣講、加強課程教材建設、組建德學雙馨專家隊伍等方面積極探索,大膽創新,積累了很多成功做法和寶貴經驗。宣講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科研誠信規范日趨完善,研究生培養單位科學道德教育力度不斷加大,研究生群體道德自律意識顯著增強。他強調,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覆蓋面不夠、重視程度不高、長效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需要從完善三級工作機制、狠抓三級品牌活動、加強三支隊建設、推進三項基礎工作和用好三個交流平臺五個方面進一步改進提高宣講教育工作水平。
徐維清代表教育部從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角度全面分析了*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的重要意義,從提高宣講教育重視程度、鞏固集中宣講效果、豐富宣講教育形式、提高宣講教育針對性、加強宣講專家隊伍建設、建立健全懲處機制六個方面對研究生培養單位加強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工作提出要求。
何鳴鴻、高松院士、王紅陽院士、龔克教授等4位專家分別以《規范與案例結合,持續加強科研誠信教育》《誠實地學習?大學生誠信教育問題探析》《醫學研究中的學術不端行為與對策》《關于深化科研誠信的思考》為題作了專題報告,結合科研和教學經歷詮釋了科學精神和科學道德的本質要義和時代內涵。他們的報告既有深厚的理論研究,又有詳實的數據和豐富的案例,旁征博引、深入淺出,為宣講教育工作帶來了新觀點新思想新視角。
匯報發言中,浙江大學、復旦大學、清華大學、北京理工大學、蘇州大學、中山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四川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依次介紹了本單位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展示了多年來各研究生培養單位在制度規范、案例教學、課程設置、教材建設等方面探索創新取得的寶貴經驗,為宣講教育工作提供了各具特色的典型模式。
分組研討中,學員們圍繞如何建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工作機制,如何開展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案例教學,如何創新豐富宣講教育內容形式,如何建立和發揮高校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機構作用,如何發揮研究生導師引導作用等問題進行了深入討論。交流內容豐富,氣氛活躍,達到了集思廣益、啟發思考的效果,為進一步做好宣講教育工作凝聚了思想共識。
中國科協、教育部、中科院、工程院、社科院有關負責人,各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協、教育廳有關負責人,118所高校研究生院(處)負責人等200余人參加了專題研究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