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好農村路,規劃好、建設好農村公路,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小編整理了“四好農村路”建設匯報材料,歡迎欣賞與借鑒。
“四好農村路”建設匯報材料【篇一】
11月9日,全國“四好農村路”運輸服務工作現場會在湖北竹山召開,回顧總結農村交通運輸服務工作,結合新形勢、新要求,對今后一個時期“四好農村路”運輸服務工作再動員、再部署。交通運輸部黨組書記楊傳堂出席會議并強調,要全力提升農村交通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為強農惠農富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保障。湖北省副省長許克振出席會議并致辭。
楊傳堂指出,“十二五”期以來,農村交通運輸工作成效顯著,“四好農村路”建設邁上新臺階,交通扶貧工作成為新亮點,客運網絡建設呈現新局面,物流體系建設取得新成效,城鄉客運一體化有了新發展,交通運輸安全防護工作得到新提升,服務農業現代化、農民群眾脫貧致富、廣大農民便捷出行、生產生活資料進城下鄉、城鄉統籌發展以及農村地區平安創建的能力明顯增強,有力支撐了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楊傳堂強調,要在完善“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頂層設計、補齊農村交通運輸扶貧工作短板、完善農村公路等基礎設施網絡、提升農村客運服務質量、拓展農村物流服務功能、推進農村郵政快遞服務全覆蓋、推進城鄉交通運輸統籌協調發展、健全農村交通運輸治理體系上下功夫、見實效,為廣大農民奔小康提供更好運輸服務保障。
據了解,交通運輸部連續兩年將農村公路發展作為“交通運輸更貼近民生實事”的重要內容,予以大力支持。兩年多來,近20個省級黨委和政府把“四好農村路”建設工作作為交通運輸工作的重點,納入績效考核,通過制度創新和系統推進,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主抓、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
和2015年,共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48.5萬公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下達的20萬公里任務,截止到9月底已完成19.2萬公里。同時,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營工作機制和政策保障體系基本建成,農民出行和物資運輸更加安全、便捷、經濟、高效。
“四好農村路”建設匯報材料【篇二】
2月15日,區委書記駱志勇、區長胡凱一行調研農村“四好農村路”。區領導尤金明、傅明山、殷育紅、方嗣興參加活動。
駱志勇、胡凱一行先后對路口至祠崗、戚家嶺至孫鎮、砂子崗至霸城山、王家店至李家灣、路口至太平寺公路及城東公路延伸線等“四好農村路”路線選線進行實地調研。
在詳細了解項目規劃和推進情況后,駱志勇強調,要堅持交通優先發展思路,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重點,高起點規劃,高標準設計,高效率推進,全面加強農村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為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規劃好、建設好農村公路,是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要堅持規劃先行,進一步優化公路設計,科學編制公路規劃;要堅持站位高遠,高標準謀劃推進項目;要堅持查違控違,新建農村公路要加大路政巡查,對道路規劃控制區內的建房要迅速采取措施,絕不允許建一間房毀一條路;要堅持質量為本,在保證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建設進度,使其盡早發揮效益。
在提高黃州首位度,建設強富美善都市區的過程中,老百姓對于改善農村交通環境的愿望也日益迫切,相關責任單位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主動作為,主動擔當,克服困難,敢想敢干,同時積極向上級有關職能部門爭取政策、項目支持;要積極開展項目前期準備工作,每一個項目前期都要配備專業團隊進行全程服務,制定規劃方案,做好科學論證,為全區“四好農村路”順利推進打下堅實的基礎。
黃州區將全面提檔升級“四好農村路”519.5公里,在2017年?2018年內高標準建設“四好農村路”示范帶11條,以點帶面,實現每個行政村和規模以上自然村建好一條村部出口的“四好農村路”。主要涉及有堵城鎮葉路洲5條線路40.4公里,路口鎮路夾線、路祠線、戚孫線16.9公里,堵城鎮陶店鄉龍小線5.5公里,陳策樓鎮王李線、城東公路延伸線10.7公里。全長約73.5公里,共涉及6個鄉鎮辦33個行政村,預計路面主體工程總投資約1.92億元。
“四好農村路”建設匯報材料【篇三】
11月16日,剛改造完工的蘄春縣漕河鎮境內鄉村公路大黃線面貌煥然一新,公路標牌標識、候車亭、招呼站及安保設施等配套建設全部到位,成為該縣“四好農村路”建設的又一樣板工程。
蘄春縣今年把提升農村公路的通暢和客車通達水平作為重要的民生實事,予以大力推進。縣政府印發實施方案,將“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鎮、村年度實績考核,通過制度創新和系統推進,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主抓、社會參與”的強大合力。
對照“公路上等級、路網趨優化、管養全覆蓋、通行提能力、安全有保障、環境更優美”的總體要求,至今年10月,該縣已完成對走竹路、橫茅路和大黃線等農村公路升級改造,高標準建設完成了67公里通村產業扶貧路建設,路寬全部達到4.5m至6.5m,路肩邊溝和安保工程配套,錯車臺、候車亭、招呼站、標牌標識齊全,綠化達標。農村公路建設、管理、養護和運營工作的綜合協調推進,為該縣農村群眾出行和生產生活物資的運輸提供了更加優質的服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