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民族團結做出貢獻的人,值得我們的敬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民族團結一家親個人事跡材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民族團結一家親個人事跡材料【篇一】
周愛武說:“對口援疆就要圍繞民族團結融入新疆,通過手拉手實現心連心。”
語言通了,心就更近了。10月14日中午,65歲的買合木提?達吾提又端著熱騰騰的抓飯送往周愛武的宿舍。3年時間,他們已經從鄰居變成家人。
,周愛武無意間得知同住一個小區的買合木提?達吾提的妻子殘疾已有20多年,生活不能自理,家里非常困難。周愛武便主動找上門去與買合木提?達吾提攀談,接觸的次數多了,他們也成了無話不談的好朋友。
“我愛人身體不好,自從周書記跟我家結成對子,他幾乎每天都來看我,幫我照顧老伴,一點沒有領導干部的架子,這些年多虧了他。”買合木提?達吾提說。
今年6月,買合木提被檢查出膽結石,周愛武聽說后連忙聯系了河北援疆的醫療專家為他診治。住院期間,周愛武白天去看望買合木提,晚上又到他家照顧他的老伴。
“愛武兄弟經常給我送來慰問金和生活用品,他還自己出錢聯系河北醫療專家為我治好了多年的膽結石。今年6月,我的老伴覺得身體不舒服,愛武兄弟知道后將專家請到家里給她看病,700多元的醫藥費還是他掏的,他是我們全家的恩人。”回憶起過去的事買合木提哽咽地說。
“我真沒見過這樣的人,像我們自己家里人一樣。”買合木提的弟弟帕哈爾丁?達吾提說。
在周愛武的帶動下,買合木提?達吾提也開始學起了漢語,并通過寫詩、寫信表達對周愛武的感謝之情。一晃3年過去了,現在兩家人親如一家。
“幫助有困難的維吾爾族兄弟是我應該做的,新時期的援疆工作要求我們既交鑰匙更要交朋友,我覺得援疆首先要熱愛新疆、融入百姓,既要和少數民族群眾手拉手結對子,更要心貼心做兄弟,只有融得進才能真正做好援疆工作。”周愛武說。
90歲的李水旺是周愛武在散步時撿來的“家人”。李水旺是老革命,現在和兒子李忠志生活在一起。聽說李水旺是老革命后,周愛武隔三岔五就去看望老人。他說:“現在這樣的老革命越來越少,我能碰上還能認識他是我的榮幸。”
周愛武剛來尉犁縣時有7戶結對子幫扶戶,其中4戶在最偏遠的喀爾曲尕鄉,距離縣城120多公里。但不管有多遠,他都會堅持每個月至少去看一次,盡全力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經過他的幫助,現在這些幫扶戶已經脫貧,但他沒有停止幫扶,今年他又有了6戶新的幫扶戶。他說,看著大家過上好日子他就開心了。
貧困戶木沙?蘇皮家只有門前的一畝棉花地,幾乎沒有收入,平時生活拮據了,就到姐姐家挖些甘草,勉強維持生活。與木沙第一次見面時,周愛武心里只有一個念頭:“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一定要讓家人過上好日子。”
“我的文化水平不高,周書記主動介紹我到村里的富裕戶家打工,還安排我的妻子學習縫紉技術,鼓勵我發展畜牧養殖業,現在家里的生活好多了,妻子還開了個縫紉店,早就脫貧了。”木沙說。
93歲的阿布拉?買買提庫力今年終于住上了新房。得知他家的條件不好,周愛武幫他們申請了廉租房。每次見到周愛武,他總是緊緊地拉住他的手。“我爸爸經常念叨周書記,每次周書記來他都高興得不行。”阿布拉?買買提庫力的女兒買熱牙古麗?阿布拉笑道。
像這樣把周愛武當家人的村民,在尉犁縣還有很多,周愛武不僅感動了當地群眾,也感動了身邊的家人。
周愛武的妻子劉新明說:“在外面大家都說他好,可在家里我經常連人都見不到,很多時候家里都是我一個人。我常常想,他這是為什么啊?可是我來新疆這幾次,陪他給孩子上課、陪他看望老人,看大家對他像家人一樣,我真的被感動了。”
從起,在周愛武的帶動下,河北省承德衡水援疆指揮部援疆干部先后與當地55戶維吾爾族群眾結成了幫扶對子,有退休干部、宗教人士,也有個體私營業者、村干部和農牧民群眾,他們互戴民族團結花、互換連心卡、互贈結對紀念品,援疆干部幫助他們解決生產生活上的實際困難,拉近了與他們之間的距離,增進了彼此間的友誼,每一名援疆干部和結對戶都成為宣傳民族團結的使者。
今年12月,周愛武的3年援疆之期就要結束。談到即將離開新疆,周愛武半晌沒有說話,眼眶微微發紅,他說:“我舍不得這里的人、這里的一切,我能做的就是多為這里做點事,這里就是我第二個家鄉。”
民族團結一家親個人事跡材料【篇二】
“百官本百姓,無由不平民;德行藏冷暖,先濟貧寒人。”這是周愛武寫的一首詩,也是他在新疆這幾年的真實寫照,他克服了語言的障礙,和村民心連心,做老百姓的貼心人,盡心盡力助他們脫貧致富。
10月11日,尉犁縣喀爾曲尕鄉羅布人家園老支書農家樂里,擠滿了吃飯的游客,買買提?玉山是這家農家樂的老板,每年10月到11月是他最忙的時候,每天都有大批游客來吃飯。
,學會了維吾爾語的周愛武,作為包聯喀爾曲尕鄉的干部,經常在村里串門、找老鄉聊天兒,交了不少朋友,往往在村里一待就是一周。喀爾曲尕鄉離縣城120公里,地處國家級胡楊林保護區中心,又在塔里木河和塔克拉瑪干沙漠的邊緣,旅游資源豐富。一次偶然的機會周愛武走到了退休的村支書買買提?玉山家里,在聊天過程中他知道了買買提?玉山有開農家樂的想法,而這個想法也正好和周愛武的想法不謀而合。
經過精心準備,農家樂于2015年開門營業,取名叫“羅布人家園老支書農家樂”。剛開始經營時,由于缺乏經驗,生意并不太好,這時買買提?玉山又找到了周愛武,周愛武決定帶他去觀摩學習。回來后,買買提?玉山的思路和理念都有改變,經過改進,農家樂的生意慢慢好了起來,現在每年能給他帶來3至4萬元的收入。
買買提?玉山賺到了錢過上了好日子,而這幾年周愛武對他的幫助,他看在眼里也記在心里:“如果沒有周書記的支持,我自己根本辦不了這個農家樂。”
當天中午,喀爾曲尕鄉祖熱木縫紉店不時有顧客光顧,店主祖熱木?尤努斯熱情地介紹、認真地量體、仔細地記錄……忙得不亦樂乎。讓人想不到的是,3年前的祖熱木還是村里的困難戶。
沒有開店前,祖熱木家的經濟來源全靠種地,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周愛武在入戶了解情況時得知祖熱木有做衣服的特長,家人和親戚的衣服都是她親手做的。周愛武鼓勵祖熱木走出家門自主創業,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
“剛開始我還有些擔心,害怕自己做不好,在周書記的多次鼓勵下,我鼓足勇氣決心開裁縫店。周書記幫我聯系了鄉里的門面房,鑒于我的特殊情況,鄉里減免了第一年的房租,這讓我更加有信心了。”祖熱木?尤努斯回憶道。
吃苦耐勞、心靈手巧的祖熱木?尤努斯精心地經營著自己的小店,寒來暑往,來裁縫店里做衣服的顧客也越來越多。“現在我們這個店一年能有4萬多元的收入,去年6000元的房租我們一次性付清了。今年,我們花了7萬元買下了這個門面房。現在我們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今天的一切都是托了周書記的福。”祖熱木的丈夫熱合曼?阿不都熱依木笑呵呵地說。
走上致富路的祖熱木?尤努斯并沒有忘了還沒有富起來的鄉親們,3年來,她先后帶出了20多名徒弟,有的在她這工作,有的自己開店。“我在這已經工作一年多了,學會了裁剪、縫紉和制作成衣,每個月都有固定的收入,以后我也要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店面。”學徒祖麗胡瑪?買買提自信地說。
買買提?玉山和祖熱木?尤努斯的事只是周愛武結交眾多維吾爾族朋友,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盡快走上致富路的一個縮影。
初,周愛武主動申請包聯尉犁縣最偏遠的喀爾曲尕鄉。每月周愛武都會深入鄉村、農戶家調研,一住就是兩三天,和各族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喀爾曲尕鄉各村落的大街小巷都留下了周愛武的身影。
“我們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細微處著手,真正和少數民族農牧民打成一片,了解他們的疾苦,為他們辦實事,贏得群眾的信任,更好地引導各族群眾在維護社會穩定中促發展,在發展中促進民族團結、社會和諧。”周愛武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