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搞扶貧工作的同志應認真學習貫徹的重要講話精神,把貧困地區脫貧致富作為重大政治責任,首先把扶貧開發作為戰略性任務來抓。把鄉鎮農村扶貧開發工作做出成效。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鄉鎮干部精準扶貧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歡迎大家閱讀!
【鄉鎮干部精準扶貧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1】
利用周末閑暇時間,結合鄖西實際就如何搶抓“精準扶貧”這一契機,幫助貧困群眾致富,助推縣域經濟發展,談幾點膚淺看法。
一、深入調查研究,全面掌握情況。“精準扶貧”的關鍵是要“精”和“準”,是指針對不同貧困區域環境、不同貧困農戶狀況,運用科學有效程序對扶貧對象實施精確識別、精確幫扶、精確管理的治貧方式,這就要求必需對幫扶對象有全面的了解,做到心中有數,才能為今后幫扶工作提供一個清晰的思路、把握好精準扶貧的方向和重點。一是要深入一線,與鄉村干部、農戶廣泛交流,面對面的了解實情,逐村逐戶摸清情況,分門別類統計好貧困村和貧困戶的生產、就業、經濟、生活等基本數據,盤清家底,掌握第一手材料。二是要善于分析和總結貧困村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找準影響村集體經濟發展和貧困戶增收的主要矛盾,與當地干部一道,幫助村“兩委”班子理清工作和發展思路,搞好貧困村發展規劃和方案,有針對性的制定貧困戶幫扶措施,推動扶貧開發工作有效開展。三是要挖掘幫扶鄉鎮的自然資源優勢有哪些。比如,山場面積大,適合哪些畜禽養殖;庫區水域廣,現有的魚類資源有哪些;藥材種植歷史長,哪些藥材社會經濟效益高;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到底有哪些歷史典故和遺跡。四是要找準制約發展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比如,發展緩慢,瓶頸在哪里;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缺失在哪里;支柱產業尚未形成,突破口在哪里?這都需要通過面對面、點對點的走訪調查搞清楚。
二、找準工作重心,強化幫扶效果。實施“精準扶貧”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千家萬戶,情況千差萬別,為確!熬珳史鲐殹惫ぷ鞒尚,應從貧困村、貧困戶實際出發,因村因戶制宜,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重點要解決好“扶什么”和“怎么扶”的問題。在扶什么上,要遵循市場規律,依托鄉村資源優勢,從重點貧困村實際出發,因村制宜,宜林則林,宜牧則牧,突出特色,幫助貧困村把產業選準,把項目定好,確保實施的重點村有1-2個主導產業,大部分貧困戶有1-2個致富項目。在怎么扶上,重點是抓好特色產業增收,扶強龍頭企業,發展市場經濟主體。一是要梳理整合各類涉農項目資金,綜合運用扶貧貼息、財政補助等扶持政策,扶持有發展能力的能人大戶和鄉村企業發展特色產業,扶強龍頭企業,壯大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同時,達到能人帶新人、大戶聯小戶、富戶聯窮戶、企業聯農村的目的,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二是運用市場手段,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各類市場主體向貧困村集聚,把符合鄉、村發展的好項目、好企業引進貧困村投資興業,并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經營等方式,幫助貧困村搞好扶貧開發工作;三是扶持引導貧困村、貧困戶與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能人大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吸納貧困勞動力就業,提高農民收入,帶動貧困戶自主發展創業,以此來促進鄉村經濟全面發展。
三、加強科學謀劃、明確幫扶措施。開展精準扶貧,幫扶任務重、時間跨度長,因此要立足實際、腳踏實地,制定切實可行的“一村一業”、“一戶一策”幫扶措施。一是要做好扶貧規劃。規劃要符合村情、村意,量體裁衣,不可貪大求全,切忌好高騖遠;要做到思路清晰,方向明確,先急后緩,不能泛泛而談,要具體到戶,明確到人。二是要處理好幾種關系。在幫扶工作中要正確處理好現實與規劃、當前與長遠、扶貧與扶智、建設與環保等幾個關系。要嚴守幫扶紅線,做到主動幫扶、文明幫扶,做到包村不講價、包戶不擾民、駐村不增負、幫忙不添亂。三是要加強協作配合。完成精準扶貧工作不可能在短期一蹴而就,必須要擰成一股繩,共下一盤棋,鄉與鎮、村與村之間要加強互動聯系,打破鄉鎮村組界限,加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互通有無、互相支持。
四是各鄉鎮要發揮主導作用。各鄉鎮(場、區)黨委政府是本地“精準扶貧”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和直接責任人,對扶貧工作要不等不靠、主動作為,主動出擊,摒棄有了幫扶單位就萬事大吉的思想,要充分履行組織領導、支持配合、推動落實等主體責任,發揮扶貧攻堅主導作用。同時要為幫扶工作隊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條件,及時配合解決工作困難,營造良好的幫扶工作環境。
【鄉鎮干部精準扶貧民主生活會發言材料2】
實施精準扶貧既是解決當前的民生之需,也是確保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戰略之舉。近兩年來,城北街道在貫徹落實中央、省、州和縣政府扶貧政策措施的過程中,對精細扶貧模式進行了積極的探索,也有了一定的體會和思考。
基于扶貧建設項目更傾向于貧困村,大部分群眾希望加大對非貧困村的經濟投入,比如不能僅僅只打造部分村居做亮點,而忽略其他村(居、社區)的背街小巷道路硬化、路燈建設等工作;積極調動社會力量,充分發揮社會組織的積極性,讓精準扶貧不僅僅是政府的工作,使精準扶貧常態化;建議加大產業結構調整力度和水果、中藥材等產業園區建設,多關注鞏固提升類農戶的生產和發展,挖掘經濟發展潛力,預防返貧。
同時,希望精準扶貧能擴大范圍,擴大到真正想搞養殖和種植的群眾身上;將農村孩子高中、大學讀書費用納入補助范圍,農村經濟收入較低,別讓農村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完善沒有硬化的通組路、串戶路和致富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加大老弱病殘幫扶力度,讓他們能享受正常人的生活待遇;加強環境衛生及河提治理、增加垃圾處理設施,使垃圾往外運輸科學處理。
在街道領導看來,政府在扶貧攻堅中,主要承擔的責任之一是搞好基礎設施建設,努力為實現地方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二是要將為貧困戶輸血與激活他們自身造血功能相結合,通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切切實實的扶起貧困村和困難群眾的“志”與“智”,進而激發他們脫貧致富的決心和意志。因為過多的“輸血”,有可能會養成部分農戶過多的依賴性和惰性,或產生等、靠、要的錯誤思想,我們應該堅決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
總之,我們要舉全力搞好精準扶貧,絕不能忽略對“志”和“智”的扶持,要積極果斷的采取多種措施充分調動農民干事創業的熱情,要努力培養和造就他們敢于直面困難、勇于迎難而上的信念和意志,也絕不給擅于鉆國家政策空子投機取巧者給任何機會。當然,對于因病、因殘或年邁等致貧的困難弱勢群體,我們可以給予必要的照顧或補貼,而對于貧困人群的大多數,則要通過扶智、勵志的途徑加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