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有些領導干部剎不住自己的行為,存在僥幸心理。認為反腐是一陣風,飄過就沒了,所以敢屢屢頂風違紀。下面是思而學教育網小編整理的關于鴨綠河農場事件剖析反思材料,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鴨綠河農場事件剖析反思材料1】
八項規定實施以來,領導干部違紀辦婚宴的少了,但是還是有一些干部敢于冒天下之大不韙,因違紀用公款大吃大喝被處理的大有人在。在黑龍江省發生的三江管理局鴨綠河農場副場長酒后死亡事件,8名違規人員受到嚴肅處理。農墾總局黨委還責成建三江管理局黨委作出深刻檢查。
少數黨員干部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懲治的威懾力還不夠,有的腐敗分子還在“窺測方向甚至困獸猶斗”。這說明,當前反腐敗斗爭仍未取得“壓倒性勝利”,形勢依然嚴峻復雜。對此,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必須堅定不移地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續保持懲貪治腐的高態勢,堅持“零容忍”的態度不變,猛藥去疴的決心不減,刮骨療毒的勇氣不泄,嚴厲懲處的尺度不松,有腐必反、有貪必懲。始終堅定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永遠在路上、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繼續抓好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集中教育,繼續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繼續查處各種腐敗問題,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
要堅持把紀律挺在前沿,切實用紀律管住大多數。黨員干部的底線是紀律和規矩,管住紀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應有之義,全面從嚴治黨必須守住紀律這條底線。要堅決克服違紀只是小節的、違法才去處理的錯誤觀念,以紀律為尺子衡量黨員干部的行為,用紀律和規矩管住大多數,對苗頭性問題早發現、早提醒、早教育、早糾正,防止時緊時松,實現執紀的常態化,讓黨員、干部時刻牢記黨規黨紀這條紅線,自覺敬畏紀律、遵守紀律,真正實現“讓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大多數,重處分的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的綜合效果。
要堅持區別對待,體現政策威力。全省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按照中央確定的重點(三類人、三個后),持續加大紀律審查力度,用最堅決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措施遏制腐敗增量。今后,凡屬不收斂、不收手、頂風違紀的,紀檢監察機關查處后都要公開曝光,增強執紀監督的震懾力。越往后執紀越嚴、越往后處分越重,要讓廣大黨員干部知道,在這樣的態勢,誰還敢頂風違紀必將為我們黨改進作風付出代價,切實發揮政策對遏制消極腐敗的強大威力。同時,要堅持實事求是,尊重廣東的省情與歷史,尊重改革的內在規律,尊重基層的首創精神,堅持懲前毖后、治病救人,嚴格把握政策界限,把因缺乏經驗、先行先試出現的失誤與明知故犯而違紀違法的行為區分開來,把國家尚未明確規定時的探索性試驗與國家明令禁止后有紀有法不依的行為區分開來,把為加快發展的無意過失與為謀取私利故意違紀違法的行為區分開來,努力營造鼓勵改革、寬容失誤、遏制腐敗、干凈干事的良好政治社會環境。
要認真落實“兩個責任”,層層傳導壓力。全省各級黨組織要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主要負責同志要敢于擔當,既掛帥又出征,抓班子帶隊伍,重點管好管住班子成員和下級“一把手”。各級紀委要堅決落實監督責任,強化執紀監督問責,把查處違紀行為作為履職重點,治病樹、拔爛樹、正歪樹,保護好“森林”。要加大責任追究力度,綜合運用紀律處分和組織處理兩種手段,堅決把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監督責任傳導下去,切實解決黨不管黨,對黨員干部的管理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營造良好政治生態。
【關于鴨綠河農場事件剖析反思材料2】
公款吃喝一直是廣受詬病的貪腐問題之一,也是群眾最常見、最反感的“不良作風”。隨著十八大以后反腐的持續深入和八項規定等制度規定的出臺,曾經一年吃掉3000億的官場飯局不復存在,但在一些地方公款吃喝卻穿上了“隱身衣”存在在各式各樣的“新戰場”,還是未能根除。筆者以為,遏制公款吃喝還需從根源上下功夫。
要從制度完善上下功夫,破除“滋生源”。制度是滋生土壤,嚴且科學的制度就如良田沃土,能夠長出茁壯的作物;寬且疏漏的制度就如“富營養”土地,看似肥沃有料,卻只能培育出殘敗作物。包括公款吃喝在內的腐敗問題很大程度是制度缺失的“溫床”造成的。事實證明,好的制度能夠遏制住公款吃喝,比如在俄羅斯,繁瑣而復雜的報銷程序會讓公款吃喝“望而卻步”,在歐美公款消費的透明讓公款吃喝“如履薄冰”。我國將接待費納入財政預算,讓部分黨員干部為公款吃喝找到了冠冕堂皇的理由,相對缺乏的審計、監管制度又讓部分黨員干部公款吃喝肆無忌憚。因此,遏制公款吃喝首先要從制度上將其“將死”。在完善預算、監管上下功夫,同時建立節約激勵機制,從“溫床”中扼殺“滋生源”,讓黨員干部貪不了,公款吃喝行不通。
要從干部自身上下功夫,解決“主觀源”。主觀決定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作為黨員干部,只有主觀上方向正確,才能形成正確的“權力觀”和“廉潔觀”。近年來,不少黨員干部逐漸習慣了以酒肉會友、以酒搞接待,習慣了胡吃海喝和山珍海味,社會上還流傳著“能喝半斤喝八兩,這樣的干部要培養”、“公家出錢我出胃,吃喝為了本單位”的歪說,甚至出現了喝死人的新聞。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部分黨員干部主觀上被官場“酒肉文化”所侵蝕,逐漸在吃喝中迷失,最初的不安變成了“吃喝接待是生產力”的心安理得,變得開始講排場、講面子,甚至將公款吃喝逐漸作為一種權利交換的公關需要和同事之間聯絡感情、上下級之間拉攏關系的重要方式。警醒我們要從干部的主觀源上遏制公款吃喝,擺脫“教育培訓”是虛功無用的想法,加強對黨員干部的廉政教育,尤其是傳統美德和警示教育,讓黨員干部主觀上不想公款吃喝。
要從監督監管上下功夫,杜絕“客觀源”。“滋生源”和“主觀源”的問題解決好并不能實現最佳效果,畢竟客觀大環境對身處其中的人影響很多。如果“公款吃請”成為了一種客觀大環境背景,“大家都在公款吃喝,我不搞別人就會覺得我另類”“別人在吃請中得到領導賞識,獲得提拔,我依舊在原地不動”等思想就會逐漸讓黨員干部迷失,最終“妥協”效仿。因此,遏制公款吃請還需要在監督監管上下功夫,要從立法和透明程度上做細做實,從而堵住“公款吃喝”之路,比如不能只規定“四菜一湯”,要規定詳細餐標,明確價格范圍,要防止變相的“高價飯”,防止隱蔽的高檔“五星級”;再比如要將公務接待在一定范圍內公開,對公款吃喝的菜單及參與人進行公開,接受公眾的監督,同時也要加強對公款吃喝等接待費的審計和審查,讓公款吃喝在公眾的監督和關注之下回到“為公、節約”的軌道,讓黨員干部不敢再搞奢靡浪費的公款吃喝腐敗。
正所謂,治標更需治本,要想遏制住公款吃喝,有“四菜一湯”的標準和“約法三章”的承諾之外,更需要將完善制度作為保障,強化主觀教育作為突破和杜絕客觀環境影響作為難點來進行全方面治療。唯有如此,“公款吃喝”才會得以“除根”,才不會讓喝酒致死的鬧劇再上演,才不會再讓干部傷肝傷胃,群眾傷心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