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華僑大學招生網和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新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432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6955名左右,才可以考上華僑大學,不過每年華僑大學在新疆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華僑大學
1、新疆高考2022年考生上華僑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960名;
2、新疆高考2021年考生上華僑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50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1749名;
3、新疆高考2020年考生上華僑大學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3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955名;
4、新疆高考2022年考生上華僑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69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309名;
5、新疆高考2021年考生上華僑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638名;
6、新疆高考2020年考生上華僑大學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3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81名;
二、華僑大學在新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華僑大學在新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36 | 11960 | 統戰部 |
2022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69 | 2309 | 統戰部 |
2、2021年華僑大學在新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50 | 11749 | 統戰部 |
2021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494 | 2638 | 統戰部 |
3、2020年華僑大學在新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一 | 432 | 16955 | 統戰部 |
2020 | 新疆 | 文科 | 本一 | 531 | 1681 | 統戰部 |
征集志愿和正常志愿填報有什么區別
征集志愿和正常錄取在進入學校以后是沒有區別的,兩者的主要區別是在招生計劃以及分數線等方面。具體的區別如下:
1、招錄計劃數不同。
征集志愿一般是部分高校在其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招錄名額不滿的情況下進行的。正常錄取即考試填報的志愿符合高校招錄的分數條件予以錄取。
2、適用對象不同。
參與征集志愿的考生是要求達到相應批次控制線且未被錄取的考生和相應批次線下20分以內的學生。正常錄取的考生一般是要求達到對應批次以及學校招錄的分數線的。
3、招錄時間不同。
征集志愿因招錄計劃不滿而開展的招生,因此其招錄的時間一般是在對應批次正常招錄時間后面的。即征集志愿的時間要晚于正常招錄時間的。
高考報考軍校有哪些條件
1、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忠于祖國,熱愛軍隊,志愿從事國防事業,未參加過任何非法社會團體和組織;
2、道德品質優良,模范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未受過紀律處分,無違法違紀行為;
3、身體健康,男生要求身高165厘米以上,體重50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25,女生要求身高162厘米以上,體重45公斤以上,但不得超過標準體重百分之15。每一眼裸眼視力在4.6以上,矯正視力在4.9以上。紅綠色盲、色弱者不可報考。無傳染性疾病等;
4年齡在二十周歲以下。
5、軍校只招收高中應屆畢業生。
6、考生必須參加面試:
面試的要求包括:發育正常,體形勻稱;面部無明顯疤痕,無文身;語言表達流利,無口吃;表情自然,舉止文明有禮,衣著整潔得當,動作協調自然;報考動機明確,愿為祖國國防事業獻身。
三、華僑大學學校介紹
華僑大學是中央統戰部直屬,由中央統戰部、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普通高等學校。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國高校教師考核評價改革示范校。 1960年經周恩來總理批準,學校創辦于福建泉州,廖承志為首任校長。1970年停辦,1978年復辦。1983年被黨中央確定為“國家重點扶植大學”。1996年由國務院僑辦、福建省人民政府進行共建。1997年原集美華僑學生補習學校并入,成為華僑大學華文學院。2006年廈門校區啟用。2003年在教育部首批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級。2018年入選福建省“雙一流”建設高校。 學校于1980年成立董事會,莊希泉、胡平、黃長溪、賈慶林、陳明義、宋德福、王剛先后擔任董事長。現任董事長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蔡達峰。名譽董事長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特別行政區原行政長官何厚鏵。 現有教職工2800多人。在1700余名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55%、博士學位者占65%、海外留學經歷者占38%,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占67%。有雙聘院士6人,國家領軍人才等各類高層次人才百余名,有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劃”重點領域創新團隊等多支高水平研究團隊。 學校堅持立德樹人,大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國際視野與社會責任感的高素質人才。累計培養各類人才20多萬名,其中6萬多名分布在港澳臺及海外各地,成為促進中外交流合作的友好使者。現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5700人、研究生4338人,有來自港澳臺地區和80多個國家的學生6140人,是全國境外學生最多的高校之一。設有26個學院、90個學系(部、中心)。有18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2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17個專業通過國際及國內專業認證。有18門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92門省級一流本科課程。有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虛擬仿真實驗中心、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等省部級以上教學科研平臺80余個。 學校加強學科建設,形成文理滲透、理工結合、工管相濟、協調發展的學科布局,覆蓋11個學科門類。現有一級學科博士點9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22個,博士后流動站5個。擁有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學科41個,福建省高峰高原學科17個。工程學科進入ESI世界排名前5‰,化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3個學科居ESI前1%。 學校重視學術研究,不斷增強科技創新和文化創新能力。每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數在福建省高校中名列前茅。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等獎勵,有關學術論文分別在《自然》(Nature)、《中國社會科學》等期刊發表。連續四年進入自然指數年度榜單全國百強。2位教授連續入選全球“高被引科學家”名單。 學校積極開展社會服務,推動產教融合創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貢獻。扎根八閩大地,助力福建省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主持《福建省生態文明建設促進條例》等委托立法項目,參與廈門、泉州有關申遺工作,與地方政府攜手推動泉州“一帶一路”僑澤園、廈門汽車小鎮建設,打造“華大講堂”“集美講堂”高端學習平臺。與重慶市和福建省的8個設區市建立了校地合作關系。對口支援莆田學院、北方民族大學。幫扶貴州黔西南試驗區、甘肅積石山縣脫貧攻堅。 學校大力推進國際交流合作,已與五大洲46個國家和地區的21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和政府部門簽署合作協議。作為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招生院校,在全球設立了90個辦事或招生機構。 學校堅持“面向海外,面向港澳臺”的辦學方針,秉承“為僑服務,傳播中華文化”的辦學宗旨,貫徹“會通中外,并育德才”的辦學理念,努力服務國家僑務與公共外交工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連續十年出版《華僑華人藍皮書》,海上絲綢之路研究院連續三年入選國家發改委“一帶一路”最具影響力高校智庫,并入選中國社會科學評價研究院“一帶一路”研究特色智庫。泰國研究中心入選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馬來西亞研究中心入選國家民委“一帶一路”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華僑華人研究院、城市建設與經濟發展研究院入選福建省重點智庫。促進民心相通,連續15年舉辦“外國政府官員中文學習班”,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一大批致力于促進中外友好的優秀人才。大力推廣華文教育,為全球55個國家570多所華校培養師資、編寫教材、開展中華傳統文化體驗,助力國家華文教育標準化、正規化、專業化建設。 學校注重文化育人,建設“一元主導、多元融合、和而不同”的校園文化,入選全國高校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基地,連續兩年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形成“承志·傳統文化大觀園”和“精彩亞洲·對話文明”等文化品牌。學生男籃九度問鼎中國大學生籃球聯賽總冠軍,代表中國首次奪得世界大學生三對三籃球聯賽總決賽男籃總冠軍。 學校在泉州、廈門兩地分別設有校區,總占地面積214.7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07.3萬平方米,擁有各類圖書資料496.5萬冊。 面向未來,學校堅持以****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推進“僑校+名校”發展戰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辦學質量,努力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國際上聲譽良好的大學,為促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積極作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更新時間:2021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