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招生網和新疆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新疆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77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22503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不過每年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在新疆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新疆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
1、新疆高考2021年考生上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77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2503名;
2、新疆高考2020年考生上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0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21573名;
二、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在新疆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1年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在新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377 | 22503 | 省教育廳 |
2、2020年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在新疆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新疆 | 理科 | 本二 | 403 | 21573 | 省教育廳 |
預科生肯定能被錄取嗎
被預科錄取了,上大學的幾率理論上是100%,只要在未來一年預科班學習上不要掛科,基本上能轉入正常的大學本科學習。預科沒被錄取只能重新復讀。
攻讀預科就是為了進入理想大學,但預科學習也存在風險,如果學完預科后,沒有達到學校的要求,有可能不被學校錄取,更有可能導致升學失敗。所以建議大家在選擇預科之前一定要辨別仔細,三思而行。
填報服從調劑需要注意什么
服從專業調劑會影響你意向性的專業錄取,都是由高分開始錄取,比如你報的是財會專業,你已達到這所學校的最低投檔線,但是由于這個專業已經錄滿了,你就會被調劑到其它未被錄滿的專業,而你將去往的專業很可能就是報的人比較少的冷門專業。
服從調劑的確可以保證達到最低投檔線的考生能夠去往該校,卻無法保證能夠學到你填報的專業。但是,越來越多的一本高校實行大類招生。大學給予學生轉專業的機會,所以,服從調劑可以以較低的分數進入高校,不失為一個上好大學的辦法。
如果考生確認他們“服從分配”,一方面,他們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另一方面,他們接受了根據分配進入學校的義務。轉學和錄取的學校或專業很可能與申請考試的初衷相去甚遠,因此他們應該做好心理準備。
如果你填補空缺,你將優先考慮在空缺招生計劃中部署更好的學校或專業。一旦那些服從部署的人被錄取,他們必須去你被錄取的機構。否則將影響全國招生計劃的完成。因此,對于本專欄,考生不僅要充分關注,而且要認真對待,做出具體明確的陳述。
如果考生選擇服從調劑,無論他是否會被最喜歡的學院或專業錄取,他都應該準備好承擔所有的選擇和后果,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未來學習和工作的發展方向,所以無論如何都應該謹慎。
三、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學校介紹
新鄉醫學院三全學院于2003年獲批舉辦,同年12月份,被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2009年2月,新鄉醫學院與上海宇美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簽訂合作辦學協議,推動學校發展邁入新階段。 學校推行“書院+院系”的“雙院制”全新育人模式。目前設有基礎醫學院、護理學院等16個專業院(系、部),仁智、羲和等6個住宿制書院,教務部、學務部等30個職能部門。現有全日制本科(含專升本)、專科2個辦學層次,26個本科專業及方向、9個專科專業,涵蓋醫、管、理、工、文5個學科領域。在校生18973人,專任教師1186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416人,占比35.08%;碩士以上學位人員566人,占比47.72%。學校推行“人才強校”戰略,外聘高校和行業、企業專家共171人。 學校現有兩個校區,分別位于新鄉市紅旗區和平原示范區。新鄉校區是新鄉市的花園單位,平原校區建設項目被列為省重點建設項目,兩校區共占地1019.6畝,校舍總建筑面積為66.1萬㎡,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84億元。 學校秉承“全面適應社會需求,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全面培育醫學英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建設地方性、高水平、有特色、應用型的新型高等醫學院校”的發展目標,堅定“轉型發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的中期發展戰略,緊握“健康中國”“健康中原”戰略與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機遇,積極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辦學十八年來,先后培養了48660名優秀畢業生,已逐步成長為一所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新型醫學高等院校。 不斷創新醫學教育實踐。加快醫學教育由“以治療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的轉變,設置了以現代醫療服務,現代醫療裝備與技術、生物醫藥、養老與康復、現代健康與醫療管理協同發展的覆蓋生命全周期的5大學科專業集群。強化跨學科融合發展的新醫科建設理念,構建了新醫科人才培養體系,整合醫學與大數據、醫學與人工智能、醫學與虛擬現實、醫學與區塊鏈課程,搭建了醫工協同創新實踐平臺,全面落實新醫科人才培養新要求。深化醫教協同發展,堅持“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融合“理論學習、臨床見習、畢業實習”培養環節,實施“上午病房、下午課堂”臨床醫學全過程教學,開展“分段式”理論+實踐的訓練與考核,全面提升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 專業建設成果突出。護理學為河南省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臨床醫學、護理學、眼視光學、康復治療學、醫學檢驗技術、生物醫學工程、醫學影像技術等7個專業為河南省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品牌專業建設點,護理學、生物技術、藥學、醫學檢驗技術等4個專業為河南省民辦普通高等學校學科專業資助項目,臨床醫學、護理學、康復治療學、眼視光學等4個專業為河南省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生物制藥、假肢矯形工程、助產學、健康服務與管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智能醫學工程、醫療產品管理、康復工程等8個專業為國家特設專業。細胞生物學學科獲批為河南省重點培育學科。 育人模式特色鮮明。學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建成仁智、羲和、精誠、崇德、德馨、智行6所書院,與專業院系平行設置,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混合住宿,通過建設“一站式”學生社區,構建通識教育課程體系,推動育人資源有效聚集和下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前,學校被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確定為書院制改革全省兩個試點單位之一。6所書院已成為個性化、集成化的育人新載體,優秀學子大量涌現。學生郝鶯歌榮獲“全國勤學上進好青年”稱號,郝鶯歌和王金墻同時獲得“河南青年五四獎章”,全省50名獲獎人員中三全學院學生占據2位,充分彰顯了學校育人模式創新實踐的成果價值。 實踐教學成效顯著。校內實驗實訓場所總建筑面積5.83萬㎡。學校建有生物與基礎醫學、護理2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口腔醫學技術、假肢矯形工程2個生產性教學工場,建成臨床技能培訓考試中心、醫學影像綜合實訓中心、醫學康復綜合實訓中心、健康管理綜合實訓中心、智能醫學工程綜合實訓中心、眼健康智慧學習中心、生物發酵工程中心等12個實訓中心。擁有3所附屬醫院,附屬鄭州醫院已獲河南省衛健委批準,正在建設之中,為非營利性三級醫院,位于鄭州市管城區;附屬新鄉市第二人民醫院為具有68年歷史的三級綜合醫院,位于新鄉市;附屬河南圣德醫院為新型三級綜合醫院,位于信陽市。學校建成4個全過程教學校區,擁有9個全過程教學基地,121個實踐教學基地。 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發展。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技術創新,促進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有機銜接,實現“學校與行業發展、專業與企業需求、課程與職業崗位、教學與行業標準”對接,組建光明眼科學院、口腔技術學院、康復醫學院3個產業學院,探索“班級共建、課程共建、師資共建、院系共建”的協同育人模式,培養支撐引領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與優質企業合作,建成口腔數字化實訓平臺、兒童康復實訓平臺及視覺訓練實訓平臺;牽頭33家縣級醫院成立了河南基層衛生人才醫教協同發展聯盟,共建了中原基層康復專科聯盟,打造基層衛生事業發展共同體,有力推進河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快速提升。 國際化發展邁入新征程。2015年,學校獲聘請外國專家單位資格認可證書,先后引進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李明文教授,組建輔助生殖醫學科研團隊;聘請美國南加州大學應其龍教授為干細胞中心首席科學家,開展干細胞轉換利用研究;聘請韓國新丘大學崔錫淳教授,開展口腔醫療技術人才培養改革和高端口腔產品應用性研究。2017年,獲批招收外國留學生資質,是全國獨立學院中,第一家具備該項資質的高校,目前已有118名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亞、坦桑尼亞、加納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學生入校學習;2018年,成功加入世界醫學院校名錄;2019年5月,獲批與美國查塔姆大學合作辦學項目;2020年5月,獲批與英國貝德福特大學合作辦學項目。學校為世界高等教育數據庫成員,實現了“資源引入”與“教育輸出”的協同發展。 成人高等教育全面開展。2018年6月,獲批舉辦高等學歷繼續教育資質,是全國獨立學院中,第一家具備該項資質的高校。獲批河南省首批衛生健康行業職業技能鑒定站、河南省唯一的眼視光定配工驗光員中高級職業技能鑒定站,獲批健康管理師、口腔修復制作工(中、高級)鑒定資質。2020年,學校與河南省衛健委共建了全國最大的省級醫學教育考試中心,承擔全省住院醫師規培考核、全省全科醫師轉崗培訓、全省規培評估專家培訓、新鄉市衛生專業技術資格考試等重要任務。學校被中國醫師協會指定為“全國規培基地抽考指定考點”。2021年,獲批為河南省醫學教育考試中心,為政府、醫院、學校搭建了溝通合作的平臺,有力推進了河南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快速提升。 科技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學校獲批為“2019-2021年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是河南省獨立學院中,第一家具備該項資質的高校。學校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依托單位,建成1個省級工程研究中心、4個市級重點實驗室、4個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近三年承擔國家級項目2項,省部級項目21項,地廳級項目830項;獲地廳級成果獎202項;發表論文1098篇,其中SCI45篇、SSCI1篇、CSSCI2篇、CSCD31篇、AHCI1篇、中文核心68篇,出版著作及教材104部;發明專利7件、實用新型專利132件。 數字化校園建設與現代教育技術發展日臻完善。建成網上辦事服務大廳、智慧校園APP,建有較為完備的現代電子圖書系統和計算機網絡服務體系,現有紙質圖書107.82萬冊,電子圖書77.50萬種。學校推進智慧教育創新,擁有省內領先的微課錄播室,連續三年獲得河南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立項與全國教育教學信息化優秀組織獎。成立智能醫學研究院,自建虛擬仿真資源,獲批新鄉市智能VR康復訓練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鄉市智能醫學虛擬重點實驗室、教育部協同育人項目,獲首屆全國大學生智能技術應用大賽一等獎。 招生與就創業質量不斷向好。學校歷年高考第一志愿報考率、錄取分數線、報到率一直位于同類院校前列,連續8年本科批次理科錄取線超出河南省控線40分以上;學校為“河南省創業教育實訓項目試點院校”;畢業生就業率常年保持在95%以上,其中有三分之一赴基層醫療單位工作,覆蓋河南省127個縣區、977個基層醫療衛生單位。在第三方評價機構麥可斯與河南省教育廳共同發布的就業數據中,6項指標居全省同類院校第一。 辦學成果日益豐碩,社會影響力持續增強。學校是全國素質教育示范院校、全國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