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檔與滑檔的區別有:概念不同、發生時間不同、發生原因不同。滑檔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報考的所有院校的調檔分數線,直接進入下一批次的投檔環節,稱為滑檔。退檔指的是達到報考院校的調檔分數線,但是沒有達到報考院校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或者不符合院校規定的其他錄取條件,稱為被退檔。
一、退檔與滑檔的區別是什么
1、概念不同
滑檔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數沒有達到所報院校的投檔分數線,導致考生沒有被錄取。如果你填報的所有志愿都是這種情況,沒一個能投檔進去,你在這個批次就滑檔了,只能填報征集志愿。
退檔指的是考生的高考分數過了報考院校的投檔線,但由于考生個人原因沒被錄取,導致檔案退回。
滑檔和退檔后的結果是一樣的。退檔后,系統不會再檢索同批次的其他志愿,都只能等征集志愿或者下批次再錄取。
2、發生時間不同
滑檔發生在高考招錄的第一環節,也可以說考生的志愿報高了,連投檔的步驟都沒有。
退檔發生在高招錄取的第二環節,已經投檔,但考生未達到投檔院校的專業錄取條件。
3、發生原因不同
造成滑檔的原因是:考生都想沖一沖,上一個好點的學校,結果沒有填報求穩的院校墊底,導致分數都沒有達到志愿的投檔線,造成滑檔。
二、滑檔和退檔的意思
1、滑檔:
也稱掉檔,是指在填報志愿時,由于考生的分數未達到擬報高校的錄取線,被高校拋棄,稱之為滑檔。比如某校當年調檔線是577分,考生A分數是576,就會以一分之差錯失該校而造成滑檔。
2、退檔:
在平行志愿下,高校為了保證完成招生計劃,大多會按招生計劃105%的比例提檔,當考生分數達到高校調檔線,被高校提檔后,但又由于種種原因被高校拋棄,這就叫退檔。
比如,某高校擬計劃招生1000人,在錄取過程中會提取1050人的檔案,那這多出的50人中,沒有達到擬報專業的實錄線,又不服從調劑,就會被高校退檔。
三、怎樣避免滑檔
高考結束對考生和家長來說,最重要還是高考志愿填報。對比幾年前,那時候填報志愿,就只有查一本厚厚的志愿參考書,當時網上關于怎樣報考學校的信息真不多。那時候最多就是咨詢考生的班主任。
在前幾年報考志愿有個很大的參考標準,就是這個專業火不火。有幾年計算機專業特別火,所以很多家長一窩蜂地都讓孩子報計算機專業,誰知道出來之后才發現這專業很尷尬,找不到關聯性很強的工作。特別是現在新高考情況下很多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中就更尷尬了。
為了不讓廣大的考生和家長在志愿填報的時候不尷尬,現在市場上有很多的志愿報考軟件,他們都有各自的功能。比如我所了解的聚志愿這個產品,他們的數據來源是將每個省份的志愿填報指導大本進行數據整合轉成電子數據,然后再人工校對,形成數據基礎,再通過數據分析處理和算法計算,針對不同省份不同成績給出能上的大學列表,并針對每個大學給出錄取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