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最新河南工程學院招生網和寧夏招生考試院公布的錄取數據,寧夏高考的考生需要成績在383分左右,位次排名需要在18082名左右,才可以考上河南工程學院,不過每年河南工程學院在寧夏招生人數不同、試卷難度也不同,所以錄取的分數也不會相同。
一、寧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南工程學院
1、寧夏高考2022年考生上河南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92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7520名;
2、寧夏高考2021年考生上河南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383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8082名;
3、寧夏高考2020年考生上河南工程學院的理科最低分需要41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16556名;
4、寧夏高考2022年考生上河南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46分,錄取最低位次為7553名;
5、寧夏高考2021年考生上河南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491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554名;
6、寧夏高考2020年考生上河南工程學院的文科最低分需要504分,錄取最低位次為4763名;
二、河南工程學院在寧夏的近三年的排名多少可以上
1、2022年河南工程學院在寧夏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2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92 | 17520 | 省政府 |
2022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46 | 7553 | 省政府 |
2、2021年河南工程學院在寧夏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1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383 | 18082 | 省政府 |
2021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491 | 4554 | 省政府 |
3、2020年河南工程學院在寧夏的最低錄取分數線和最低位次
年份 | 招生省份 | 科目類型 | 所在批次/段 | 最低錄取分 | 最低位次 | 率屬于 |
---|---|---|---|---|---|---|
2020 | 寧夏 | 理科 | 本二 | 411 | 16556 | 省政府 |
2020 | 寧夏 | 文科 | 本二 | 504 | 4763 | 省政府 |
同一院校一批次和二批次錄取有什么差異
同一高校的一本和二本其畢業證根本沒有區別,也不會區分學校哪一個校區,只要達到符合畢業生條件的,其畢業證都是由國家統一印制的文憑證明,再由所在學校加蓋學校校名的鋼印印章即成。
1.教學資源不同
但是一批次錄取的專業和院系都是教學資源雄厚,實力底蘊很深的專業。一批次錄取的考生也是成績優異的學生。
二批次的錄取的考生成績和一批次相比會相差很大,專業也相對比較冷門,或許是新興專業,也或許是合并的二本或專科院校原本的專業,師資和學校重視程度都相差很多。
2.科研條件不同
一本學校的大部分專業都是有研究生點和博士點的,學生在就讀期間可以申請保研或碩博連讀。甚至可以在本科期間就參與課題的研究,這都依托于本專業強勁的師資和科研水平。
但是一本學校的二批次錄取專業普遍是比較邊緣化的,大多數是沒有博士點和碩士點的,學生畢業如果想要讀研,就只能跨考其他專業或者其他學校,相對比較困難。而且本科期間也很難接觸到更深層次的教學研究。
3.院校安排不同
一些一本院校的二本專業是由于院校合并的原因,因此這部分專業招生之后很有可能離主校區很遠,相應的待遇也會有所不同。圖書館館藏數量、食堂水準、寢室檔次甚至教室大小都會和主校區有極大差異。
醫科大學分數線高不高
醫學專業在每個省份每個院校的錄取分數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醫學專業的錄取分數線普遍會高于其它普通專業,醫學類院校也分為不同的層次,不同層次的醫學類院校錄取分數線差異非常大,比如說在四川省,醫學類重點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會超過600分,而醫學類普通院校的錄取分數線會在530分以上,高職專科院校的醫學類專業錄取分數線會在400分左右。
學醫對專業知識和師資力量的要求比較高,最好是分數很高,可以報考一些985或者211的重點醫科大學,否則是不建議大家報考的,畢竟醫學類的專業在畢業以后的從業要求也很高,普通的大學如果專業能力達不到要求的話不建議報考。
學醫的考生在高考要達到的分數線一般會需要高一些,基本都是重點醫科類院校的一本分數以上,目前國內的某些專科院校也會有醫學專業的招生要求,但是在分數線是也至少要達到二本的分數。
三、河南工程學院學校介紹
河南工程學院地處河南省省會鄭州市,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設立的一所省屬公辦普通本科院校,是河南省重點建設的“示范性應用技術類型本科院校”、整體轉型發展試點院校、河南省碩士學位授予立項建設單位、河南省首批“裝配式”建筑人才培訓基地、河南省首批“中華優秀文化傳承基地”、河南省文明校園、河南省高校先進基層黨組織。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學校于2007年由原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和原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合并組建。原鄭州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始建于1956年,是原煤炭部直屬院校;原河南紡織高等專科學校始建于1954年,其辦學歷史可追溯到1910年設立的河南省官立中等工業學堂,著名抗日將領楊靖宇將軍為學校的杰出校友。 學校辦學基礎扎實。現有龍湖校區、桐柏路校區和南陽路校區等三個校區,占地面積2600余畝,建筑面積106萬平方米。設備總值3億元,圖書館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館藏紙質圖書231萬冊,電子圖書68萬種。體育館、室內游泳館、體育場和學生活動中心等設施齊全。 學校育人質量突出。現有24個教學單位,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人,開設57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藝術學等六大學科門類。有國家級、省級本科教學質量工程項目60余個,其中國家級特色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2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1個,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省級特色專業和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6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9個、省級金課24門、省級優秀基層教學組織5個。獲批河南省示范性軟件學院和河南省重點現代產業學院。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后與澳大利亞堪培拉大學、荷蘭撒克遜應用科技大學、美國克利夫蘭州立大學等20多所國外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合作關系,聯合開辦7個本專科合作辦學項目,與馬來西亞砂拉越大學聯合開展了博士培養項目,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等開展了大學生海外實習就業項目,與馬來西亞理工大學、鄭州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聯合培養碩士研究生。注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近三年來,學生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等學科競賽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500多項。 學校師資水平較高。現有教職工1500余人,專任教師1300余人,其中正高級職稱120余人,副高級職稱近500人;教師隊伍中,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380余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700余人。現有國家*領軍人才1人、百千萬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中原學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人、國家級及省級優秀教師19人,中原青年拔尖人才2人,省政府特殊津貼、省管優秀專家和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等12人,省級教學名師、省科技創新杰出人才、省青年骨干教師60余人,并聘有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在內的客座教授和特聘教授100余人。 學校科研成效顯著。學校大力實施“543”計劃,現有教育部創新團隊1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10個,校級創新團隊8個,電子陶瓷材料與應用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紡織新產品開發、紡織大數據關鍵技術等省級工程實驗室6個,智能控制與機器人技術、涂裝生產線仿真與測試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個,是河南省優秀博士后研發基地。學校分別參與了“新型城鎮建筑技術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煤炭安全生產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和“紡織新產品生產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近年來,共承擔省級以上科研項目700余項,其中國家973前期研究專項2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青年項目、聯合基金項目、應急管理專項和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共60余項;榮獲省部級以上科研成果獎60余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3項、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學校主動服務行業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斷提高教學、科研和科技服務水平。與駐馬店市政府、鄭州航空港區、鄭州高新技術開發區、河南省煤炭行業協會、河南省紡織行業協會、河南能源化工集團、中國平煤神馬集團、河南豫發集團、河南中稅中興咨詢集團、河南永澤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河南遠大裝配式建筑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行業協會、行業龍頭企業、地方高成長性企業等建立了緊密的政產學研戰略合作關系,共建行業學院12個、企業冠名班15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00余個。 學校文化氛圍濃厚。學校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積極弘揚和培育*核心價值觀,以*黨的建設總要求為指引,堅持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推動嚴管厚愛、治理有方、管理到位、風清氣正,形成了以“基層黨建五項工程”“五育并舉三全育人行動”等為代表的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品牌,以明月湖、懷若谷、名人雕塑園、軒轅文化園、明德勵志園、黑白工業史發展園等“一湖一谷四園”等為代表的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創建品牌。校園環境“綠、亮、暢、潔、美”,校園綠化覆蓋面積達70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70 %以上。學校先后獲得省級文明單位、省級文明校園、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和省衛生先進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 為建設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開啟新時期學校事業發展新征程,學校制定了“建好示范校、創辦碩士點、努力建大學”的“三步走”發展戰略。全校上下正在以****思想為指導,秉承“自強不息、博學精藝”的校訓和“嚴謹、勤勉、求實、創新”的校風,按照“以高質量發展為主線,聚焦創辦碩士學位點和建設高水平應用型本科兩項任務,健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和社會服務三大體系,秉持管黨治黨、科學治校、教授治學、改革創新四項理念,推進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科研興校、特色名校、產教融合、文化引領、服務優質七大戰略”的“12347”發展思路,以更加開放的視野、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勤奮的工作,全面推動內涵發展、特色發展,為把學校建成開放度較高、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而不懈努力! (數據信息截止2021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