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絡時代,手機拍照上傳視頻更為方便,施害者可以讓受害者的慘狀甚至裸體被廣為觀看,從中得到更大的滿足。
近日,福建多名初中生圍毆一女生的一條視頻,在朋友圈和微博里得到快速傳播。目前,當地公安機關和教育局已介入調查。從視頻中可見,該名女生被多名學生圍在墻角,有女生上前狂扇耳光、腳踹,長達13分鐘。周邊有其他人起哄。當事學生雙方均沒有告訴老師和家長,直至9月21日晚,視頻被上傳至網絡。
近年來,發生在中小學生、尤其是女生之間的校園霸凌事件,屢見不鮮。挪威學者Dan Olweus 將校園霸凌定義為:一名學生長時間并且重復地暴露于一個或多個學生主導的負面行為之下;霸凌并非偶發事件,而是長期性且多發性的事件。在這些被曝光的女生凌辱事件當中,普遍特點是,多位女生對一位女生進行毆打、羞辱,常伴隨著剝衣服、拍裸照,甚至拉來男生觀看、參與的惡劣情節,最后拍成視頻上傳。不能籠統地說所有視頻都是凌辱者所上傳的,但絕大部分情況都是他們有意為之,因為這樣能對受害者在肉體傷害之外、再度施行精神傷害和凌辱。
并非是男生之間沒有霸凌事件,當然有,而且數量不少。但男生之間的霸凌容易被視為打架、而且一直很常見,不會造成那么大的心靈震撼。但女生的霸凌,通常伴隨著性羞辱以及精神傷害;在網絡時代,手機拍照上傳視頻更為方便,施害者可以讓受害者的慘狀甚至裸體被廣為觀看,從中得到更大的滿足??正是后者的這種心理變態,在新的傳播環境下令人更為震驚。
在公共空間中,來自女生的校園暴力給人越來越多的觀感,這或許與智能手機的普及與傳播渠道的多元有關。而正是因為上述所講,將暴力視頻傳到網上對女生有更大的傷害性,從而也變相刺激了這種暴力視頻的上傳。
但也應該看到,女生校園暴力事件頻發,最根本上,還是因為,我們社會對此類行為的懲戒制度,幾十年來停滯不前。施暴者基本不會得到嚴厲的懲罰。因為這些校園犯罪者都不到18歲。
我查閱了一下近年來一些著名的校園霸凌事件的處理結果,有的是主犯開除學籍、行政拘留十五天,有的是記過處分,有的是罰款一兩千元,更多的是“對涉事人員進行批評教育,并責令相關監護人加強教育管理”。這些引起巨大社會反響的事件尚且處理得如此輕描淡寫,那些沒那么受關注的霸凌事件就更可以想象了。
有諷刺意味的是,就在今年8月,兩名年僅18歲的中國留美學生,在美國涉嫌非法綁架兩名中國同學,面臨包括折磨、綁架、毆打在內的6項指控,最高可判終身監禁。兩人累計保釋金高達600萬美元。據說,兩名被告第一次出庭時完全蒙掉了,原以為學生打架頂多是被校方教訓一頓,連開除學籍都談不上。更丟人的是,有被告的父母來美后賄賂受害人和證人,想私下金錢擺平,也立即被逮捕關押。
這說明,她們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是嚴重罪行;她們的家長也根本不知道這是犯罪。因為在中國,同樣的行為,得到的懲罰是與上課忘了交作業差不多的。也正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呼吁,我們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應該適當修改了:因為它保護的,應該是未成年人的權利不被侵犯,而不是縱容未成年人的犯罪行為,在保護與懲戒之間,我們需要一種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