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報志愿時,社會學專業學什么、培養目標、主要課程有哪些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為了方便大家查詢,小編已經為大家整理好了相關信息,供大家參考。
1、社會學專業主要開設課程
通識類課程
主要包括以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大學語文、大學外語、大學體育、心理健康、軍事理論、計算機基礎、高等數學、生命科學(或環境科學、地理科學、信息科學)等。
公共基礎類課程
主要包括世界(近代)歷史、中國(近代)歷史、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法學概論、政治學概論、管理學概論、心理學概論、倫理學概論、邏輯學概論、民族學概論、統計學等。高校專業可選擇其中部分課程。
專業基礎類課程
專業必須從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文化(社會)人類學概論、女性學概論中至少選擇3門作為專業核心基礎課程,必須從社會研究方法、社會統計學中至少選擇1門作為專業核心基礎課程。
專業類課程
專業課程可包括國外社會學理論、中國社會學史、中國社會(史)、中國社會思想史、西方社會(史)、西方社會思想史、社會分層與社會流動、社區研究(概論)、社會問題、社會心理學、發展社會學、知識社會學、宗教社會學、教育社會學、政治社會學、經濟社會學、文化社會學、法律社會學、組織社會學、家庭社會學、消費社會學、人口社會學、環境社會學、城市社會學、農村社會學、人口學、民俗學概論、犯罪學、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社會保障概論、社會政策、社會管理/社會治理、質性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方法、數據分析與統計軟件應用。
2、社會學專業培養目標
社會學專業教育教學應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培養學生具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了解、擁護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具有人文素養、科學精神、社會責任和創新創業意識,具備,身心健康,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各高校培養學生熟練掌握社會學專業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和基本方法,具備國際視野和國情意識,具備聯系中國社會實際分析和解決社會問題的能力,具備跨文化溝通和自我調適的能力,具備服務社會與管理社會的能力,具備較高理論素養、較強實踐與創新能力,能夠在黨政機關,教育、科研、文化、民族、宗教、新聞傳播等領城,以及社會團體、福利機構、企業等組織從事專業性工作,或者運用社會學專業知識獨立創業、組織提供社會服務的復合型人才。
3、社會學專業發展前景
考研方向
社會學專業相近考研方向主要有政治社會學、法律社會學、經濟社會學、社會人類學、勞動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社會人口學等。
就業方向
學生畢業后能在教育機構、科研機構、智庫機構、黨政機關、企業及事業單位、傳媒機構、專業調查及數據分析機構、社會組織與社會團體等部門從事理論研究、政策設計與評估、社會/市場調查、文化傳播、統計分析、社會服務及社會管理等方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