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既是本屆政府執政以來第一份五年規劃,也是實現第一個百年目標的最后一個五年規劃,對中國經濟發展有重要指引作用。“十三五”規劃終于隨著我國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京閉幕而亮相公眾視野。
規劃目標降維,增長保量提質
1.1 增長,民生,改革,公平:一個都不能少
從十八大以來中央委員會歷次會議的主要議題看,分別涉及經濟增長、改善民生、簡政放權、深化改革、依法治國和促進公平等內容,這些議題體現了本屆政府的執政理念,將是“十三五”規劃中的重點內容。
1.2 保持經濟增長領銜,重視調結構促創新
今年5月習主席首次闡述“十三五”規劃總體框架,并提出“十大目標”,對比上一個五年規劃,不僅目標數量精簡,且新增保增長、生態文明、脫貧扶貧三大目標,調結構、促創新、改革三大目標順位明顯提前。
1.3 規劃課題數量精簡,六大領域首次提及
“十三五”規劃課題也同樣精簡至27個,其中經濟轉型升級動力、國企改革、走出去戰略、信息經濟、教育現代化和海洋生態文明等六個概念首次提及。
1.4 兩大綱領率先發布,或將成為規劃重點
“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兩個領域的綱領性文件均在規劃發布前出臺,預示這兩大領域在“十三五”規劃中將著墨甚多。
增長方式轉型,增長動力升級
2.1 保持增長壓力仍大,“十三五”底線6-6.5%
“十三五”期間,經濟增長將“保量提質”。“保量”緣于十八大“2020年GDP較2010年翻一番”的硬約束,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GDP平均增速不低于6.5%。
2.2 改善民生提高收入,促進公平共同富裕
從居民部門看,“提質”體現在提升居民收入水平和縮小貧富差距兩方面。其中,十八大“2020年城鄉人均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不難實現,而縮小貧富差距、扶貧脫貧,是“十大目標”之一,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2.3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工業去產能,服務業崛起
而從企業部門看,“提質”意味著企業競爭力持續增強、盈利持續提升。實現路徑一是通過工業去產能提升企業利潤率,二是升級制造業、發展信息經濟和服務業,以培育新的增長點。
2.4 多管齊下動力升級:舊動力分化,新動力培育
“十三五”期間,經濟仍處轉型階段,仍需新、舊動力同時發揮作用。舊動力將分化,制造業中傳統行業去產能,高端裝備走出去,兩眾兩創培育新增點,服務業中傳統消費式微,新興消費崛起,出口重心轉向高附加值和服務貿易。新動力將壯大。提升人力資本意味著教育、醫療、體育等行業將迎來重大發展,技術創新將依托“中國制造業2025”和“互聯網+”而實現,而各領域改革也將逐一落地兌現。
戰略機遇凸顯,利好資本市場
3.1 教育現代化:提升人力資本,仍需加大投入
提升人力資本意味著教育、體育、醫療等行業將迎來機會。以教育為例,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GDP僅4%左右,仍然偏低,且民間投入占比偏低。
3.2 制造業升級:中國制造2025,從制造到智造
“中國制造2025計劃”是中國實現制造強國的綱領性文件。“1+10”方案中的10大行業將會成為未來中國產業投資、政策扶持的重點領域。
3.3 現代服務業:新興消費百花齊放
現代服務業中,消費性服務業將迎來爆發式增長。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升、人口老齡化是主要驅動因素。而居民消費中新興消費將成為重要新增長點。
3.4 綠色經濟:降低能耗,治理污染
“綠色發展“依然是規劃目標之一。國務院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是未來能源“十三五”規劃的重要指導,該計劃將優化能源結構放在重要位置,把發展清潔低碳能源作為調整能源結構的主攻方向。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非化石能源領域將迎來重大機遇。
3.5 信息經濟:發展“互聯網+”與大數據漸發力
在“十三五”規劃課題研究中,“信息經濟”被首次提及,有望成為新亮點。實際上,今年以來,信息經濟相關領域的相關政策已開始不斷發力。國務院分別在今年7月和9月印發《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與《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而目前工信部信息通信行業“十三五”規劃編制已全面啟動。
3.6 國企改革:撥云見日,加速起航
“十三五”十大目標中,“改革”的次序較“十二五”大幅提前,而國企改革在“十三五”規劃課題中則被首次被提及。“十三五”期間,改革將真正進入深水區,而國務院在五中全會前夕先后發布《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和《關于國有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的意見》,意味著未來五年國企改革仍是改革的重中之重。本輪國企改革的大背景是經濟步入“新常態”,改革進入“深水區”,因而更注重在監管、產權、經營等多個方面全面深化的進行改革。